作為首爾潮流文化地標的梨泰院,在一夜之間成為年輕人的噩夢。
就在10月29日晚,梨泰院因為自發的萬聖節活動,發生了大型踩踏事故。截至發稿,已有153人遇難,103人受傷,遇難者中有四名是中國人。
這場原本是為了慶祝重逢的聚會,因為種種原因,演變成韓國自2014年世越號沉沒事件之後傷亡人數最多的一起事故。
4年前,我去首爾時就專程去了梨泰院。它當時算不上是遊客首選的打卡地,但已經以先鋒的時尚藝術出名。
白天的梨泰院,夜店沒有開門,遊人並不算多。形形色色的咖啡店、買手店調性不一,但基本都選擇了北歐風設計,讓整條街道看上去特別井井有條。主街道連接著數條巷子,裡面藏著來自世界各地的美食和可以淘貨的vintage店。
在29日晚的踩踏發生前,朋友還給我發來了年輕人在梨泰院狂歡萬聖節的視頻。這裡的萬聖節活動非常有名,不光很多外國人會去,趕巧的話還能碰上明星。
沒想到在幾個小時後,就發生了這樣的悲劇。
一、梨泰院:潮流文化集合地
梨泰院位於首爾龍山區的南山腳下,可以說今天它就是韓式文藝小資的代名詞。
此處聚集了各種生活方式集合店、畫廊、品牌專賣店,都是韓國國內最火的品牌,不夠潮還真不敢走進去。
Comme des Garçons足有五層的旗艦店,本身就如同一座藝術館。
本土大熱的Ader Error、Mardi Mercredi、MMIC、Monday Edition、Cosmic Mansion、Depound,很多還是藝術展覽結合品牌showroom的模式呈現。
高端集合店Beaker,據說是韓國財閥最愛的買手店。
這裡最多的,還有咖啡店。
高處能眺望半個首爾,是梨泰院的特色之一。這邊的露台咖啡館、露台酒吧很多,年輕人們流行坐在頂樓點一杯咖啡,看太陽在這裡徐徐落下。
比如當下特別紅的Graddhyllan,是一棟有五層樓的集合式店鋪。
樓上賣潮牌,樓上喝咖啡,GD、Jennie、《魷魚遊戲》的鄭浩妍等韓國當紅藝人都去過。
當時我還無意中走到了三星LEEUM美術館。這是韓國最大的私立美術館,三棟建築分別由世界知名的建築大師馬裡奧·博塔、讓·努維爾和雷姆·昆哈斯設計,在梨泰院內也是相當引人矚目。
韓劇就很喜歡在這極具現代化的街道上取景。早到《秘密花園》、《燦爛的遺產》,近期如劉亞仁主演的《芝加哥打字機》,選了畫廊SPACE SHINSEON作為男女主人公的約會地,李勝基主演的《花遊記》則選的是這裡的冰淇淋店。
2020年一部以其為背景的《梨泰院Class》,更是誕生了數個打卡地,讓這個地方爆紅。
《梨泰院Class》劇照
不僅玩潮流走在前列,梨泰院還是漢江以北最豪的豪宅區。
時常在梨泰院被偶遇的劉亞仁,家就安在位於梨泰院的獨棟別墅裡。這棟上過綜藝的豪宅,一共三層,另有地下車庫和露台,劉亞仁購入時約58億韓元。
當時韓國網友最羨慕劉亞仁的一點,就是他那可以眺望半個首爾風景的露台。
除此之外,三星李健熙、Rain和金泰熙都在梨泰院安家。此處地價不言而喻。
所以不難理解,為何韓國的年輕人們都喜歡去梨泰院。
二、背靠駐韓美軍基地,酒吧文化豐富
首爾有很多網紅街區,比如萬聖節時同樣聚集很多年輕人的弘大、江南、新村,但每年最熱門的還是梨泰院。
這和它的歷史背景分不開。
上個世紀50年代,駐韓美軍入駐了梨泰院旁邊的龍山基地。這片原本聚居著首爾窮人的地方因此熱鬧了起來。
一方面,美軍手中的舶來品於梨泰院流通。
比如被指定為“首爾市未來遺產”、首爾歷史最悠久的外文書店《外國書店》就位於此,老板崔基翁起家售賣的就是美軍在這裡丟棄的廢紙和舊書。
另一方面,美軍希望可以在異國他鄉也享受到一些本國的流行文化。
於是美式風格的餐廳、酒吧越開越多,導致梨泰院的建築風格與首爾其他街區不同,頗具歐美范。
更形成了今天梨泰院極富盛名的夜店文化。
晚上,尤其是夜間兩三點鐘,梨泰院才真正“天亮”了。
還有什麼地方比西方風格、西方玩法的街道更適合慶祝西方節日呢?
