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讀賣新聞》報道,日本設計師三宅一生於8月5日在東京因癌癥逝世,享年84歲。根據日本雅虎新聞消息,出於三宅一生的意願,將不會舉行公眾送別會。
1938年,三宅一生出生於日本廣島市,高中畢業後移居東京,進入多摩美術大學平面設計系學習。作為戰爭幸存者,他曾對《紐約時報》吐露心聲:“我努力地將這段記憶深藏起來,選擇服裝設計的部分原因也正是源於它象征著創造與重生。”
他成長於戰後日本高速發展的黃金時代。在日本放開海外自由旅行限制後,他先後前往巴黎和紐約學習服裝制作,師從Guy Laroche和Hubert de Givenchy等在當時享有極高知名度的高級定制大師。
在紐約期間,三宅一生還曾進入哥倫比亞大學進修英語,這為他之後成立個人品牌並向歐洲和美國市場擴張提供了基礎。1970年,三宅一生回到日本,正式成立自己的同名品牌。一年之後,三宅一生首次時裝展發佈會同時在紐約和東京舉行,並在1973年登上巴黎時裝周。
三宅一生的設計以使用創新面料和抽象廓形出名,同時伴有明艷活潑的色彩。
喜歡三宅一生的人多是因為那形態各異的褶皺,懸垂、層疊的設計讓服裝展現出細膩流暢的觀感。他曾經設計出隻用一塊佈就制成的服飾,而晚裝則可以隨意卷成一團,直接放到水裡洗,風幹速度跟普通衣服相差無幾。
1992年,三宅一生進一步擴大涉足領域,推出首款女士香水“一生之水”,男款香水則在1994年推出。而1993年,三宅一生推出副線品牌PLEATS PLEASE ISSEY MIYAKE,其中的衣服經過剪裁縫制後,由機器壓制出永久性的各式褶皺,並且可冷水手洗、易晾幹、無需熨燙。三宅一生對這樣的設計解釋道: “隻有你的作品被日常生活接受,設計的價值才被認可”。
其同名品牌的香水線和副線均在市場上獲得巨大成功,“一生之水”獨特的水生調至今仍然在社交媒體上受到消費者的歡迎,隨後的“一生之火”等款式雖較為小眾,卻也獲得評論家的贊譽。
而PLEATS PLEASE ISSEY MIYAKE的褶皺設計也已經和三宅一生風格綁定。2000年,Bao Bao包袋系列讓三宅一生的商業版圖進一步擴大。這款包袋是三宅一生最受歡迎的“It Bag”。
這款用三角菱格片拼接而成的包袋帶有建築風格,能根據內容物多少、靜態和動態下呈現多樣的結構和造型。其獨特的造型和適中的價位,讓更多人認識到三宅一生這個品牌,並在近年通過多個聯名系列在獲得持續熱度。
如今,除了時裝以外,三宅一生品牌還有香氛、箱包、家居用品,甚至自行車等產品。通過各式跨界合作,三宅一生將標志性的風琴褶皺印上了餐桌用品、燈具、礦泉水瓶,成為了一個綜合生活方式品牌。
受到全球消費者追捧的Issey Miyake BAO BAO系列
不過,當三宅一生在2000年後進一步向全球擴張時,設計師本人早已經從品牌退休。1994年,三宅一生決定將品牌男裝和女裝系列主導權交給曾經的學生滝沢直己,他自己則隱退幕後潛心於佈料研究與開發。
進入晚年後,三宅一生將精力更多地投入到了藝術領域,參與由三宅一生基金會統籌設計的“21_21 Design Sight”美術館項目。三宅一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說道:“我很少回顧分析自己走到哪個階段,更多的是前行”。
而在前行了84年後,三宅一生停下了他的腳步。盡管三宅一生在44歲正值壯年時便選擇退居幕後,但他的人生軌跡也因此呈現出更為多元的樣貌。在1997年和2010年,三宅一生分別被日本政府授予紫綬褒章和文化勛章。而在2016年,三宅一生又獲得法國榮譽軍團勛章。
他和高田賢三、山本耀司以及川久保玲一樣,是最早得到歐洲高級時裝行業重視的日本設計師之一,是戰後日本經濟和文化影響力起飛的表現,改變了歐洲時裝行業對亞洲設計師的刻板印象,影響了無數後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