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健康 - 妻子忘記了我,但地獄還有更下一層:無法平息她的喊叫踢打

妻子忘記了我,但地獄還有更下一層:無法平息她的喊叫踢打

本文故事部分改編自《照護:哈佛醫師和阿爾茨海默病妻子的十年》。今天是第29個“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今年的主題為“知己知彼早防早智攜手向未來”。隨著阿爾茨海默病的進展,患者會逐漸失去自理能力,照護工作將成為巨大挑戰,使照護者的身體和心理健康面臨危機。理解和關愛照護者,是整個家庭前行的希望。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果殼 (ID:Guokr42),作者:代天醫,編輯:odette,頭圖來自:unsplash

“給我出去!”我的妻子從午睡中醒來,發現床上躺著一個陌生男人。她被嚇壞了,尖叫著,發了瘋似的捶打他。

但那個“陌生男人”不是別人,而是我,是與她廝守了四十多年的丈夫。我是一名受過專業訓練的精神科醫生,還在醫學院教授如何照護患者,按理說,應該能應付這一切。可在事情發生的一瞬間,我仍是一個驚恐萬分並傷心欲絕的丈夫。

不過,妻子認不出我不是最令人絕望的,在她被確診阿爾茨海默病後,無法停歇一時的照護、她愈加頻繁的大發脾氣、抗拒穿衣吃飯更讓我感覺疲憊、挫敗,甚至憤怒。

生病的是妻子,我是她的主要照護者,但現在更迫切需要幫助的人是我。

照護工作圍困住了我 | pixabay

疲憊又沮喪,可我怎能自私逃離對愛人的照護?

妻子曾經是大學教授,五十多歲開始逐漸讀不懂新聞、算不清價錢。我帶她去看了最好的神經科醫生,得到了當時最先進的檢查和藥物,但出了醫院,絕大多數照護工作都落在家人身上,主要是我:

每天早晨六點,我喊妻子起床,帶她去衛生間,給她遞廁紙和洗手。然後,我幫她穿上運動衣褲帶她出門散步。回家後,我扶著她去洗澡和換衣服。之後,我會領著妻子走到廚房坐好,準備早餐,然後慢慢喂給她吃。

吃完飯,我帶妻子來到辦公室,一邊工作一邊看護她,以免她獨自在家傷到自己。

下班後,我回家做飯、喂飯,帶她看電視並把新聞解釋給她聽。晚上,我為她換上睡衣,幫她刷牙,準備上床睡覺。這期間,我還要一直回答她的問題,比如重復幾十次講述我今天做了什麼。

順利的話,妻子很快入睡,我悄悄起床、關上房門,洗碗、收拾房間、備好第二天食物和藥物,為工作做些準備。終於躺回床上,我在腦海中過了一遍接下來12小時要做的事情:夜裡叫她起床去上廁所,以免再次失禁弄臟了床鋪和地板;早點起床,以便我有足夠時間從容溫柔地幫她洗澡穿衣;最後,希望妻子不要在半夜驚醒後大喊大叫,在屋裡不停走動或是對我拳打腳踢。

第二天起床,我將重復這一切 | pixabay

盡管疲倦,我已經慢慢習慣了這樣照護妻子。可上一次家庭聚會上,妻子不願跟大家聊天,看起來沮喪又恐懼,兒子因此對我大發雷霆,他覺得她年輕時為了我的事業和整個家庭付出了那麼多,現在我卻自私自利,沒能照顧好她。我與兒子爭吵起來,然後崩潰了,淌下淚水,引得大家都失聲痛哭。

我忽然意識到,一直以來我獨自做著幾乎所有照護工作,因為覺得這是自己的專屬責任。現在,每天十幾個小時的照護讓我很疲勞,體檢結果也不如前,我依然不想讓妻子錯過聚會和散步,不想讓她吃湊合的飯菜,不想讓她穿紙尿褲,不想不耐煩地打斷她重復的問題……我無法完成所有想做的事,陷入自責和無力,變得容易生氣。

