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健康 - 內心強大的6個表現

內心強大的6個表現

內心強大,一個聽來讓人向往,但又有些抽象的詞。

也正因為是抽象的,人們會用自己向往的各種行為、習慣和心理狀態來解釋這個詞:比如壞情緒從不過夜;邊界感清晰,白天被老板痛批晚上仍然能開心幹飯;可以完全不顧他人眼光做自己;“殺不死我的,終會讓我更強大”。

從心理學的角度,這些解釋都有道理,但也存在一些誤讀。今天,編輯部總結了幾條跟“內心強大”相關的心理能力,一起來看看吧。

一、能夠接納和表露脆弱

認為內心強大就是不表露負面情緒,這是一個大誤解。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脆弱的世界裡。佈芮尼‧佈朗曾在 facebook 和 twitter 上發出過一項征集:你怎樣定義脆弱?什麼會讓你感受到脆弱?1.5 小時裡收到了150多條回復:

約某人出來,等醫生回復,被裁員,裁掉別人……

你看,脆弱不是弱點,隻要你有珍視的人和事,就離不開脆弱感。

能夠表露脆弱,恰恰是一個人自我價值高的表現:因為相信自己值得被認真對待,一個人才能夠冒著不被接納的風險,袒露自己真實的一面——而能夠這樣做的人,往往也更容易收獲真實的關系,獲得真實的愛和歸屬感。

二、用一種直接但不傷害他人的方式表達憤怒

想象這麼一個場景:有人在公開場合說了一句冒犯你的話,讓你感到很不舒服,這時候你會怎麼做?

在邊界被侵犯時,內心強大的人既不會委屈自己忍讓順從,也不會咄咄逼人,用破壞性的方式攻擊他人。他們會選擇“正面反擊”——用心理學的概念講,就是“自信憤怒”(Assertive Anger):

用一種直接但不傷害他人的方式表達憤怒,包括指出他人應付的責任、設置懲罰機制等。

正面反擊不同於攻擊。回到上面的場景,自信憤怒的人可能會直接跟對方表達:我覺得你剛剛那句話不太妥當,讓我覺得不太舒服。不需要壓抑自己的情緒,也不一定要引發進一步的沖突。

而能做到自信憤怒,背後是對自己的情緒有充分的尊重:相信自己情緒的正當性,不羞於表達它。僅僅這一步,就能讓他人感知到你的邊界了。

三、穩定的自我價值感

要看一個人是否擁有穩定的自我價值感,關鍵標準是那個“自我價值最低值”:關鍵不在於當 ta 取得成績、被認可時會有多自信,而是在於表現沒那麼好、被拒絕被否定時,也不會否認自己的價值。

這種穩定意味著,當可能撞擊到自我價值的事件發生時,一個人內部對自我不被動搖的確認感。一個具有穩定自我價值的人,可能會有這些表現:

即使“不夠好”,也相信自己有價值

自我價值感不同於自信。自信更多指一個人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到某事,比如可以完成一項工作、擅長某項運動。而自我價值是一種可以不被這些事影響的底層信念。一個人完全可以在某個方面不自信,當仍相信自己有價值。

不會把自我價值寄托在一個單一的維度上

如果我們自己也把自我價值寄托在一個單一的外部維度上,比如有一份體面的工作就是有價值,女人要有人愛才是有價值,孩子優秀父母才有價值……就不可避免地會經歷價值感的崩潰。內心強大,意味著一個人有主動構建的價值體系,這個機制慢慢成熟,一個人就會更少地依賴外部來確認自己的價值,在波動的評價中保持穩定的自我價值感。

四、可以忍受不確定

你有沒有過那麼一種被生活“卡住”的感覺:面對巨大的變化和不確定,因為太擔心未來會發生不好的事情,所以一直無法做出選擇和行動。

因為我們的大腦本身就是厭惡不確定的,這讓我們習慣追求穩定和控制感,並本能地覺得“確定的就是好的”。

這會帶來一些好處,比如感知和規避必要的風險;但有時,過於排斥“不確定”,也會讓我們無法改變、或是錯過一些對自己很重要的東西,比如:

因為不確定自己能不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即使現在的工作非常不喜歡,也不敢離開;

因為不知道離開現在的關系會發生什麼,哪怕這段關系讓自己很痛苦,也不願提分手;

因為太想做出一個“正確”的決定了,反而一直做不出決定,錯過了考研、工作的時機……

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是需要學會跟不確定共存的。而和不確定共存的唯一方法,可能就是:

能夠承認不確定就是唯一確定的事,然後去做那些能真切讓自己感覺在活著的事。

五、有“自我依靠”的能力

劉瑜在《一個人要像一支隊伍》裡,說網友問她如何克服孤獨,她說自己沒什麼好辦法:“這些年來我學會的,就是適應它。適應孤獨,就像適應一種殘疾。”

歐文·亞隆把人的孤獨感分為三種:心理孤獨、人際孤獨和存在性孤獨。這其中,前兩者都是可以通過努力改善的,而存在性孤獨是無法消除的,因為孤獨就是我們作為人天然的處境:即便是和別人有著最圓滿的溝通,或者有最高程度的自我知識和自我整合,這種孤獨也不會消失。

