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全球 - 安倍勢力被清洗,日本內閣大換血對華有何影響?

安倍勢力被清洗,日本內閣大換血對華有何影響?

8月10日,日本政府正式公佈了岸田政府新內閣成員名單,內閣大幅換血,本次人事變動中,安倍生前領導的自民黨最大派閥清和會受挫,對政局影響力進一步下降,且圍繞會長繼承人選,清和會分崩離析的風險加劇。未來三年日本暫無大型全國性選舉,岸田將率領新團隊開啟長期執政之路。

清和會折戟內閣改組

在本次內閣人事變動前,首相岸田文雄公開宣稱將維持核心團隊不變,但從最終結果看,變動幅度巨大,19名閣僚中,14人遭到替換。5名留任閣僚中,外務大臣林芳正為岸田派,財務大臣鈴木俊一為麻生派,負責經濟財政政策的經濟再生擔當大臣山際大志郎為麻生派,國土交通大臣齊藤鐵夫為與自民黨關系密切的公明黨成員,官房長官松野博一為安倍生前領導的清和會成員,但松野與安倍素來存在距離,屬於清和會中的“異類”,今年6月因防衛事務次官人選問題,一度與安倍發生過齟。

安倍遇刺後,在日本輿論的持續渲染下,與統一教會之間的關系已成為能夠影響政客民意支持率的重要污點。內閣改組前,岸田明確表示,入閣人員需與統一教會沒有瓜葛,岸田同時聲稱自己從未與統一教會有過任何聯系。

安倍的清和會成為這一標準的針對重點,改組前的4名清和會閣僚中,3人與統一教會存在關聯。經濟產業大臣萩生田光一出席過統一教會活動並致辭,安倍胞弟防衛大臣岸信夫接受過統一教會的選舉協助,文部科學大臣末松信介接受過統一教會政治獻金,3人全部遭替換。唯一不存在關聯的,是與安倍相處並不算融洽的官房長官松野博一。

朝日新聞分析稱,岸田有可能是在利用教會問題故意打壓安倍勢力。防衛大臣岸信夫最終被解職是由於“健康原因”,近期出席活動都坐輪椅,但早在今年6月,安倍親信防衛事務次官島田和久去職時,即有傳言稱下一個被免的會是岸信夫。岸信夫的繼任者是無所屬派閥的浜田靖一,浜田曾在2008~2009年的麻生內閣中擔任防衛大臣。經濟產業大臣的繼任者西村康稔,仍為清和會成員。新內閣文部科學大臣一職則被麻生派奪走。

上屆內閣中,清和會有閣僚4人,在本屆新內閣中,清和會損失了防衛省、文部省兩大實權部門,拿到了環境大臣和地方創生擔當大臣兩個職位,雖然清和會閣僚規模還是4人不變,但權力分量明顯下降。

防衛省左右國防政策,重要性無需多言,而文部省也是大省。日本衡量機構重要程度的指標之一是預算規模,文部省年度預算5萬億日元以上,規模與防衛省相當,在15個國務大臣所轄部門中,文部省預算規模可以排進前五。

而新增的環境省預算規模極小,去年隻有約30億日元,無法跟文部省相提並論。至於地方創生擔當大臣,該崗位為特命大臣,沒有直轄的常設機構,沒有人事權和財政預算。特命大臣負責就國家的特定問題,協調相關省廳推進解決,隻能對其他行政部門提出建議,沒有法律上的強制力,而且各屆政府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廢止或新增特命大臣崗位、該崗位在日本政客當中素來人氣不高。

清和會閣僚人數兩增兩減,雖然總數未變,但影響力下降,如果安倍沒有遇刺,統一教會沒有事發,對於參議院選舉中表現上佳的清和會而言,這種結果應該是難以置信的。

黨內要職變動,安倍鐵桿邊緣化,心腹明升暗降

與內閣改組同步,日本自民黨今天公開了黨內人事變動,兩名安倍心腹的去向值得關註:

一是高市早苗被免去自民黨政調會長職務,轉任內閣經濟安保擔當大臣,該職位也是特命大臣。政調會長是自民黨三大要職之一,負責政策研究,高市雖然脫離了清和會,但跟安倍關系非同一般。政策方面,例如“日美核共享”,高市對安倍亦步亦趨。去年自民黨總裁選舉,安倍晉三沒有推舉派閥內親信,而是選擇支持高市。安倍遇刺後,高市抱恙多日,嘔吐癥狀嚴重,茶飯不思,精神恍惚。

高市早苗的主要政敵是自民黨幹事長茂木敏充,而茂木是執政三派聯合中茂木派的領袖。兩人都以脾氣火爆著稱,關系不睦人盡皆知。政策觀點方面也多有分歧,例如對華態度上,高市立場強硬,茂木則相對溫和,不主張過分刺激中國。決策程序上,茂木經常就政策出台直接與首相官邸溝通,繞過政調會長,視高市如無物。

兩人關系曾因退休人員補貼問題激化,自民黨總務會長福田達夫從中斡旋、安排茶話會緩和二人關系。第一次茶話會,高市中途離席,理由是會場隻放了礦泉水,沒有茶點,算不上茶話會。一周後茶話會重開,組織者就點心種類征求參會人員意見,有議員要求巧克力蛋糕,但高市堅決不同意,要求準備自己愛吃的水果奶油蛋糕,為難主辦方。

高市性格乖張任性,安倍也難以護其周全,早在今年4月即有傳言,高市的政調會長一職將被撤換。如今傳言被坐實,高市被免除黨內職務,轉任經濟安保擔當大臣,權力大不如前。高市曾在往屆內閣出任擁有實權的總務大臣,本次變動就其職業生涯而言,稱之為下坡路並不為過。

另一個需要關註的人物是萩生田光一,此人職務變動關乎清和會未來的會長人選。萩生田出身於普通工薪家庭,在世襲泛濫的日本政治中算得上一股清流,行事幹練,對上絕對忠誠、絕對服從,深得安倍晉三與派閥元老森喜朗器重,是派閥內的重點栽培對象。岸田也對其評價甚高,稱萩生田其行事穩重不逾矩,與各種醜聞無緣。

萩生田被免去經產省大臣職務,不再擔任閣僚,轉任自民黨政調會長,成為黨內三號人物,地位僅次於幹事長。然而萩生田的職務變動屬於明升暗降,經產大臣是主導產業政策的核心職位,對國家經濟運行有重要影響,權力成色足,而自民黨政調會長在岸田執政以來已經虛職化。幾年前,政調會長對國家政策出台有重要影響,但岸田掌權後,政策出台頻繁繞過黨內政調會,該職位的實際影響力顯著下降。

萩生田本人對本次職務變動也不滿意。他對記者表示,岸田首相說維持內閣核心團隊不變,我不算核心嗎?有日媒認為,萩生田這番表態說明其應該計算過個人權力的實際得失。

那麼岸田為什麼會做如此安排?日媒分析稱,除了表面上萩生田與統一教會的微妙關系,主要目的應在於進一步分化瓦解清和會,減輕其對自身長期執政造成的威脅。

清和會內部存在“安倍系”與“福田系”,前者與安倍父親安倍晉太郎一脈相承,後者則源自清和會開創者福田赳夫。本次內閣及黨內人事變動中,福田系的松野博一、高木毅留任要職,但萩生田明升暗降,厚此薄彼的對待有助於挑撥“安倍系”與”福田系”之間的關系,加重相互猜忌。

另一方面,政界盛行猜疑與嫉妒,賦予萩生田政調會長一職,有利於萩生田在“安倍系”內部奪權,而萩生田的資歷並不算老,並非能夠絕對服眾,人事變動可能會刺激萩生田與“安倍系”其他有意接任會長的重量級人物之間的矛盾。