必須做出改變了,我需要先保證自己的健康,得到子女和親友的幫助,以及讓我得以喘息的時間。

非常幸運,我找到了一位體貼又寬容的家庭護工,負責白天的陪護。妻子接納護工之後,我終於可以安心工作了。更重要的是,我照顧妻子的時候不再那麼擔心焦慮,控制不住的脾氣變好了,妻子也減少了對我照顧的內疚,當時兩人搖搖欲墜的關系穩定了下來。

曾經,我無法想象把自己的愛人交與別人照護,但如果沒有護工幫助,我可能已經崩潰,難以繼續在家照護妻子,隻能選擇徹底放棄了。

如何減輕照護壓力

“照護”指幫助有需要的人(如年幼、年邁或生病的親屬),即使是最堅強的人,依然可能在照護至愛的過程中遭受身體和心理上的痛苦。阿爾茨海默病比其他慢性疾病給照護者帶來的壓力更大。

近期體重明顯增加或減少、睡眠不足、身體疼痛、容易生氣、感到疲憊或悲傷、對過去喜歡的事物失去興趣,都是承受太大壓力的提示,可以嘗試這樣緩解:

1. 保護自己的照護能力:不必一人做所有事,讓專業人員、家人和朋友共同分擔責任,比如短時間陪伴、幫忙購物或做飯。不要因為花時間做自己的事而內疚,暫時的休息與遠離,對照護者和被照護者都是好事。

2. “不完美”是必然的:即使照護周全,很多進行性疾病仍然會繼續加重。了解疾病知識,不要試圖完成能力范圍外的事情,相信自己已經盡力並做出了最好的決定。

3. 先做最重要的事情:列任務清單並分出輕重緩急,如考慮易準備的食物、減少洗澡次數。

4. 照顧好自己,才能照顧他人:盡量維持健康的睡眠、飲食和運動習慣,有需要時尋求親友和醫生的幫助。

地獄的更下一層,是妻子的狂躁點燃我的怒火

護工緩和了我們的生活,我得以暫時放松,也更常在妻子臉上看到微笑。

但疾病不僅默默抹去了妻子如何生活的記憶、抹去了家人的痕跡,還升起了焦慮與驚恐。我剛覺得總算掌控了生活,一切又分崩離析,我們再次墜落到了地獄的更下一層。

妻子的情緒變得越發不穩定和不可測,有時還會出現幻覺與妄想,比如,突然對著空氣大聲講話,或者認定自己的食物有毒、有人想偷走她的財物。這種無法控制的狂亂狀態,是照護她的過程中最令我無力的部分,使得帶她出門變得更加困難:

有一年妻子過生日,我們去一家高檔餐廳慶祝,同去的還有我的母親、弟弟和弟媳。當我們落座時,妻子猛地跳了起來,生氣地對我喊叫她已經不是小孩了,不需要我幫她坐到椅子上。幾分鐘後,她又從椅子上站了起來,因為我們沒給她點紅酒而吵鬧。可實際上,她在用藥期間是不能飲酒的。

很快,我們驚動了店裡的每一個人。整個晚餐像是一場災難的序幕,充滿了緊張氣氛,每隔幾分鐘,妻子就會發一次脾氣。最後離開時,我想牽著她上車,她卻竭力反抗,我隻好沖進熙熙攘攘的車流把她拉回車上。回家路上,她揚言要跳出車門,結束這一切。

等我們終於回到家,妻子已經變得相當狂躁,她撞翻了一張小桌子,把墻上的畫和其他東西統統扔到地板上。這時,我幾乎無法再克制心中的憤怒了,不知道自己是否還能夠忍耐下去,而且這已經不是我第一次這麼想了。

妻子不肯換衣服,也不肯上床睡覺,直到暴躁的熱火燒盡累得在沙發上睡著了。我拿來一條毯子蓋在她身上,然後癱倒在椅子上,呆坐了好幾個小時。我為自己的憤怒而自責,可不知道還能怎麼辦。

到了第二天早晨,她居然對於前一晚發生的事情一無所知:“為什麼我們會睡在客廳裡?”

