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無以計數的打工人、學狗所缺少的東西。偏偏它的存在感太強,以至於每當我們忽視的時候,大腦和身體都會發出頭痛得要命的警告。
研究表明睡眠可以鞏固記憶,清除大腦和身體裡的廢物,增強免疫等,為了迎接嶄新的一天做好萬全的準備。長時間缺睡,會影響人的記憶力、情緒、身體代謝能力等,嚴重者甚至會早早患上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癥以及神經類疾病。
其實,在躺平-閉眼-進入睡眠的過程中,我們會不自覺地抑制軀體運動,減緩心率,舒張血管,從而降低血壓。可以說,沒有什麼比睡眠更能舒緩身心了。然而,長時間以來,我們並不知道,睡眠為何會和心跳血壓的變化息息相關。
論文題目:
Cardiovascular baroreflex circuit moonlights in sleep control
近日,來自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丹揚(Yang Dan)教授團隊發現,調控心血管的壓力感受反射環路(Baroreflex)中的主要神經元,同樣也參與了睡眠的調節。簡單而言,動脈血壓升高,通過外周壓力感受器將信息傳遞到孤束髓核(NST),NST神經元激活後不僅會調節血管舒縮、降低心跳頻率,還能有效促進小鼠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
研究團隊首先想找到並標記出NST中參與心血管的壓力感受反射環路的神經元。在這個實驗中,他們利用駱利群實驗室先前設計的TRAP系統(Fos-iCreER x LSL-tdTomato)來捕捉參與環路的神經元。
首先他們利用血管收縮劑-苯腎上腺素(PE)激活壓力感受反射環路,那麼環路中被激活的神經元在4羥基三苯氧胺(4 hydroxytamoxifen,4-OHT)的加持下,就會因表達Fos而表達Cre,Cre的表達又可以引起熒光蛋白的表達。簡言之,被熒光蛋白標記的NSTPE-TRAP神經元就是參與血壓感受反射環路的那個小團體。
通過進一步的熒光原位雜交,他們發現,這批標記的NST神經元很大一部分可以表達可卡因和苯丙胺調節轉錄肽(CART)。所以他們也同時標記並檢測了NSTCART神經元。與NSTPE-TRAP神經元類似,它們的活動與心跳還有血壓的波動節律十分一致。接著,通過逆向追蹤技術,研究人員進一步確認這些神經元可以直接接受上遊壓力感受器(baroreceptors)Piezo1和Piezo2的興奮信號。
由本論文的第一作者Yuanyuan Yao設計並提供。
為了進一步探究這些NSTPE-TRAP神經元是否參與到NREM的睡眠調控,研究人員通過化學遺傳調控和光遺傳調控技術,激活NSTPE-TRAP和 NSTCART神經元,發現小鼠的血壓和心跳減弱了,NREM睡眠也有顯著提升。相反,抑制這些神經元,則會促進覺醒,減少NREM。
隨後,研究人員更為全面地探索了NSTPE-TRAP 和NSTCART神經元的下遊投射神經元,包括尾端延髓腹外側區(CVLM)的抑制性神經元和更低一級被CVLM抑制的頭端延髓腹外側區(RVLM)興奮性腎上腺素交感神經元,當然還有延髓內疑核(Amb)的膽堿性副交感神經元。無論是光遺傳激活CVLM的抑制性神經元,還是抑制RVLM神經元,亦或是化學激活Amb這批神經元,都會起到類似促進NREM睡眠的功效。
總的來說,這個研究揭示了被普遍認為調控心血管壓力的環路,其實身兼副職,對睡眠的促進同樣功不可沒。據第一作者姚園園博士介紹,雖然早前就已有相關研究表明,在麻醉的動物中刺激壓力感受器確實會誘發類似睡眠的狀態。但時過多年,並沒有更多的工作對這個現象做出更為細致的解釋,以至於大部分人可能都已淡忘了相關成果。而這個近期發現,不僅在自由活動的小鼠中發現了類似現象,更是在環路水平加深了我們對壓力感受反射和睡眠的認識,為將來的無創睡眠增強技術提供了新思路。
還在為明天的項目匯報寢食難安嗎?還在被十分鐘前刷到的爆炸大瓜“撐”得輾轉反側嗎?快來試試剛出爐的壓力感受器,隻要你敢“壓”,包你睡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