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丨giphy
“空腹服藥”是什麼意思?我怎麼知道肚子裡空沒空?
空腹是指餐前1小時或餐後2小時。
也就是說,空腹服藥需要保證距離上一次吃飯已經過去了至少2小時,並且服藥後至少再過1小時才吃下一頓飯,這最少3個小時裡也不要吃零食。
圖丨giphy
“隨餐服用”是隨第幾餐口?
如果沒有特別說明,隨餐不必計較是哪一口,從開始吃飯的即刻、到吃飯結束的即刻都算。
糖尿病藥物阿卡波糖是特別情況,要與一頓飯的最初幾口一起吃。
“飯前服用”是指飯前多久?“飯後服用”呢?
飯前和飯後的定義沒有空腹那麼明確,大致是指飯前的30分鐘和飯後的15-30分鐘(或以說明書為準)。
一日一次/兩次/三次,是24小時平均分配嗎?
如果沒有特殊說明,並且用藥與吃飯時間也沒有關聯,那麼一般是平均分配,以保證體內藥物濃度平穩。
例如一日三次就是每隔8小時一次,一日一次就是每隔24小時一次。
如果醫生和說明書都沒有要求,那麼時間點可以自由選擇,比如一日一次的藥,你每天早上七點吃也可以,晚上八點吃也可以。
重要的是選擇不容易忘記的時間,並盡量保持固定。
“晨服”是早上吃的意思嗎?睡懶覺到中午怎麼辦?同理,睡前服,熬夜到天快亮,也算睡前嗎?
服藥時間的早晨和晚上是相對於人的晝夜節律和生活習慣而言的,不是絕對的時間,因此應該根據個人的睡眠時段來決定。
但是為保證藥效平穩,最好還是保持規律的生活習慣,每天在相同的時間服藥。
手邊沒水,可以幹吞藥片嗎?
最好用水送服,並且還要多喝一點,除非是口腔崩解片這樣專門設計成不用喝水的劑型。
把藥物做成膠囊,一定是有其意義的丨giphy
同一種藥有膠囊的、有藥片的、有沖劑的,怎麼選擇?
理論上說,同一藥物、同一劑量的普通膠囊、普通片劑和沖劑應當有相似的治療效果,選擇主要是看哪一種更方便使用。
兒童和吞咽困難的成年人,通常選擇液體或可以用水沖調的藥物。
如果沒有吞咽困難,藥片和膠囊會比沖劑更好——因為無論怎麼調味,沖劑其實也經常沒法蓋住藥物自身的奇怪味道。
忘記按時吃藥了,需要馬上補吃嗎?
這個問題無法簡單地回答,因為藥物之間差異很大。
最保險的方法是仔細閱讀說明書,看看有沒有相關的建議,或者咨詢專業人士。
下面隻能給出一個適用於大多數情況的參考方案。
1. 首先確定是不是真的忘了吃,以避免重復服藥(這一點已經很難了);
2. 確定忘了吃,且錯過時間不到2小時→發現後立即補吃;
3. 如果超過2小時,且用藥頻率是每天3次或3次以上→跳過這一次不吃,下一次按時正常吃;
4. 如果用藥頻率是每天1到2次,超過2小時後仍然可以補吃(但如果距離下次用藥已經隻剩下幾小時時間,就不要再補了,跳過這一次不吃);
5. 不要把兩頓的藥放在一起吃,任何一次服藥都不要自行增加劑量。
這個“通用方案”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下面是對它的補充說明。
例外情況:有少數藥物是不適用於以上方案的明確例外。比如說口服避孕藥,它在忘記服用之後無論何時發現都應該補吃,哪怕一次吃兩片也是可以的。
多少個小時算是間隔太短?
補服藥物不應該和下一次用藥時間間隔太短,但究竟幾個小時算太短?
這個問題依然不太好回答,不僅藥物之間存在差異,而且很多時候缺少數據。
根據我能找到的建議,每日一次的藥物補服時與下一次服藥間隔12小時以上應該是安全的。
假如經常忘記
以上建議適用於偶爾忘記一次的情況,如果經常忘記吃藥,一定要在復診時告訴醫生,並認真考慮增加提醒吃藥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