《照護:哈佛醫師和阿爾茨海默病妻子的十年》 | 中信出版社

阿爾茨海默病是殘酷的,對照護者來說也是,原因之一就是它剝奪了照護過程中一個很關鍵的部分,那就是被照護者的反饋。

有時,妻子會溫暖而感激地回應我的照護,咧著嘴笑開來;也有時,她因為想象中的緣由對我大喊大叫,充滿怨恨;偶爾,她還會認不出我,任由我如何解釋,就是不肯讓我接近她。妻子也許幾小時後就會好轉,甚至為之前的事笑起來。可我的心卻碎了,覺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沒得到任何回報。

我能夠站在醫學的角度去解釋疾病如何造成妻子的行為和情緒異常,可是作為日夜照護她的人,好像我們之間的紐帶——那條在過去半個世紀裡被鍛造得牢不可破的紐帶,一瞬間就這麼繃斷了。

當痛苦、怨恨和疲憊開始侵入照護關系,有可能會演變成語言、精神上的虐待,甚至是身體暴力。所幸,醫學訓練讓我警惕自己的情緒波動和其他預警信號,我接受了自己的憤怒感受,但沒有完全失去控制。

如何面對負面情緒

阿爾茨海默病可能使患者失去關於親人的記憶,並對照護者生氣和不滿。超過80%患者出現過神經精神癥狀,包括冷漠、易怒、抑鬱及妄想等,這些癥狀明顯增加了照護者的壓力。

照護者感到不知所措、憤怒、沮喪、疲憊或難過是正常的,也可能對患者和照護責任產生負面情緒,這不意味著你是一個不合格的照護者。接受自己的情緒後,可以嘗試以下改善方式:

1. 獲得其他人的支持:獨自在家照護容易被孤立,當被照護者不能表達感激時,經常與家人、朋友和其他照護者談談,以得到認可和鼓勵;

2. 經常提醒自己:我正在盡我所能,我正在做的事情對任何人來說都很難,我不完美但沒關系,我會享受我們可以和平相處的時刻,患者出現異常行為可能是因為疾病,而不是我的所作所為;

3. 約40%阿爾茨海默病照護者存在焦慮、抑鬱癥狀,需及時向精神心理健康專業人員求助,以保護照護者心理健康,並避免虐待患者。

我承諾一直在家照護妻子,卻終究背叛了她

日子有好有壞,我的心時而破碎時而完整,任務和苦痛沒有減少,但在由這種惱人的疾病所框定的逼仄世界裡,我們仍收獲了些許快樂。

每一天,我都在為當下急需解決的細節問題想辦法,卻將阿爾茨海默病整個照護歷程這樣的大問題擱置一旁。我沒有考慮過疾病的最後階段,但偶爾會想到,要是我比妻子走得早,子女還有自己的生活而且住得遠,很可能沒法在家照顧妻子或者經常去養老院探望她。這個想法實在太消沉,我總是拼命地想要抑制或是否認它。

到了照護的第10個年頭,有幾個星期非常難熬,雖然已經服用了好幾種藥物,妻子仍然每兩天就會出現難以控制的瘋狂狀態。

有一天晚上,她又砸爛了墻上的畫和好幾隻碟子,高喊著我是陌生人,打算要傷害她,然後躺在地板上踢來踢去、大吼大叫。我盡可能溫柔地安撫她,但無濟於事。我重重地坐到了地上,甚至連眼淚都流不出來。仿佛面前聳立著一堵無法翻越的高墻,我看不出自己該如何繼續前進,隻能任由絕望吞沒她。

妻子躺在地板上睡著以後,我打電話給一個晚期癡呆精神科用藥方面的專家,他建議立即讓她住院。我一夜沒睡,第二天送妻子住進了老年神經精神科病房。獨自一人回家後,我給子女打電話時終於忍不住淚水,覺得自己非常失敗。

