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美國《紐約時報》公佈了一個關塔那摩監獄囚犯的手繪圖,該圖展示了其被關押在關塔那摩監獄期間,遭遇美國中情局虐待和酷刑的各種細節。
根據該手繪圖描述,關塔那摩監獄的在押囚犯曾遭遇過被扒光、水刑、撞墻、剝奪睡眠等刑罰。
▲手繪圖顯示的酷刑
不斷曝光的關塔那摩監獄虐囚醜聞,使以人權衛士自居的美國再次處在了輿論的風口浪尖。然而,這個驚天醜聞的事發地卻不在美國本土,而是在古巴島上。
▲關塔那摩海軍基地位置—黑色文字(U.S.Naval Base Guantanamo Bay)所指的地方
古巴的關塔那摩灣地區為什麼會被美國占據?古巴又能否從美國手裡收回自己的領土呢?這一切的恩怨情仇,都要從美國和古巴的控制和反控制說起。
一、反抗西班牙
古巴島的原居民是印第安人。1492年,哥倫佈的船隊到達加勒比海地區。此後,歐洲殖民者就迫不及待地開展了瓜分新大陸的進程。1511年,古巴島全境淪為了西班牙的殖民地。
▲哥倫佈船隊發現美洲大陸的航海路線圖
在西班牙殖民者統治期間,古巴憑借著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成為重要的熱帶種植園區,天然橡膠、可可、咖啡和蔗糖成了西屬古巴經濟的命脈。但是,這些熱帶作物帶來的財富,卻牢牢掌握在宗主國西班牙的手裡,殖民地人民的生活卻異常困苦。
西班牙的殖民統治激起了古巴人民的強烈不滿,他們時時刻刻通過武裝鬥爭的方式推翻殖民統治。18世紀末的北美獨立戰爭鼓舞了古巴。1790年,古巴爆發奴隸運動,但是沒有成功。
▲北美獨立運動
受北美獨立運動影響,一場北起墨西哥,南抵阿根廷的拉美獨立運動如火如荼地展開。1826年,經歷近16年的戰爭,除古巴等少數地區外,西屬美洲和葡屬美洲地區均取得了獨立,一系列新興國家相繼誕生。
在拉美獨立運動的推動下,古巴於1868年爆發了第一次獨立戰爭,但由於實力懸殊且鬥爭經驗不足,戰爭以古巴起義軍的失敗而告終。
▲聖馬丁(左)和玻利瓦爾,南美獨立運動的解放者
前兩次的失敗並沒有撲滅古巴人民追求民族獨立的決心。1895年,在愛國者何塞·馬蒂的帶領下,古巴爆發了第二次獨立運動。經歷了三年的持續打擊,古巴起義軍占領了全國近三分之二的土地,西班牙在古巴的殖民統治趨近瓦解,獨立運動勝利在望。
▲何塞·馬蒂,古巴革命領導者
二、美國占據關塔那摩灣
然而,古巴革命的勝利果實最終被美國盜走。古巴的獨立之路,可謂是前有狼後有虎。
美國在完成獨立之後迅速走上了擴張領土的道路。經歷西進運動、美法和美西交易以及墨西哥戰爭後,美國領土比1783年擴大了兩倍。在領土擴張過程中,美國北方自由州和南方蓄奴州的矛盾日漸凸顯,南北方的戰爭在所難免。
▲美國領土擴張時間圖
1861年,美國南北內戰爆發。戰爭最終以北方的勝利而告終。北方的勝利,使美國的資本主義飛速發展,美國也逐步取代英法成為了世界制造業大國,逐備了對外擴張的實力。羽翼逐漸豐滿的美國也走向了追求世界霸權的道路。
加勒比海地區的古巴島地處墨西哥灣和加勒比海的據點,波多黎各又扼守大西洋到加勒比海的出海口,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如果美國占據了這兩塊地方,可以更好地控制加勒比海和中美洲地區。