清和會的崩解風險

安倍的清和會雖然論規模黨內最大,但安倍死後群龍無首,覬覦會長之位者眾,相持不下,經派閥元老森喜朗的協調,形成了目前的7人領導情況。

日本時事通訊社消息,當地時間7月13日,據日本自民黨最大派系“安倍派”(清和政策研究會)有關人士透露,該派系將不設新領導人,改為由原總務會長鹽谷立等7人領導

日本政界人士多對該體制表示悲觀,認為多人領導實際是無人領導,無人負責。那麼為什麼清和會沒有二號?日本媒體報道稱,這與安倍留戀權力有關。安倍下台後對政府決策幹涉過度,一度傳說安倍有意再次成為首相。

規模與團結似乎難以兩全,清和會內部也有派系,分為安倍系和福田系,福田系與安倍相對存在距離,清和會內部以往也並非鐵板一塊支持安倍。2012年,清和會推舉町村信孝競選自民黨總裁,安倍也有意參選。派閥領袖森喜朗奉勸安倍退選,安倍執意參加。當時的清和會內部即出現分裂,有人聽從森喜朗指示支持町村,有人堅決支持安倍,大體分成兩派,兩派人馬在安倍當選後,職務待遇也存在差別,清和會內出現“安倍系”與“非安倍系”兩個組成部分。

目前的清和會由7人集體領導,其中安倍系4人:下村博文、萩生田光一、西村康稔、世耕弘成;福田系3人:鹽谷立,松野博一,高木毅。最為年長的下村和鹽谷擔任代理會長,平起平坐。7人當中,最有希望接任會長的是被政界稱為清和會“四天王”的下村,萩生田,西村和松野。

四天王關系復雜,下村現年68歲,資歷最老,安倍死後即開始派閥內部運作,籠絡人心。年齡不到60的萩生田和西村則密切配合,對抗下村。本次人事變動之前,下村資歷優勢明顯,其出任過黨內要職政調會長,這是此前萩生田,西村和松野都不具備的條件。在講究資歷的日本政壇,下村優勢巨大。而本次萩生田出任政調會長,除了年齡,資歷已不存在短板,大臣出任次數多過下村。目前看來,在安倍系內部,萩生田最有資格競爭清和會會長。

圍繞本次內閣人事變動,下村與萩生田之間也出現矛盾。萩生田事前主動聯系岸田一方,說自己是清和會的聯絡窗口,閣僚人選的相關咨詢由他代表清和會答復。下村對此非常惱怒,覺得萩生田未將自己放在眼裡。

如果萩生田如願成為清和會會長,以”自我感覺良好”聞名的下村是否願意屈居人下並不好說,而福田系的存在又是另一個不穩定因素。目前森喜朗健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防止局面失控,然而森喜朗已年過八旬,健康狀況堪憂,7月在家中浴室發病,渾身是血,被送往醫院搶救,雖然未死,但恐怕時日無多。另一位舉足輕重的派閥元老細田博之,目前性騷擾和統一教會醜聞纏身,現階段明哲保身,已不願介入政事。

清和會成員競爭會長的醜態也出現在了安倍的葬禮上,下村仰仗資歷,以話事人自居,對葬禮安排指手畫腳,甚至激怒了森喜朗。森說下村給大家添了很多麻煩,過去安倍願意搭理下村完全是因為安倍人好。另一位競爭者西村康稔,則依仗自己是安倍晉太郎親信吹田幌的女婿,跟安倍家有交集,葬禮上總跟安倍家人站在一起,迎來送往主動凸顯自己,彰顯存在感和領導力。

也許是受夠了政界的勾心鬥角,想為夫君謀得一片清凈,安倍遺孀安倍昭惠在靈堂隻擺放日本皇室送來的花圈,以致於安倍靈堂看起來格外冷清,不符合前首相身份,而日本政客進獻的花圈都被放到了其他房間。

本次岸田對清和會做出的人事安排,優待福田系,松野博一留任官房長官,高木毅留任自民黨國會對策委員長,冷遇安倍系,萩生田明升暗降,這種差別對待有助於引發安倍系與福田系之間的對立。而對萩生田明升暗降的操作,又使其成為清和會會長的幾率大增,同時不免激發安倍系內部矛盾,增加清和會瓦解的幾率。

