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全球 - 德國育兒點滴

德國育兒點滴

前幾天在幼兒園開了家長會,回頭給家裡領導匯報情況的時候,她建議我把這些內容寫下來,估計有興趣的人不少,可以作為參考。

我還能說什麼?從善如流唄。今天先寫三點。

教條

這次家長會的主題是“學前班(Vorschule,德語vor表示“之前”,schule就是school)註意事項”。通常,小朋友在六歲左右會升入小學,在入學的前一年要參加一系列課程作為銜接,這就是學前班。

當然,雖然名為“學前班”,其實地點仍然在幼兒園(也有學校提供的)。所以,家長會的目的就是把家長召集起來,告訴大家未來這一年裡家長需要配合做的事情。

主要的內容都在這張圖上了。如果你看不懂德語也不要緊,我來解釋:

具體的安排是,未來一年裡,每兩周會有一次課程,時長45分鐘。培養的主要內容包括五個部分:

“我要成為一名小學生了”,讓孩子有明確的意識

字母和數字,認識基本的字母和數字

活動和專註,既要有足夠的運動能力,又要有足夠的專註力

自我意識與群體,明確知道哪些是自己的,自己能做什麼,哪些事情需要與群體相處,如何相處

新階段來臨,終於新的階段要到來了

老師特別強調,小朋友的成長裡,認識字母和數字不是核心,能運動、會集中精力、有明確的自我意識、懂得集體合作,這些能力同樣重要,甚至更重要。為了培養小朋友具備這些能力,貫穿學前班的方針是

在玩樂中學習,保持孩子的興趣

無催促的學習,不要給孩子壓力

而身為家長,務必要記住三條: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學習節奏,不能照搬他人的節奏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家長需要去觀察、了解自己孩子的特點

每個孩子都應當隻與自己比較,而不要與他人比較

簡單說,整個家長會上,專門負責學前班的老師就圍繞這幾個點來講。你說她很有經驗嗎?似乎也不是,三十歲左右的年紀,怎麼看也不像孩子的家長,更別說特別有經驗的樣子。但是她又足夠自信,侃侃而談,面對家長的問題,也可以對答如流。那麼,她是怎麼做到的?

我覺得,“教條(Doktrin,英語是doctrine)”一定是個很重要的因素。所謂“教條”,就是不斷總結、提煉、辨析、改進前人的經驗,形成可以操作的規范。以前在中國,我們似乎很看不起教條,總覺得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因地制宜”。但是來了德國,我發現教條似乎到處都是。

比如給學前班孩子家長的這張圖,簡單明了,又覆蓋全面,這就是典型的“教條”。

我還看過小學生競選班幹部的指南,它告訴孩子,如果你想競選班幹部,首先必須明白以下幾點:

班幹部不是老師的幫手或者代理人,因為老師和同學是平等的,所以你的身份要擺正

班幹部不必也不可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你不必給自己太大壓力

班幹部的工作要點是協調,而不是去評論對錯,所以你需要認真與同學們打交道

再比如,幼兒園入園的時候也會有教條。我印象很深的是,去園長辦公室辦理入園手續,她身後的墻上貼著好些教條,其中有一條是:

人都有權利,孩子和成年人一樣也擁有權利。玩樂是孩子的權利,必須得到家長的尊重……

坦白說,這些教條看起來都是大道理,我們以前也或多或少聽說過。但是,當它成為教條,具備足夠的儀式感,以一本正經的方式表達出來的時候,感覺到的份量還是很不一樣的。

興趣班

我是“雞娃”的堅決反對者。不過最近看看,好像每周我也為“雞娃”忙個不停。

主要是小朋友上了三個興趣班(正在考慮報第四個),所以基本每天都有安排:

冰球:每周三次訓練,每次1小時。

聲樂啟蒙:每周一次課,每次45分鐘。

遊泳:每周一次課,每次45分鐘。

樂器啟蒙:每周一次課,每次45分鐘。

這算“雞娃”嗎?我仔細想想,應該不算,理由如下:

首先,這些興趣班都是小朋友自己想去上的,或者試了一次之後特別感興趣,希望堅持上課的,不需要家長督促。

說來也奇怪,我以前是篤信“吃得苦、耐得煩,才能真正有點成績”的。接觸了這些興趣班之後才發現,似乎教練(老師)都很會平衡興趣和方法。

興趣最重要,沒有興趣就沒有動力。小朋友打冰球,學起來並不快,比起尖子生來差遠了,但冰球俱樂部的教練跟我強調過好幾次,“他一直有興趣,這就是最好的,也是最重要的”。對應的,保持和培養孩子的興趣也很重要。就我觀察,似乎這些興趣班都會留出專門的時間,讓他們感受樂趣,也覺得自己受到了尊重。