那麼多年來,我一直把在家照護妻子當作唯一選擇,也曾經對她如此許下過諾言。可最後,我終究沒能兌現。

家人找到一家照料精心的療養院,妻子在病情穩定後轉了過去。接下來的九個月,她漸漸失去了活動四肢的能力,睡覺時間也變得越來越長。我每天都去看她,有時,她會認出我,然後莞爾一笑,但更多時候,她似乎隻是迷失在人生最後的旅程中。在這段時間裡,即便子女和家人經常來看我,我仍舊感到孤立無援、不知所措。

妻子逐漸衰弱下去,我和家人尊重了她之前一再申明的懇求——不做任何挽留。這個懇求已經被正式記錄在她的生前預囑和委托書裡。全家人圍坐在她的床邊,一起回憶過去許許多多的故事,向她道別,直到她在一天深夜平靜離開。

如今妻子已經離開我7年,那段令人沮喪卻又助人成長的照護經歷,至少有一部分化作了我的心性,喚出了我靈魂深處的關愛。回憶過程中,對她的哀思逐漸轉化成了對我自己的珍重。

那10年照護讓我明白,它不可能是完美的:無論多麼期待一勞永逸的勝利、多麼努力地計劃與付出,我們都會陷落於脆弱的境況之中,照護過程不乏疲憊與失敗的破口,正如點綴著平衡與滿足的希望。

制定長期照護計劃

了解疾病發展規律後,可盡早與家人開始討論,以便患者也能參與決策過程。共同商定在家庭還是機構進行長期護理、何時改變護理方式、醫療選擇,甚至安葬方式。討論關於法律與財務的問題。提早面對,利於更好地尊重患者的意願,並幫助照護者接受現實。

主要照護者應為自己的意外情況制定計劃,與親友商定備選的照護方式及照護人,並為下一位照護人留下必要信息:患者的疾病和治療情況、生活中需要的協助、喜歡和厭惡的事物、存在的行為問題以及如何幫助其平靜下來。

即使照護已經結束,抑鬱及焦慮等癥狀可能困擾照護者數年時間,需要持續的心理支持。

當然,每一個故事,都是在它自己的世界中上演的。我很了解阿爾茨海默病,與家人朋友的關系親密而穩固,有著不錯的經濟條件和社會資源,這些支撐著我和妻子抵禦疾病和照護的狂風巨浪。

全世界還有超過五千萬患者受到阿爾茨海默病的困擾,中國60歲以上患者約一千萬,85歲以上人群患病率近50%,其中超過90%的患者由家人照護。每個照護者都面對著獨一無二的身體和心理健康狀況、家庭關系、工作與財務壓力,以及風俗習慣,也因此有著不同的照護方式、過程和感受,但所有人終將體驗到壓力與挫敗,並需要周圍人的支持。

對於阿爾茨海默病,我們還在尋找阻止疾病奔向終點的方法,家庭照護者仍然承擔著最繁重的照護工作。保持照護者的火光不熄滅,整個家庭才能在疾苦的迷霧中繼續扶持前行。

參考文獻

[1]著者:凱博文, 譯者:姚灝. 2020年. 照護:哈佛醫師和阿爾茨海默病妻子的十年. 中信出版社.

[2] 中國阿爾茨海默病報告編寫組. 中國阿爾茨海默病報告2021. 診斷學理論與實踐. 2021;20(4):317-337.

[3]Iravani B, Abdollahi E, Eslamdoust-Siahestalkhi F, Soleimani R. Neuropsychiatric Symptoms of Alzheimer's Disease and Caregiver Burden. Front Neurol. 2022;13:877143.

[4]Chen P, Guarino PD, Dysken MW, Pallaki M, Asthana S, Llorente MD, Love S, Vertrees JE, Schellenberg GD, Sano M. Neuropsychiatric Symptoms and Caregiver Burden in Individuals With Alzheimer's Disease: The TEAM-AD VA Cooperative Study. J Geriatr Psychiatry Neurol. 2018;31(4):177-185.

[5]Terum TM, Andersen JR, Rongve A, Aarsland D, Svendsboe EJ, Testad I. The relationship of specific items on the Neuropsychiatric Inventory to caregiver burden in dementia: a systematic review. Int J Geriatr Psychiatry. 2017;32(7):703-717.

