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健康 - 今年“諾獎風向標”揭曉,港中大盧煜明教授獲獎

今年“諾獎風向標”揭曉,港中大盧煜明教授獲獎

拉斯克獎被譽為“諾獎風向標”,也被稱為是“美國的諾貝爾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9月29日,2022年拉斯克獎公佈,香港中文大學李嘉誠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及化學病理學系系主任,2016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獲得者盧煜明因產前無創DNA技術獲得“2022年拉斯克臨床醫學獎”。

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Richard O. Hynes、伯納姆·普雷比醫學發現研究所的Erkki Ruoslahti以及波士頓兒童醫學院/哈佛大學醫學院的Timothy A. Springer因在“細胞-基質和細胞-細胞粘附的介質——整合素”方面的工作獲得“2022年拉斯克基礎科學獎”。

來自美國霍普金斯大學的勞倫·加德納(Lauren Gardner)則因率先開發出新冠肺炎數據地圖而獲得“2022年拉斯克公共服務獎”。

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屠呦呦也獲得了拉斯克獎,數年後便摘得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期待華人學者下一個諾獎不久就會出現。

一、拉斯克獎被譽為“美國人的諾貝爾獎”

2022年9月29日,被譽為“諾獎風向標”的拉斯克獎揭曉。

整合素領域的三位學者,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Richard O.Hynes、伯納姆·普雷比醫學發現研究所的Erkki Ruoslahti以及波士頓兒童醫學院/哈佛大學醫學院的Timothy A. Springer獲得今年的“拉斯克基礎醫學獎”。

整合素是一類介導細胞和細胞之間以及細胞和細胞外基質之間的相互識別和粘附的蛋白分子。

無創產前DNA技術發明人、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盧煜明獲得“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

事實上,國內學界對盧煜明的了解,恐怕主要是源於2016年其獲得未來科學大獎,當時媒體曾詳細介紹他的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世界各地的研究者根據人體血液中的遊離DNA來進行癌癥早篩、器官移植等新的應用。期待不久的將來,盧教授憑借這一技術摘得諾獎桂冠。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勞倫·加德納(Lauren Gardner)獲得拉斯克公共服務獎。

疫情三年,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疫情數據地圖恐怕是全球使用最為廣泛的數據地圖之一。

二、無創遊離DNA技術帶來的醫學突破

每年,美國約有1/800的嬰兒出生時患有唐氏綜合癥。這種情況是由於21號染色體的額外拷貝,羊膜穿刺術和絨毛膜取樣等測試,可準確地判斷胎兒是否有染色體異常,但這些方法需要對胎兒組織進行侵入性取樣。

孕婦的年齡與唐氏綜合征嬰兒的發生幾率密切相關。30歲後,生育唐氏綜合征嬰兒的幾率呈指數增長,因此如何更方便地對那些懷唐氏綜合癥嬰兒風險低的女性進行篩查顯得非常重要,無創產前DNA技術由於沒有侵入性,因此大有用武之地。

從20世紀60年代末開始,科學家就夢想著從孕婦血液中獲取胎兒細胞,從而在不影響妊娠的情況下,對胎兒的基因組成進行初步了解。

上世紀80年代,盧煜明當時還是一名醫學院學生,他就對這方面感興趣。1996年,在一項研究中,盧煜明在血漿中發現了腫瘤DNA,他認為,胎兒與腫瘤有相似之處,如果癌癥能夠將遺傳物質釋放到血液中,那麼胎兒也可以。

1998年,盧煜明檢測了Rh陰性孕婦的胎兒DNA。結果表明,該方法可以診斷由單基因缺陷、囊性纖維化和β地中海貧血引起的其他疾病。

此後,他還設計了一種胎兒攜帶額外的21號染色體方案,結果大獲成功,其準確率非常高,該方法後來同樣應用於13-三體以及18-三體綜合癥的無創DNA檢測上。

2011年,這項工作在唐氏綜合癥中的商業應用達到了頂峰。世界各地迅速接受了這項技術,並得到了專業機構的認可,目前,60多個國家采用了這一技術,2018年已經進行了1000萬次測試。該技術主要用於21-三體、18-三體以及13-三體和性染色體的異常篩查。

目前,盧煜明以及其他學者也在探索細胞中遊離的DNA在癌癥篩查、監測治療效果以及移植領域的應用。這是因為當人體組織壞死時,DNA會泄漏,來自捐獻器官的DNA能反應排斥反應,因此無創遊離DNA技術應用前景廣闊。

簡而言之,盧煜明這一系列的工作,不僅使數百萬婦女及其胎兒的產前檢查更加安全,他的工作還為其他領域取得更多突破奠定了基礎。

三、榮獲拉斯克獎的華人學者

截止目前,僅有5名華人學者獲得這一獎項(見如下附圖)。

2011年,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獲得拉斯克獎,極大地提升了國際科學界對她在青蒿素這一領域工作的認識,為日後諾貝爾委員會“指明”了方向,最終屠呦呦於2015年獲得諾貝爾生理與化學獎,成為中國本土科學家接連獲得這兩個獎項的“第一人”。

