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0月7日,十一檔總票房收歸14.96億元,與去年十一檔的43.88億元相比,下滑明顯。
遇冷的大盤不僅僅體現在總體票房數字的降低,單片數據也並不理想。《萬裡歸途》作為十一檔唯一的種子選手,雖然拿走了整個大盤超過67%的票房,但和大多數數據平台預測的20億票房仍有將近一半的距離。
好在,《萬裡歸途》的口碑仍在持續發酵,未來將實現票房的長線增長,20億元的票房目標並非不可能實現。
今年十一檔一個新鮮之處在於,許多中秋檔電影,甚至是暑期檔電影,紛紛選擇將密鑰延期,軟性進軍十一檔。《新神榜:楊戩》和《哥,你好》等作品甚至依靠這樣的策略獲得了票房上進一步突破。尤其是《哥,你好》,十一檔期間總共獲得了7851.15萬元票房。不過,由於這些老片已經上映了一段時間,對於炒熱大盤的作用有限。
另外,春節檔時成為票房黑馬的《熊出沒:重返地球》,令行業看到了電影票價直線上升的情況下,動畫電影的合家歡屬性價值正在被凸顯。
十一期間,《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5:我的外星朋友》(以下簡稱《新大頭兒子5》)也獲得了9.1%的排片,位列所有影片的第三名。然而,三部新動畫票房總和為1.17億元,對於整體票房的帶動有待提升。
十一檔遇冷,源於今年諸多特殊因素。影片空降、營銷後置、影片類型單一等因素造成電影票房不及預期。未來,電影市場回歸正常,讓那些積壓的電影能夠正常上映,相信是全行業都希望看到的。
萬裡歸途獨木難支,十一檔票房全面腰斬
從預售開始,十一檔就遭遇了全面遇冷,並且一冷就是半個月。
9月人們關心的重點一直停留在十一檔的影片何時能塵埃落定。最後提前一周開啟預售總算是讓很多人懸著的心放了下來。《萬裡歸途》和《長空之王》憑借著宣發上的搶跑優勢,一直領先於其他競爭對手。尤其是《長空之王》,預售票房超過3000萬元的成績,更是傲視所有電影。隻是當時沒有人會想到,《長空之王》這個十一檔的種子選手最終也會臨時撤檔。
《長空之王》的離開也帶走了大量的預售票房。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9月29日21時01分,整個十一檔預售總票房僅為6001.36萬。要知道,去年10月1日單日的預售票房就有1.6億元,空降所引發的預售成績問題直接暴露了出來。
總體票房也是如此。今年十一檔總票房為14.96億元,與去年同期的43.88億元相比,下滑了66%,也基本預定了2014年以來最差的十一檔票房成績。
今年,很多電影都在官宣票房成績的時候加上了觀影人次這一數字。但是和往年對比就不難發現,今年十一檔的觀影人次同樣縮水嚴重。3609.2萬的觀影人次,隻是去年9368萬人次的39%,更是被2019年的1.18億人次遠遠甩在身後。
與之相對應的是,今年的十一檔放映場次數為270.5萬,算是近4年來影院排片第二多的一年。平均票價也比去年低了5.4元。由此可見,影院層面為了吸引更多觀眾進場已經把能夠打的牌合盤托出,隻是這些措施最終都無法挽救觀影人次的暴跌。
具體到影片上,十一檔基本是靠《萬裡歸途》單片撐起來的。7天超過10億元的票房,比起去年《長津湖》占據市場的比例還要恐怖。《平凡英雄》憑借博納的院線優勢和發行能力,也隻能在這個檔期內分走1.18億的票房。其他影片票房則均未過億。
即便是表現最好的《萬裡歸途》,很多數據層面也不盡如人意。
從10月1日開始,《萬裡歸途》的排片占比就已經超過了35%,一直到10月7日,甚至漲到了42.9%。檔期期間,《萬裡歸途》同樣放出了諸多新物料,甚至包括了王俊凱演唱的同名推廣曲《萬裡歸途》。但無論是高排片,還是新的宣傳物料,《萬裡歸途》的單日票房仍然在不斷走低。10月2日單日票房到達1.88億元的高峰之後,《萬裡歸途》的票房沒有再次出現逆跌的情況。
整體十一檔大盤遇冷,觀影人次驟降,核心有兩大原因,一個是市場上有賣相的影片數量不足,另一個則是影片類型元素過於單一。
縱觀過去幾年的十一檔,市場上總有2-3部頭部大片扛起整個電影市場。票房第一的電影一般可以超過20億元,而跟在他身後的競爭對手則至少能夠躋身10億+俱樂部。
比如2020年十一檔,《我和我的家鄉》就在七天時間裡獲得了18.75億票房,而第二名薑子牙也拿到了13.81億元。2019年的格局同樣如此,《我和我的祖國》十一檔票房達到19.57億元,而第二名中國機長也能夠收獲17.33億元的成績。
然而,去年的十一檔中,票房已經開始向市場上唯一有賣相的影片集中。《長津湖》獨攬大部分票房撐起國慶檔外,剩下的影片都缺乏走口碑長線的能力。隻不過,《長津湖》單片的號召力依舊強勁,類似的問題才會被掩蓋。
到了今年,票房向《萬裡歸途》集中的情況越來越嚴重,而其他電影既無力與《萬裡歸途》形成競爭,也沒有能力炒熱市場,無形中也制約了《萬裡歸途》的票房實現進一步突破。
另外,影片類型不夠多元才也是造成觀眾不願意進入影院的直接誘因。十一檔7部新片中,主旋律電影總共有3部,救援題材電影有兩部,動畫電影總共有3部,類型和題材上的無限趨同使得成年觀眾的新片觀影需求無法得到滿足,自然影響了主流受眾的觀影情緒。