本次人事變動中的贏家與輸家

7月結束的參議院選舉中,清和會其實表現很好。自民黨總共增加8席,在不同媒體的統計當中,清和會增加的席位3~6席不等,但考慮到清和會議員人數總計約為自民黨議員總人數的四分之一,即使3席,也高於平均貢獻。而本次人事變動,清和會的閣僚人數非但沒有增加,反倒丟掉了防衛省和文部省兩個實權部門,損失可謂不小。

清和會代理會長之一的鹽谷立在人事變動前曾與岸田面談,要求按議員人數比例分配各派閥閣僚名額,但遭到岸田果斷拒絕。清和會閣僚人數非但沒有增加,影響力反倒下降,頗有安倍人走茶涼的感覺。

另一個輸家可能是前首相菅義偉。安倍死前曾有傳聞,岸田為拉攏菅派勢力,可能會讓菅本人或親信入閣,但最終名單並未出現菅派身影。安倍之死,或許讓岸田意識到拉攏菅義偉已無必要。

人事變動的贏家顯然是執政的三派聯合。外交繼續被岸田把持,岸田派林芳正留任;軍事方面,撤換防衛大臣,清和會控局能力進一步減弱;財政方面,麻生派把持財務省不變、茂木派則得到了預算最多的厚生勞動省,僅厚生和財務兩省,合計預算規模便超過了日本政府年度預算的一半。與安倍意見相左,主張穩健財政的執政三派聯合,對日本今後經濟財政政策的控制力將進一步增強。

本次變動中,總體而言受傷的是自民黨鷹派。軍事方面,自民黨鷹派在丟掉防衛省後,激進軍擴路線恐難持續;外交方面,留任的岸田派外務大臣林芳正是日本輿論眼中著名的代表性親華派。受近期中美關系影響,岸田政府的對華態度在很多國人看來似乎並不友好,但就當前的日本政治環境而言,這或許已是最好的結果。

推薦閱讀

前瞻:KD歐文對話波神庫茲馬 籃網欲擒奇才沖4連勝

體育12月12日報道:佈魯克林籃網隊(16勝12負)已拿到3連勝,他們13日將做客對陣華盛頓奇才隊(11勝16負)。杜蘭

健康

這類人,飯後確實不能馬上洗澡

吃完晚飯,接著洗個熱水澡,就可以安心拿著手機鉆進被子了。可是,很多人說吃完飯不能馬上洗澡,這是不是真的?答案是,有幾類人

健康

大藥廠“買買買”,一年“敗掉”62億美金

對於大藥廠來說,“買買買”是常規操作。有太多成功的例子告訴大藥廠們,沒有什麼增長煩惱,是收購一家Biotech解決不了的

全球

坦桑尼亞,中國老板的快樂福地?

很多人印象中的非洲大陸充滿貧窮與戰亂,現實中的非洲大陸還充滿財富與機遇。在非洲中南部的坦桑尼亞,就有數以萬計的中國人在這

健康

我們離治愈孤獨癥有多遠?

一直以來,人們希望建立神經或精神疾病的實驗模型,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大腦或研發藥物。最近,神經科學家塞爾吉·帕斯卡(Serg

健康

怎樣才能健康地老去?

日本是全球范圍內老齡化問題最為嚴重的國家。“怎樣才能健康的活到100歲”,已經成為了1.2億日本國民的共同話題。通過這篇

全球

全球樓市泡沫一個一個爆了

在全球央行的加息潮下,全球樓市擊鼓傳花的遊戲進入尾聲,令人聞風喪膽的大崩盤或將重現。歐洲方面,英國房價出現了15個月來的

全球

去以色列做電商,前景如何?

一、國家概況以色列是一個相對年輕的國家,成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以色列也是一個發達國家,是中東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同時也

全球

天然氣倒貼錢白給,歐洲人還裹著電熱毯過冬?

歐洲能源危機已經有一陣子了,咱們大A的彩虹集團享受著歐洲人用不起暖氣,狂買中國電熱毯的紅利,13個交易日股價翻倍。在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