屠呦呦

獲得拉斯克獎的5名華人學者名單如下:

拉斯克獎中的華裔得主

四、拉斯克獎的評選流程

拉斯克獎獲得者由來自各國的傑出科學家組成的評審委員會評選產生,評選過程被認為是公平、預知、正直的典范。

拉斯克獎獎杯

第一,候選人無需自己申請,而是由美國和國際的專業團體提名。專業團體廣泛調查搜尋各領域的合適候選人,保證許多合格者參加候選。

第二,候選人參選資料需要大量的實質性證明材料。這樣候選人必須花費相當的時間和努力去準備,從而保證候選人認為參選是物有所值。

第三,組織專門的國際評判委員會對候選人進行評判。核心的高級評判委員會慎重遴選25名多學科的傑出科學家組成評委會,從而保證專業協會尊重評委會的決定。

第四,評審過程保持系統、詳盡和公平。例如,候選人收到的提名通知一般要由每一位評委仔細審核,保證評委能承認他們的選擇。

第五,評委們對評審過程嚴格保密,保證評委們在評議時保持公正。

第六,如果達不到評獎的標準,評選委員會將不會給出獎勵,這利於基金會評委們作出公正的決定。評選結果將於9月公佈。

拉斯克基金會每年9月公佈獲獎者名單,在當月底舉行的頒獎儀式上,獲獎者將收到獎金、獲獎證書和一個刻名的象征戰勝疾病和死亡的薩莫色雷斯有翅勝利女神像。

阿爾伯特·拉斯克(Albert Lasker)及拉斯克獎標志

拉斯克醫學獎簡介:

拉斯克醫學獎是美國最具聲望的生物醫學獎項。阿爾伯特·拉斯克(Albert Lasker)醫學研究獎是醫學界僅次於諾貝爾獎的一項大獎,1946年,由被譽為“現代廣告之父”的美國著名廣告經理人、慈善家阿爾伯特·拉斯克(Albert Lasker)及其夫人瑪麗·沃德·拉斯克(Mary Woodard Lasker)共同創立,旨在表彰醫學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醫生和公共服務人員,有“美國諾貝爾獎”的美稱。

拉斯克獎最初分為基礎醫學獎、臨床醫學獎和公眾服務獎,後又增設特殊貢獻獎,前兩項專門授予科學家,其得獎者通常會在隨後的一年到數年得到諾貝爾獎,該獎項在醫學界又素有“諾貝爾獎風向標”之稱。拉斯克醫學獎也是世界生物醫學研究進展的一部編年史。

參考資料:

1.https://laskerfoundation.org/

2.Lasker Award – Wikipedia

3.眾望所歸!2021拉斯克獎揭曉,兩位mRNA先驅摘得桂冠,光遺傳學也獲獎了. 深究科學.

4.Albert Lasker – Wikipedia

5.諾貝爾獎的風向標———美國拉斯克獎概覽. 朱安遠等.

推薦閱讀

前瞻:KD歐文對話波神庫茲馬 籃網欲擒奇才沖4連勝

體育12月12日報道:佈魯克林籃網隊(16勝12負)已拿到3連勝,他們13日將做客對陣華盛頓奇才隊(11勝16負)。杜蘭

健康

這類人,飯後確實不能馬上洗澡

吃完晚飯,接著洗個熱水澡,就可以安心拿著手機鉆進被子了。可是,很多人說吃完飯不能馬上洗澡,這是不是真的?答案是,有幾類人

健康

大藥廠“買買買”,一年“敗掉”62億美金

對於大藥廠來說,“買買買”是常規操作。有太多成功的例子告訴大藥廠們,沒有什麼增長煩惱,是收購一家Biotech解決不了的

全球

坦桑尼亞,中國老板的快樂福地?

很多人印象中的非洲大陸充滿貧窮與戰亂,現實中的非洲大陸還充滿財富與機遇。在非洲中南部的坦桑尼亞,就有數以萬計的中國人在這

健康

我們離治愈孤獨癥有多遠?

一直以來,人們希望建立神經或精神疾病的實驗模型,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大腦或研發藥物。最近,神經科學家塞爾吉·帕斯卡(Serg

健康

怎樣才能健康地老去?

日本是全球范圍內老齡化問題最為嚴重的國家。“怎樣才能健康的活到100歲”,已經成為了1.2億日本國民的共同話題。通過這篇

全球

全球樓市泡沫一個一個爆了

在全球央行的加息潮下,全球樓市擊鼓傳花的遊戲進入尾聲,令人聞風喪膽的大崩盤或將重現。歐洲方面,英國房價出現了15個月來的

全球

去以色列做電商,前景如何?

一、國家概況以色列是一個相對年輕的國家,成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以色列也是一個發達國家,是中東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同時也

全球

天然氣倒貼錢白給,歐洲人還裹著電熱毯過冬?

歐洲能源危機已經有一陣子了,咱們大A的彩虹集團享受著歐洲人用不起暖氣,狂買中國電熱毯的紅利,13個交易日股價翻倍。在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