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周末,Shopee收回Offer的消息在脈脈、小紅書、微信群等多個渠道發酵。不知道有多少人受到影響,但是人己經到了新加坡下了飛機帶著家人突然收到Cancel Offer的消息還是有點狠。這裡說說我們的一些看法和建議。
一、對受影響的朋友
1. 我們不知道受影響的大家是否簽的是Offer還是正式的工作合同,有一點值得指出的是,在英美法系國家Offer本身是沒有法律效力的。求職者可以拒絕、反悔,公司方也可以收回;
2. 即使已經簽訂了工作合同,也可以通過合適的賠償解約。看社媒上的信息Shopee是統一給了一個月的賠償,這個應該已經是超過能夠從法律層面爭取的最大數了;
3. 在一些平台上看到有人說要向人力部投訴。在新加坡勞資糾紛通過人力部設立的“人力部與勞資政糾紛調解聯盟”(TADM)來調解,如果調解不成才由人力部進行仲裁。我們覺得任何受過高等教育的朋友和TADM打起交道來都應該特別難受,基本建議是不值得浪費時間;
4. 在新加坡作為外國人,千萬別鬧,可以參考以前李光耀當年是如何處理新航飛行員罷工事件和十年前政府如何處理中國籍巴士司機罷工事件的。當然和作為核心利益的航空樞紐地位和公共交通比,電商這邊的糾紛未必受到政府如此的重視,不過新加坡這樣一個小地方,鬧的結果很可能就是再也沒有人敢雇傭你了;
5. 還有,曹政大哥的幾點建議很靠譜:
不要急於帶家人和寵物出來,讓自己先適應幾個月;
盡量保證一些應對異常的資金儲備;
提前準備一些當地社交資源;
最重要的:不要因為害怕風險拒絕嘗試、拒絕機會。
6. 新加坡還是有很多機會的,曹大張羅了一天收到的饑渴的公司和獵頭的撈人需求比收到受影響人的簡歷多得多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二、對Shopee
1. 看不出來到底有多少人受到影響,但是集體收回Offer這個事情本身對企業信譽還是有很不好的影響。處理不當的話對內部的軍心也會有負面影響;
2. 在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砍掉非核心業務和部門專註活下去和自己造血這個事情本身沒錯,果斷處理這個也沒錯。不過可以看得出來Shopee管理層對大環境的判斷並沒有即時傳導到各個部門,不然在外面看到目前的突然剎車;
3. 對Shopee各個部門的負責人和一些中層管理者來說,這也會是一個挑戰。從兩個層面來說:
雖然外界都在說現在國內出來的產品/技術/數據/運營人才遠遠供大於求,但是好的人才永遠是要爭取的。未來幾個月可能會面臨的情況是外界,包括友商和一些需要數字化轉型的傳統企業,會從Shopee這邊更加積極地挖人;
還有就是需要適應解決問題可能不能通過招人、而是必須通過提效,這裡有個心理和工作風格的轉變。
4. Shopee作為一個影響力很大的企業,目前可以看得出來公關這塊還是相對薄弱的。接下來在經濟下行周期可能會有更多的摩擦,可能在對公眾溝通這一點上需要加強。
三、對其他廣大打工人
1. 之前我們提到過,對於剛離開大學的年輕人來說,Shopee不是很好的就業方向。這個問題所有的大廠和大的跨國公司都有,隻是程度和表現方式不同而已;
2. 東南亞產品技術的人才儲備跟不上創投和整個社會數字化的競爭,這個大環境不會變。而且除了越南之外,每個國家工程技術畢業生的pipeline應該是供不應求的;
3. 所以新加坡在短期、中期都還是一直需要從海外引進相應的產品、技術和數據方面的人才;
4. 新加坡除了字節之外,還有很多選擇:Grab、谷歌、創業公司、正在數字化轉型的金融機構和其他傳統行業企業等等等等,大家可以關註下比如說Grab的中國籍前員工的去向和Grab中國籍現員工之前的職業軌跡;
5. 當然,回到個人層面就是,為什麼要是你?如果從一家公司離職或者被毀約,能不能很快找到適合的其他選擇?
6. 還有就是要註意的是很多賽道東南亞的天花板要比想象中的低,很多成長期的公司可能面臨的問題要比Shopee和Grab的要大得多。還有就是很多公司文化、管理風格和最重要的成長潛力可能未必適合。這一點上要多了解市場,避免踏坑。
北美直播市場的軟硬件條件雖單薄,但較高的議價空間和較大的市場潛力仍十分具有吸引力。如何選品、如何做傳播、如何打造帶貨高專業度的網紅?「502線上同行」出海潛望鏡特邀Newme品牌創始人、TK百億聯盟創始人、Orbit Startups 風險投資分析師,為大家詳解直播閉環中的實操方法與經驗。立即報名,與300+出海同行人一起,找準入局時機,先人一步摸清市場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