興趣之外,方法也很重要。光有興趣,沒有方法,哪怕孩子再高興,其實也隻能土裡刨食,一直保持在“野路子、三腳貓”的水平。隻有依靠科學的訓練方法,才能保證水平有效穩步提高。我的體會是,家長再著急,其實也是徒勞的操心,時候到了,結果自然就體現出來了。為什麼會這樣?大概因為家長之前的認識有偏差,並不是基於科學的方法。

其次,這些興趣班也不需要家長花血本參與。

冰球俱樂部,初級階段(學滑冰)每月30歐元,學了一年之後他想繼續學,於是開始打冰球,費用每月60歐元。因為這時候每次再用俱樂部的裝備比較麻煩,我們從網上淘了一整套二手冰球裝備,品牌和成色都不錯,總共150歐元。

聲樂啟蒙,小班課(10個小朋友),每節課7歐元。

遊泳,小班課(10個小朋友),12次課,總費用100歐元。對了,最近因為能源供應緊張,遊泳館“不得不”把溫度下調了2度,目前室溫30度,水溫26度,在我看來還是挺奢侈的。

樂器啟蒙,小班課,每月收費40歐元,持續六個月。在這段時間裡,老師帶小朋友在玩各種樂器,最後確定孩子的興趣所在。

每個月總費用不到200歐,已經足夠足夠忙碌,很多德國朋友都說“你們真是太重視教育了”。

提到這個費用,總有國內的朋友好奇,說收費這麼便宜,總擔心質量無法保證。這也不難理解,因為大家在各種媒體上看到的故事,多是家長含辛茹苦、巨大投入,最終才換來孩子的成績。

這個問題我也與不少德國朋友聊過,為什麼收費如此便宜,還能有不錯的質量(冰球俱樂部的老板是博士,聲樂啟蒙課的老師也是博士,其他興趣班的老師也都具有相應的資質)。我最後得到的答案是,這些俱樂部、興趣班,定位不是讓孩子成為頂尖的競技運動選手,而是讓他們去嘗試各種不同的可能,體驗各種不同的選擇,培養他們健康的生活態度。

要知道,體育不等於競技體育。如果把某項活動比作大山,那麼競技體育大概相當於山頂。山頂的風光當然很好,但登頂的過程也很艱辛甚至很危險。另一方面,山谷有山谷的風景,山腰也有山腰的風景。大量興趣班、俱樂部的存在,就是把爬山的門檻降低,讓你對每一座山,都能找到讓自己舒服的位置呆著,從中收獲愉悅,這同樣是一種很好的生活狀態。

而且,如果各種活動都嘗試過了,確實發現對其中某一項真的有天賦、有興趣,再加大投入不遲。拿打冰球來說,如果完全自備,光是要采購齊全從冰球鞋到頭盔的一整套裝備,就要幾百上千歐元了。如果參加俱樂部,訓練時免費提供全套的裝備(而且都是Bauer的,很棒的品牌),先練上幾個月甚至一年,確認有興趣再自己準備裝備(也有孩子一直用俱樂部的裝備),這樣的安排比較適合普通家庭。

另外要提一點,有許多到德國旅遊過的朋友跟我說,感覺德國的鄉村更適合居住。確實,如果旅遊,看起來的確如此,鄉村感覺更漂亮更幹凈,不過如果真的論生活,我認為還是城市更合適一點。包括興趣班在內的各種文化活動,場所往往都是在城市裡。如果居住在城市,因為公共交通很發達,自行車也很流行,所以城市區域基本都靠走路、自行車,完全不需要開車接送,異常方便。

相處

小朋友的生活中當然不是隻有“學習”一件事,要成長,免不了與其它孩子打交道,由此必然會產生分歧甚至沖突。怎樣解決這些問題,也有幾個細節讓我印象深刻。

有一次我們全家去朋友家做客,當時還有另一個小男孩Whiley跟我家小朋友,所以兩個孩子立刻玩到了一起。不過我很快發現,那個孩子比較調皮,甚至可以說有些頑劣。有時候跑來跟我玩玩遊戲,動手沒有輕重。礙於客人身份,我也不好說什麼。

這個場景被男主人看到了,他嚴肅跟我說:“如果小孩做錯了,你必須立刻對他說‘住手(Stop)’,千萬不要礙於面子不說話,那隻會害了他。因為人如果沒有外界的反饋,就不知道自己做的對錯。”

還記得我當時挺驚訝,因為在我的經驗裡,遇到這種事情,一般要麼提倡“不跟孩子計較”,打個哈哈就過去,要麼直接批評自己的孩子,而很少對對方直接提這樣的要求,尤其是“讓對方教訓自己的孩子”。