一個內心強大的人,是可以在這種無法消除的孤獨中發展出“自我依靠”能力的人。

自我依靠的前提是接納和承認自己天然是孤獨的這一事實。正如劉瑜所說,有時候,人所需要的是一種“真正的絕望”:你意識到自己不能依靠任何人得到快樂。它會讓你心平氣和,讓你隻能回到自己的內心。

自我依靠,還意味著一個人能有為自己負責和自我創造的能力:可以獨立為自己做出選擇並承擔責任,可以在自己構建的生活中感受到充實。

這個過程並不容易,正如亞隆所說:“自我創造的行為本身蘊藏著深深的孤獨感。”但這種孤獨感也會孕育出更堅實的自我,它會讓我們能夠看到他人的孤獨,從而跟他人建立更加深刻的聯系。

六、可以從困境中成長

劇作家廖一梅曾說過:人應該有力量,揪著自己的頭發把自己從泥地裡拔出來。心理韌性(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就是這麼一種能力,APA(美國心理協會)對它的定義是:

在逆境、創傷或重大壓力來源(比如家庭和人際關系問題、嚴重的健康問題或工作和財務的變動)來臨時,可以很好地適應,甚至收獲深刻的個人成長(比如價值觀更堅定、更智慧、更好的人際關系)。

目前大多數研究都認為,心理韌性不是天然具備的人格特質,而是一個人在面對人生困境時,逐步發展起來的心理能力。這意味著,它是可以後天習得的,比如:

讓挫折本身變得可控:當生活中面臨壓倒性的壓力時,有韌性的人會從中找到自己可控的部分,並賦予這個過程以意義。

學會照顧自己和求助:比如比較好的身體素質,足夠的社會支持,能讓身心得到放松的物理空間等等。

最後想說:心理韌性不代表沒有痛苦。事實上,建立心理韌性的過程可能會遇到相當嚴重的情緒困擾。

承認自己的痛苦,本身就是“內心強大”的一部分。如果你走出來了,請好好感謝那個“揪著自己的頭發把自己從泥地裡拉出來”的自己。如果還沒有,不必否認你的痛苦——能夠強大是一種能力,但承認痛苦本身,或許需要更大的勇氣。

參考文獻

TED:The power of vulnerability, Brené Brown

Shunsuke Uehara et al.,The Positivity of Anger: Non-Expression of Anger Causes Deterioration in Relationships,Psychology ,2018,DOI: 10.4236/psych.2018.96088

EmaTanovic et al.,Intolerance of uncertainty: Neural and psychophysiological correlates of the perception of uncertainty as threatening,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https://doi.org/10.1016/j.cpr.2018.01.001

【美】歐文·D·亞隆著,黃崢 、張怡玲、沈東鬱譯,《存在主義心理治療》,2015年5月,商務印書館

APA:Building your resilience

推薦閱讀

前瞻:KD歐文對話波神庫茲馬 籃網欲擒奇才沖4連勝

體育12月12日報道:佈魯克林籃網隊(16勝12負)已拿到3連勝,他們13日將做客對陣華盛頓奇才隊(11勝16負)。杜蘭

健康

這類人,飯後確實不能馬上洗澡

吃完晚飯,接著洗個熱水澡,就可以安心拿著手機鉆進被子了。可是,很多人說吃完飯不能馬上洗澡,這是不是真的?答案是,有幾類人

健康

大藥廠“買買買”,一年“敗掉”62億美金

對於大藥廠來說,“買買買”是常規操作。有太多成功的例子告訴大藥廠們,沒有什麼增長煩惱,是收購一家Biotech解決不了的

全球

坦桑尼亞,中國老板的快樂福地?

很多人印象中的非洲大陸充滿貧窮與戰亂,現實中的非洲大陸還充滿財富與機遇。在非洲中南部的坦桑尼亞,就有數以萬計的中國人在這

健康

我們離治愈孤獨癥有多遠?

一直以來,人們希望建立神經或精神疾病的實驗模型,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大腦或研發藥物。最近,神經科學家塞爾吉·帕斯卡(Serg

健康

怎樣才能健康地老去?

日本是全球范圍內老齡化問題最為嚴重的國家。“怎樣才能健康的活到100歲”,已經成為了1.2億日本國民的共同話題。通過這篇

全球

全球樓市泡沫一個一個爆了

在全球央行的加息潮下,全球樓市擊鼓傳花的遊戲進入尾聲,令人聞風喪膽的大崩盤或將重現。歐洲方面,英國房價出現了15個月來的

全球

去以色列做電商,前景如何?

一、國家概況以色列是一個相對年輕的國家,成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以色列也是一個發達國家,是中東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同時也

全球

天然氣倒貼錢白給,歐洲人還裹著電熱毯過冬?

歐洲能源危機已經有一陣子了,咱們大A的彩虹集團享受著歐洲人用不起暖氣,狂買中國電熱毯的紅利,13個交易日股價翻倍。在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