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當天上午在奈良發表演講時中槍 。據悉,安倍晉三在上救護車時還有意識,但最終因傷勢過重不治身亡。
安倍晉三為何要在奈良市發表演講?
據新京報報道,安倍晉三此次前往奈良市是參加競選活動,為本周末即將到來的日本國會參議院選舉造勢。日本國會分為參眾兩院,其中參議院共有248席,議員任期6年,每3年改選半數。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視頻截圖
據NHK報道,本次選舉共有125個席位參與改選,其中75個席位由各選區直接產生,50個席位通過比例代表選區按比例分配。
分析認為,此次參議院選舉是對首相岸田文雄的一次“期中考”。不出意外,執政聯盟自民黨-公明黨聯盟獲得了明顯優勢,岸田文雄坐穩首相之位。共同社指出,在新冠疫情危機、俄烏沖突危機持續的背景下,此次選舉對於維持岸田文雄政權的穩定性有重要意義。
岸田文雄上台後多次鼓吹修憲,稱應該力求“盡早實現”。據中新網報道,現行日本憲法於1947年實施,由於包含永遠放棄發動戰爭、不保持陸海空軍及其他戰爭力量等條款,因此也被稱作和平憲法。近年來,以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為首的政治勢力一直試圖修憲,岸田上台後也多次表示會推進相關議程。
遼寧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陳洋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安倍晉三卸任後對於日本社會、日本政壇仍保持著較大的影響力,他此次前往奈良為自民黨參選議員站台造勢,也是為了確保自民黨能夠贏得參議院選舉。
“目前日本面臨著罕見的日元貶值、物價高漲問題,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安倍經濟學’一定程度上的延續。因此,一些日本民眾對於執政黨自民黨不滿。”但陳洋也表示,此次安倍遇刺可能導致出現很多同情票,進而影響參議院選舉的最終結果。
卸任後安倍做了什麼?
2020年8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東京首相官邸召開記者會,宣佈辭去首相職務。
據上遊新聞報道,過去兩年,退居幕後的安倍晉三仍活躍在日本政壇。2021年5月起他就為眾議院選舉後復出做準備。同年8月15日,日本二戰戰敗日當天,安倍晉三前往靖國神社進行參拜;11月11日,日本自民黨最大派系細田派(清和會)召開會議,正式決定前首相安倍晉三重新加入該派系並就任派系會長,細田派隨之更名為安倍派。
據新京報報道,遼寧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陳洋表示,“安倍晉三卸任之後仍非常活躍,不是經常參加各種公開活動,就是頻繁接受采訪,所以他在日本社會維持了較高的存在感。
此外,他作為自民黨黨內最大派系安倍派的領導者,在日本政界也擁有較大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另一方面,安倍保持活躍也是為了將日本右翼勢力的理念轉化為具體的政策。陳洋指出,安倍是日本右翼勢力的代表,他頻繁在公開場合宣傳、闡述自身的政策主張,也是為了更好地影響日本輿論,同時對日本政府的政策制定產生影響。譬如在修憲問題、日韓關系等議題上,他不僅僅是在傳遞保守勢力的態度,也是通過引導輿論來對現任政府施壓。
日媒:安倍卸任後受到嚴格保護
據上遊新聞綜合報道,隨著岸田文雄上任日本首相,安倍已是“前前首相”的身份,相關待遇也該隨之調整。然而,2021年10月,日本警方被曝斥巨資為安倍的私宅構築安保系統,引發外界質疑,安倍存在“公物私用”的嫌疑。
據日媒報道,安倍卸任2個月後(2020年11月),有30名安保人員輪班24小時負責在其私宅附近駐守。
有媒體拍攝到,在安倍私宅附近被稱為“山手路”的路段,東京都警視廳的面包車等車輛24小時待機,前往其私宅的路口處設有路障,並有警察從早到晚持續站崗。若按日本警察平均年收入約700萬日元估算,安倍的保安費用年均僅人力成本就超過2億日元。值得註意的是,在1960年7月14日,安倍晉三的外公岸信介在招待會後被一個65歲的右翼分子荒牧退助行刺。
據環球網報道,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項昊宇表示,槍擊案發生在參院選舉前的敏感時期,不排除兇手出於政治目的。
項昊宇分析說,安倍雖然是執政時間最長的首相,日本國內對其評價卻褒貶不一,反安倍的民意也始終存在,既有對其“安倍經濟學”造成社會貧富差距拉大的不滿,也有對其強行推動軍事安全政策調整的反感。在日本國內政治總體保守化、右傾化的背景下,發生這種事件還是令人震驚的。這個事件足以成為戰後日本政治中最大的事件。
“日本以社會治安良好、槍械管控嚴格著稱,但近年來仍會不時發生惡性治安事件,這與日本經濟社會發展停滯、社會思潮閉塞壓抑也有一定關系。”項昊宇分析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