後來我才發現,其實不隻在德國,在很多國家,孩子從小就要學會的一課是,遇到不對的、讓自己不舒服的事情,必須嚴肅說“住手”,千萬不能隱忍退讓。作為它的反面,如果對方已經明確說“住手”,就必須知道事情的份量,立刻停下來。

還是在那次做客時,我們正在聊天,不一會兒兩個男孩打起來了,我家小朋友淚流滿面。

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是告誡自己孩子退讓,還是把對方孩子罵一頓,或者是幹脆當個和事佬?我也沒有答案,隻覺得這種事情很棘手,左支右絀,毫無頭緒。

這時候女主人站了出來,先把兩個孩子拉到一邊,問清楚事情的原委,然後對那個孩子說:“不管有什麼爭論,打人都是不對的,你必須先道歉。”

大概她說的鄭重其事,所以那個孩子盡管不太情願,還是立刻道歉了。

然後她又轉向我們說:“剛才確實是Whiley做的不對,他道歉了。Whiley的媽媽是護士,因為疫情爆發接觸了太多病人,見過了太多悲慘的情況,心情受影響,所以自己結束了生命。Whiley現在沒有媽媽來愛他,所以做事有點粗野。但是你也要明白,每個人的人生都不會一帆風順,不會一直都遇到好人、講道理的人,一定也會遇到不講道理的人。所以,你以後也要堅強點。”

本來看起來很棘手的一件事,就這樣輕易化解了。後來我與朋友談,她似乎根本不覺得這是很難的一回事,反而像家常便飯,解決起來如同閑庭信步。我仔細思考,其實訣竅無非在兩點。第一是就事論事,不要考慮那麼多所謂“利害關系”,先把事情的原委搞清楚;第二是評價時必須“先規矩,後情理”,或者借用羅翔老師的話,“法律用來入罪,道德用來脫罪”,先把硬邦邦的是非明確下來,然後才談得上“酌情”做調整。

越往後我越發現,“先規矩,後情理”的原則非常好用。典型的場景是我們在遊樂場的某個設施玩,其他小朋友想玩,會跑過來問問:“請問,我也可以玩嗎?”

這時候我一定會笑瞇瞇的回答:“當然可以,不過你要先等我們玩好噢。”然後再招呼自己的小朋友:“如果你願意,再玩一會兒,就讓給這個小朋友玩,可以嗎?”

如果他說“不願意”,我絕對尊重他的選擇。

推薦閱讀

前瞻:KD歐文對話波神庫茲馬 籃網欲擒奇才沖4連勝

體育12月12日報道:佈魯克林籃網隊(16勝12負)已拿到3連勝,他們13日將做客對陣華盛頓奇才隊(11勝16負)。杜蘭

健康

這類人,飯後確實不能馬上洗澡

吃完晚飯,接著洗個熱水澡,就可以安心拿著手機鉆進被子了。可是,很多人說吃完飯不能馬上洗澡,這是不是真的?答案是,有幾類人

健康

大藥廠“買買買”,一年“敗掉”62億美金

對於大藥廠來說,“買買買”是常規操作。有太多成功的例子告訴大藥廠們,沒有什麼增長煩惱,是收購一家Biotech解決不了的

全球

坦桑尼亞,中國老板的快樂福地?

很多人印象中的非洲大陸充滿貧窮與戰亂,現實中的非洲大陸還充滿財富與機遇。在非洲中南部的坦桑尼亞,就有數以萬計的中國人在這

健康

我們離治愈孤獨癥有多遠?

一直以來,人們希望建立神經或精神疾病的實驗模型,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大腦或研發藥物。最近,神經科學家塞爾吉·帕斯卡(Serg

健康

怎樣才能健康地老去?

日本是全球范圍內老齡化問題最為嚴重的國家。“怎樣才能健康的活到100歲”,已經成為了1.2億日本國民的共同話題。通過這篇

全球

全球樓市泡沫一個一個爆了

在全球央行的加息潮下,全球樓市擊鼓傳花的遊戲進入尾聲,令人聞風喪膽的大崩盤或將重現。歐洲方面,英國房價出現了15個月來的

全球

去以色列做電商,前景如何?

一、國家概況以色列是一個相對年輕的國家,成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以色列也是一個發達國家,是中東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同時也

全球

天然氣倒貼錢白給,歐洲人還裹著電熱毯過冬?

歐洲能源危機已經有一陣子了,咱們大A的彩虹集團享受著歐洲人用不起暖氣,狂買中國電熱毯的紅利,13個交易日股價翻倍。在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