▲莫納海峽(紅色方框)和向風海峽(綠色方框),大西洋進入加勒比海的兩大交通要道
然而在當時,古巴島和波多黎各島依然是西班牙的殖民地。為了爭奪戰略要地,美國和西班牙之間的戰爭似乎在所難免。1898年2月,美國派往古巴護僑的軍艦在哈瓦那港發生爆炸,美國以及為借口,要求懲罰西班牙。1898年4月,西班牙向美國宣戰,美西戰爭爆發。
▲緬因號駛入哈瓦那港,該船爆炸成為美西戰爭導火線
歷時近4個月的美西戰爭以美國的勝利而告終。戰後,美西簽訂《巴黎和約》,西班牙將古巴島、波多黎各和菲律賓割讓給美國。就這樣,古巴完成了從西班牙向美國的易主。
▲美西戰爭後,美國從西班牙手裡奪取了古巴、菲律賓和波多黎各
竊取了古巴獨立的果實後,美國開始經營近在咫尺的古巴。古巴幾百年的反殖民鬥爭也讓美國意識到要想經營古巴,直接占領是不行的。因此,美國采取了承認古巴獨立但實際控制的方式。
1901年,美國出台針對古巴的《普拉特修正案》,古巴允許美國在古巴島開采礦產資源,並保有駐軍和對古巴進行軍事幹預的權力,其中,關塔那摩灣及其附近的陸地允許美國作為軍事基地。
這樣,關塔那摩灣海軍基地雖然名義上歸古巴所有,但實際控制權掌握在美國手裡。
美國為什麼對關塔那摩灣那麼青睞呢?這跟美國的加勒比海戰略是密不可分的。加勒比海位於墨西哥灣以南,是美國控制中北美的重要海上要道。但是,包括牙買加島在內的加勒比海眾多島嶼當時被英國、法國、荷蘭等老牌殖民國家所控制。
▲二戰後拉丁美洲獨立圖(粉紅),其中大部分為英國殖民地,蘇裡南是荷蘭的殖民地,還有部分島嶼至今依然被英法荷控制
對於美國來說,想控制加勒比海,在加勒比海地區建立軍事基地就十分必要了。而古巴島東海岸的關塔那摩灣和海地島之間向風海峽,是大西洋進入加勒比海的一個要道。這是美國覬覦關塔那摩灣的原因。
1902年,古巴共和國在美國的扶持下成立。1903年,屈於美國的壓力,古巴不僅被迫接受了《普拉特修正案》,還將該修正案寫入了當時的憲法。根據該修正案,古巴同意美國無限期租用關塔那摩灣海軍基地,租金僅為4000美元。
▲諷刺美國控制古巴漫畫
1934年,巴蒂斯塔在美國的扶持下通過政變上台。巴蒂斯塔上台後,美國和古巴之間重新簽訂了關於關塔那摩灣海軍基地的租借條款,美國租借關塔那摩灣的期間為雙方均同意廢止為期。
就這樣,關塔那摩灣就事實上被美國所占據。此時的古巴,無論在經濟上還是軍事上陷入了美國的全面掌控之中。古巴爭取真正的民族獨立之路,依然是漫長而又艱巨的。
三、美古交惡,關塔那摩灣更加重要
古巴雖然在1902年成立了“共和國”,但軍事和政治權力都掌握在美國手裡。1952年,古巴前領導人巴蒂斯塔在美國的扶持下通過政變再次上台,此舉使古巴的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徹底激化。
1953年,在古巴愛國者菲德爾·卡斯特羅的領導下,古巴爆發了推翻巴蒂斯塔獨裁統治的革命戰爭。1959年1月1日,卡斯特羅帶領的古巴革命軍在經歷了5年的艱苦鬥爭後,終於推翻了巴蒂斯塔的統治,建立了革命政府。
在古巴革命勝利初期,古巴與美國還未決裂。因為古巴革命時期正值美蘇冷戰的初期,美國正在同蘇聯鬥得不可開交,無暇顧及古巴內亂。在當時,美國采取的政策是靜觀其變,他們希望不管誰上台,隻要符合美國的利益就行。