[6] Corey KL, McCurry MK, Sethares KA, Bourbonniere M, Hirschman KB, Meghani SH. Predictors of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sleep quality in former family caregivers of people with dementia. Aging Ment Health. 2020;24(2):233-241.

[7]Magan KC, Hirschman KB, Starr LT, Meghani SH. Longitudinal Trajectories and Correlates of Post-Caregiving Depressive Symptoms in Former Caregivers of Persons With Alzheimer's Disease or a Related Dementia. Am J Hosp Palliat Care. 2022;39(6):725-736.

[8]Vu M, Mangal R, Stead T, Lopez-Ortiz C, Ganti L. Impact of Alzheimer's Disease on Caregiv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Health Psychol Res. 2022;10(3):37454.

[9]Cox, C.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Health and Well-being of Dementia Caregivers. Curr Tran Geriatr Gerontol Rep 2. 2013, 31–36.

[10]Susan D Gilster, PhD, RN, LNHA, Marie Boltz, PhD, GNP-BC, FGSA, FAAN, Jennifer L Dalessandro, BSHSA, Long-Term Care Workforce Issues: Practice Principles for Quality Dementia Care, The Gerontologist. 2018;58(1):S103–S113.

[11]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healthy-lifestyle/stress-management/in-depth/caregiver-stress/art-20044784

[12]https://www.mayoclinic.org/healthy-lifestyle/caregivers/in-depth/alzheimers-caregiver/art-20047577

[13]https://my.clevelandclinic.org/health/diseases/9225-caregiver-burnout

[14]https://www.alz.org/help-support/caregiving/daily-care/daily-care-plan

[15]https://www.nia.nih.gov/health/alzheimers-caregiving-caring-yourself

[16]https://www.alzheimers.gov/life-with-dementia/tips-caregivers

推薦閱讀

前瞻:KD歐文對話波神庫茲馬 籃網欲擒奇才沖4連勝

體育12月12日報道:佈魯克林籃網隊(16勝12負)已拿到3連勝,他們13日將做客對陣華盛頓奇才隊(11勝16負)。杜蘭

健康

這類人,飯後確實不能馬上洗澡

吃完晚飯,接著洗個熱水澡,就可以安心拿著手機鉆進被子了。可是,很多人說吃完飯不能馬上洗澡,這是不是真的?答案是,有幾類人

健康

大藥廠“買買買”,一年“敗掉”62億美金

對於大藥廠來說,“買買買”是常規操作。有太多成功的例子告訴大藥廠們,沒有什麼增長煩惱,是收購一家Biotech解決不了的

全球

坦桑尼亞,中國老板的快樂福地?

很多人印象中的非洲大陸充滿貧窮與戰亂,現實中的非洲大陸還充滿財富與機遇。在非洲中南部的坦桑尼亞,就有數以萬計的中國人在這

健康

我們離治愈孤獨癥有多遠?

一直以來,人們希望建立神經或精神疾病的實驗模型,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大腦或研發藥物。最近,神經科學家塞爾吉·帕斯卡(Serg

健康

怎樣才能健康地老去?

日本是全球范圍內老齡化問題最為嚴重的國家。“怎樣才能健康的活到100歲”,已經成為了1.2億日本國民的共同話題。通過這篇

全球

全球樓市泡沫一個一個爆了

在全球央行的加息潮下,全球樓市擊鼓傳花的遊戲進入尾聲,令人聞風喪膽的大崩盤或將重現。歐洲方面,英國房價出現了15個月來的

全球

去以色列做電商,前景如何?

一、國家概況以色列是一個相對年輕的國家,成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以色列也是一個發達國家,是中東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同時也

全球

天然氣倒貼錢白給,歐洲人還裹著電熱毯過冬?

歐洲能源危機已經有一陣子了,咱們大A的彩虹集團享受著歐洲人用不起暖氣,狂買中國電熱毯的紅利,13個交易日股價翻倍。在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