所以每年的萬聖節,梨泰院都會聚集數十萬的年輕人,喝酒、蹦迪、cosplay,還常有明星偷偷參與其中。
三、街道狹窄、坡度大,預案不足
紅歸紅,熱鬧歸熱鬧,但梨泰院並不是個多大的地方。
比起說是個大型街區,它其實就是個市場。主街隻有1.4公裡,再加上延伸出去的小巷,常住人口才不到9000人。
但根據首爾消防署的數據,梨泰院昨晚足足聚集了10萬人。
最早發生踩踏的世界美食街,寬度隻有5米,隻能稱為小巷。但當時這條小巷,卻擠了一兩萬人。
我當時在梨泰院遊玩時,第一感受並不是潮,而是累。這裡的坡太抖了,人不像在逛街,而是在爬山。
小巷狹窄而密集,並排走三個人就覺得不夠寬敞。
常去韓國的朋友告訴我,疫情之前,梨泰院夜間的夜店門口總是有很多出租車等著載客,人擠人,車擠車,通常是水泄不通。
擁擠的人潮看上去就讓人膽戰心驚,但事實上,今年萬聖節的聚集人數,並不是梨泰院的最高紀錄。
前些年甚至有過17萬人萬聖夜流連梨泰院的新聞,但至少安排了5000名警察在場疏導。
韓國在今年6月解除了室外口罩令,這是時隔三年第一次可以摘下口罩慶祝萬聖節。
對於這樣的情形,這一次首爾警方沒做好準備。雖然預計會有10萬人參與,但隻安排了200名警察。
即便消防署和警察署就在踩踏發生的不遠處,但這裡既很難開進救護車,其他警察也很難立即進場。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所以不難想象,在聚集了10萬人的夜晚,一旦下坡的人摔倒或是上坡的人開始推擠,被夾在中間的人有多麼無助。
一邊是客觀條件本就不足,另一邊還有節日帶來的亢奮和不理智。甚至出現了後面的人在搶救,前面的人還在興奮地蹦迪尖叫這樣極端的畫面。
目前首爾市還未公佈造成踩踏的確切原因,但站出來的生還者們主要陳述了三種情況。
第一,有人說“名人來了”,所以人群都迅速往前擠,想要去酒吧見名人。
第二,雖然小巷一直處於擁擠狀態,但大家都在慢慢移動。突然有4到5名20多歲的男子故意在上坡推搡,並鼓動周圍人群一起發瘋,其中一名男子戴著兔子發帶。
第三,路邊有人在派發莫名的“糖果”和“飲料”。
四、擁擠時我們該怎麼做
這場韓國有史以來最大的踩踏事故,遇難人數依然在統計中。
最新通報中,參演過《Produce 101》系列的男性藝人李智漢確認遇難。
龍山區收到了4000多份關於梨泰院踩踏事故的失蹤報告,搜救還在進一步進行中。
出去玩沒有錯,朋友聚會也沒錯,這不是遇難者的錯。我們需要警惕的是,當類似的情形發生,一定要及時反應,保護自己和身邊人的安全。
1. 去人員密集的場所,要提前記住緊急出口的位置。
2. 感覺情況不對或有大批人群向你擁來時,千萬不要逆向行走也不要停止不動;可以立即就近躲避到室內的店鋪,或者抱住路燈等固定的東西,遠離玻璃等易碎品。
3. 擁擠時,兩肘撐開在胸前形成一個保護空間,盡量保證呼吸。
4. 如果前方有人摔倒,大聲呼救,讓後方的人停止前進。周圍的人盡量迅速幫助摔倒的人起身。
5. 不要系鞋帶、不要撿東西。如果已經摔倒了,盡量蜷縮起來,雙膝盡量前屈保護胸腔和腹腔,用手護住頭頸,也可減少自己易被踩到的面積;也可以盡量側躺在地,兩手十指交叉相扣,護住後腦和頸部。同時兩肘向前,護住雙側太陽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