然而,事情卻沒有往美國設想的方向發展。卡斯特羅是一個堅定的民族主義者,他們想建立的是古巴人自己掌握國家命運,而不是被美國控制的古巴,這與美國試圖控制古巴的設想完全背道而馳。古美關系逐漸惡化。
1959年5月,古巴新政府率先頒佈土地法案。新法案將大量美國在古巴投資的土地征為國有。1960年10月,卡斯特羅又頒佈了新經濟法案,將美國在古巴的所有企業收為國有。
這嚴重侵犯了美國的利益,1961年1月3日,美國單方面宣佈與古巴斷交,通過經濟封鎖、貿易禁運的方式來孤立古巴,還策劃了多起通過雇傭軍入侵古巴的活動,但都被古巴軍民擊退。
美國的入侵行為讓古美關系徹底破裂。這給蘇聯可乘之機,在蘇聯援助下,古巴逐漸投向社會主義陣營。1961年5月1日,卡斯特羅高調地宣佈古巴為社會主義國家。
古巴距離美國隻有80多海裡,在美國的家門口搞社會主義,這是美國無論如何都無法接受的。為了“鏟除”近在咫尺的敵對陣營國家,從1961年開始,美國歷屆政府都實行了對古巴經濟的全面封鎖和敵視政策。
此時,關塔那摩灣海軍基地的歸屬,就成為了美古之間一個難以回避的問題。
▲關塔那摩灣海軍基地俯視圖
堅持民族主義和社會主義立場的卡斯特羅政府上台後,一直拒收美國的租金。古巴新政府認為前任政府與美國簽訂的一系列條約違背了古巴的意願,因此,古巴前任政府和美國簽訂的條約是無效的,要求美國歸還關塔那摩灣軍事基地。
但美國始終拒絕古巴的要求。1961年1月4日,時任美國總統的艾森豪威爾在宣佈美古斷交後宣稱:“關塔那摩灣的地位不會受到任何影響。”此後,美國歷任政府都拒絕歸還關塔那摩灣軍事基地。
▲關塔那摩灣地區示意圖,該地區地理位置重要,又是天然避風港,美國因此不會放棄
四、古巴能否收回該基地?
關塔那摩灣海軍基地是美國紮在古巴的一個釘子,它的存在嚴重損害了古巴的主權和利益。新時期的古巴政府,從未放棄過收回關塔那摩灣的努力。
然而在絕對實力面前,美國是遠遠強於古巴的。目前古巴想用自己的力量,通過和美國直接硬碰硬的方式收回近乎是不可能的。
為了逼迫美國撤出,卡斯特羅時期的古巴政府曾通過斷水、斷電等方式切斷了關塔那摩灣海軍基地的淡水和電力供應系統,試圖逼迫美國就范。但此舉收效甚微。美國憑借強大的經濟和軍事實力,在該地建立了海水淡化和獨立的供電系統來反擊古巴的政策。
▲美國在關塔那摩灣監獄建立的獨立的供電系統
為了收回關塔那摩灣海軍基地,古巴還通過國際會議等多種外交手段,以《條約法公約》第52條“條約是在一方威脅或強行施加的情況下簽署的,則此條約無效”為依據,指責美國占據是非法的,要求美國歸還該基地。
古巴的正義要求雖得到了全世界大多數的支持,但無奈弱國無外交,美國憑借著巨大的國際影響力,一直拒絕歸還關塔那摩灣海軍基地。反觀古巴因長期被美國封鎖,經濟制裁,經濟發展受到了嚴重的限制,收回關塔那摩灣可謂是難於上青天。
雖然絕對實力上美國遠在古巴之上,但古巴通過不懈地鬥爭使周圍地區格局出現了重大調整。而此時,美國的國內政治環境也出現了有利於古巴的變化。在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古美關系在奧巴馬執政期間實現了關系正常化,並重新建立起外交關系。
雖然古美之間實現了關系正常化,但擺在兩國的坎還有很多,其中關塔那摩灣的歸屬權始終是兩國無法回避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