綜上所述,有競爭力的影片沒有進入十一檔,影片的類型題材還過於單一,造成了今年十一檔觀影人次驟降,且大盤票房跌速較快,最終總票房比去年縮水近60%的窘境。
老片票房回勇了,但好像也沒完全回勇
新片類型和題材的單一,讓一些已經上映的影片發行方看到了機會。十一之前,《獨行月球》《新神榜:楊戩》《哥,你好》《狼群》以及《明日戰記》等一批電影宣佈密鑰延期至10月底,以曲線救國的形式進入了十一檔。這些密鑰延期的老片中,獲得加持最為明顯的莫過於《哥,你好》和《新神榜:楊戩》。
今年中秋檔的影片,大部分都沒有收獲理想的成績。9月10日至9月12日三天3.7億元的整體票房甚至不如七夕一天3.84億元的票房成績。《哥,你好》在中秋檔中雖然收獲了1.43億元,但這顯然和片方的預期相距甚遠。
與此同時,今年十一檔類型單一的大背景下,觀眾是需要喜劇片來營造一種節日氛圍的,這也給了《哥,你好》這樣的電影機會。一些影院經理告訴河豚君,十一檔片子確定之後,他們就開始著手排片的具體計劃。看到喜劇片還處於空白之後,這些影院經理就決定除了《萬裡歸途》的場次之外,加大《哥,你好》的排片占比。
除了《哥,你好》之外,《新神榜:楊戩》是另一個主要受益者。十一檔上線了三部動畫電影,這些影片基本都是給兒童市場準備的。原本要沖擊十一檔的《深海》正是一部面向成人觀眾的動畫,但受制於多方面的原因,《深海》還是缺席了十一檔,甚至傳出了沒有過審的傳聞。不過,成人向動畫和國漫的觀影需求是不會消失的,《新神榜:楊戩》正好填補了《深海》在市場中的位置。
從結果來看,延期密鑰幫助了《哥,你好》票房突破4億元大關,而《新神榜:楊戩》也借助十一檔的觀影氛圍,將自己的票房提升到5億元以上,並且有望成為追光動畫票房表現最好的一部作品。
當河豚君把所有密鑰延期的電影具體獲得的票房數字放到一起比較就不難發現,這些電影雖然填補市場上的類型空缺,但同樣沒有一部電影可以炒熱大盤並和《萬裡歸途》實現良性競爭。表現最好的《哥,你好》,也僅僅在十一檔內拿走了7852.09萬元的票房。
究其原因,這些密鑰延期的電影上映時間基本都已經超過半個月,而現在的主流電影又都非常依賴初動成績。即便是像《隱入塵煙》那樣依靠短視頻營銷實現了票房的提振,仍然是在文藝片內部進行比較。商業片如果想要在大檔期內實現二次上映的效果,需要非常過硬的長線口碑。
《哥,你好》在上映之後,觀眾口碑一直不理想,電影自媒體和各類短視頻賬號已經出現了諸多吐槽的內容。《新神榜:楊戩》雖然口碑不錯,但基本到達了成人向動畫的票房天花板,很難吸引更多觀眾走進影院。
於是,老片密鑰延期雖然從十一檔中分走了一杯羹,實現了票房上的回勇,但如果想要依靠他們提振整個電影大盤,仍然十分艱難。
動畫片票房難破億,性價比優勢不再
除了前面提到的新片和老片密鑰延期之外,動畫片也是今年十一檔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隻不過,動畫電影最終的表現遠遠不及人們的預期,尤其是動畫片的頭號種子《新大頭兒子5》。
今年春節檔,動畫片大出風頭。《熊出沒·重返地球》以5.62億元的票房成績,超越了原本的種子選手《四海》和《狙擊手》,當之無愧地成為了春節檔的一匹票房黑馬。
當時就有諸多媒體分析,春節檔的平均票價已經炒到了52.7元。如果是一家五口全員出動去看電影,單單電影票上的花費就已經超過250元。如果再加上餐飲和其他消費,為了看一場電影要消費1000元並非天方夜譚。這個時候,一部電影能夠滿足所有家庭成員的口味,就成了人們選擇影片的考量標準。
《熊出沒·重返地球》恰好符合了合家歡的重要特質。一方面,《熊出沒》作為知名的動畫IP,在青少年群體中擁有廣泛的知名度;另一方面,今年的《熊出沒·重返地球》主打科幻設定,諸多視效場面即便是成年觀眾也能買賬。
十一檔之前,《新大頭兒子5》也有著類似的話題趨勢,河豚君在某次吃飯的時候,甚至聽到了人們在討論這部電影。一些影院經理也看好《新大頭兒子5》成為今年十一檔的票房黑馬。
然而,十一檔的電影票價較春節檔有所回落,人們自然在選擇電影的時候更偏重於興趣,而非價格等幹擾因素。加之《新大頭兒子5》無論是科幻元素,還是配音陣容的懷舊情緒,都沒有打中相對應的觀影人群。最終,《新大頭兒子5》十一檔票房成績也隻定格在了6676.73萬元。
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十一檔已經正式結束,但對於中國電影而言,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根據貓眼電影的檔期日歷,從10月21日一直到年底,總共隻有10部電影確定了他們的檔期,其中有4部還集中在賀歲檔。漫長的第四季度,究竟有哪些電影能夠填充到市場中,我們還不得而知。
但可以確定的是,一個健康的電影市場不能隻依靠全年的大檔期,也不能隻依靠某種單一的類型或者題材。河豚君希望下半年,有更多人們期待中的電影能夠正常上映,給整個中國電影市場帶來一些新鮮的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