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健康 - “抗衰老”的幻夢
文章分類

與好友分享

你可能喜歡

“抗衰老”的幻夢

本文整理自:《銀發世代》 ,作者:[美] 路易斯·阿倫森,譯者:蔣一琦、張光磊、周哲,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頭圖來自:視覺中國

在網上搜索“抗衰老”這個詞,會出現超過4600萬條結果。首先出現的是一堆方法、秘訣和常見的“醫生推薦”、美容產品;還會出現診所,它們承諾幫助你減輕衰老對皮膚、身體和精神的影響。最常用的詞包括“預防”“逆轉”“糾正”,其次是“老年斑”“激素”“皺紋”,“年輕”“神采煥發”“活力”“健康”也很靠前。

這些表述大多是從科學中借來的,聽起來是很高級的市場宣傳,給大多數隻是化妝品的產品賦予了正當性,甚至罩上了真理、嚴謹和客觀的光環。抗衰老堂而皇之地隱隱強化了這樣一種觀點:衰老(即便我們一生都在衰老)是糟糕的、醜陋的,終其一生的進化不過是失敗的證明。它給我們帶來了一種虛假的希望,即可以遠離所有讓我們覺得毫無吸引力和感到恐懼的事物。

21世紀,許多科學家得出結論,一次治愈一種疾病對於人類健康意義不大。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即使我們制服了當今所有的“主要殺手”,比如癌癥、心臟病、癡呆癥和糖尿病,我們也隻能多活幾年。我們的身體組織仍然會磨損直至衰竭。正如俄狄浦斯所說:“隻有眾神永遠沒有衰老或死亡!所有其他的事,全能的時間都會混淆。”

根據這個相對較新的“老年學假說”,由於衰老與疾病、虛弱和死亡有著密切聯系,解決這些問題的最好辦法是中斷衰老過程本身。這種方法可以同時預防(甚或更有可能延遲)和治療多種與衰老相關的疾病和功能障礙,從骨質疏松癥到糖尿病,從心臟功能障礙到虛弱。已經在進行的治療,比如針對高風險高齡患者的復原力療法,使他們不那麼虛弱、不那麼容易生病,還有藥物可以清除傷害鄰近組織的炎癥蛋白細胞。大多數此類治療的目標是延長我們健康的年歲或“健康壽命”,而不是我們的壽命本身。當然,有些人希望兩者都能實現。

對青春永駐的求索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的古巴比倫,當時吉爾伽美什宣稱,通過祈禱、英雄主義和犧牲來取悅神靈,可以長壽。古代中國的皇帝也曾尋求長生不老藥,而古代印度經典《吠陀經》則暗示煉金術不僅可以提供源源不絕的活力,還可以使人青春永駐。在歐洲,這種想法在幾個世紀間幾經沉浮。公元前5世紀,希羅多德描寫了一個所有人可以活到120歲的民族,並聲稱他們的秘訣是在一口特殊的泉中沐浴。在中世紀的記載中,有的稱“黃金時代”或“永恒青春之地”曾經存在過,有的則稱它們仍然存在,但被隱藏起來了,因此亟待發現。

其他記載不太關註年輕人,而是更關註長壽。在13世紀的英國,羅傑·培根借鑒了古代文獻和基督教信仰中關於人類在墮落之前天然不死的觀點,認為正當的行為可以將人類的壽命延長到150歲。羅傑·培根還表示,如果後代繼續同樣有益的做法,人類的壽數也許會達到三四百歲甚至五百歲。隨著時間推移,同樣的主題反復出現:尋找青春、尋求長壽、恢復活力(性活力)。

許多方法經常與更早以前關於衰老的看法和觀點遙相呼應。有一個長期存在的觀點源自迦倫關於生命力逐漸消退的理論。這一觀點認為,來自青年人的元素和體液——呼吸、血液、精液,可以用來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精力或容貌。一些人則援引這種論斷,建議與青年人同居共寢,因近水樓台,可以從年輕的軀體汲取熱力。而這後一種觀點的流行,可能是出於健康之外的其他原因……

1888年,法國名醫夏爾–愛德華·佈朗–塞加爾稱,時年70歲出頭的他給自己註射了動物睪丸提取物,由此恢復了活力。大約在同一時期,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俄羅斯免疫學家埃黎耶·梅契尼科夫認為,進行激素註射是延長壽命的要訣之一。

1907年,梅契尼科夫的《延年益壽》(The Prolongation of Life)一書使得激素註射風靡多國,尤其是德國和美國。在20世紀上半葉,外科醫生謝爾蓋·沃羅諾夫通過腺體移植和註射猴子激素使老年人恢復活力,這項工作雖然遭到法國醫學同行的鄙視,但在大眾中廣受支持。

到了21世紀,發生改變的是我們計劃用於實現長壽的具體技術,而不是實現長壽的目標本身,甚至許多科學策略也沒有改變過。

從酵母和蛔蟲到老鼠和非人靈長類動物,熱量限制顯著改善了這些生物體的健康並延長了其壽命。它可以降低身體的脂肪含量,延緩免疫系統的變化,增強DNA(脫氧核糖核酸)的修復能力,還能實現許多別的功效。在一篇相關文章中,除了通常的圖表,還放了兩組猴子的對比照片,猴子的年齡都是27歲。喂食普通食物的猴子看起來很老,有皺紋,面部凹陷,肌肉松弛,毛發稀少,而同伴被投喂了熱量有限的食物,則看起來年輕健康。熱量限制組的血糖和膽固醇水平也更良好,壽命更長。到了30歲,對照組活下來的猴子不到1/4;相比之下,熱量限制組的猴子存活率達到70%。

在日本,長壽的沖繩人每天僅攝入1200卡路裡的食物,表明類似情形也在人類身上發生。有人正在為此做嘗試。一家國際卡路裡限制協會聲稱有數千名成員,但其醫生創始人去世時“年僅”79歲。關於人類的初步研究所持續的時間還不足以影響壽命,但已顯示出積極的激素變化[如胰島素水平較低、類固醇激素DHEA(脫氫表雄酮)維持水平較高],與熱量限制組的猴子的情況類似。

這是個好消息,隻是我們大多數人很難限制自己攝入的所謂正常量的食物。大多數美國人都超重,許多體重處於正常范圍的人仍然經常攝入過多熱量,隻為滿足一時的口腹之欲。我也如此,盡管知道不應該這樣做,有時甚至後悔,但依然喜歡。大多數科學家也愛吃,所以他們開始尋找限制熱量的生物學機制。他們假設,也許可以通過一種分子實現熱量限制,如果復制、操控或制造這種分子,人們就可以獲益於熱量限制,而不必徹底剝奪享受美食的機會。

我們或許可以試試白藜蘆醇,這是一種源自植物的化合物,可以激活乙酰化酶。乙酰化酶是一類細胞內蛋白質,負責調節衰老和其他影響衰老的進程,包括炎癥、能量效率和抗壓有關的重要生物途徑。白藜蘆醇可以誘導與延長壽命相關的細胞變化,延長包括果蠅和魚類在內的多種低等物種的壽命,並改善高熱量飲食老鼠的健康和存活率。這也是紅酒越來越受歡迎的原因。人們最有可能采納的是自己能享受其中的膳食變化。

科學家們還在研究人體因熱量限制而產生的其他分子,比如酮體中的β–羥基丁酸(以下簡稱BHB),這是人在進行高脂肪、低蛋白質和低碳水化合物的“生酮飲食”時產生的分子。最近一項對老年哺乳動物的研究顯示,BHB對記憶和壽命具有積極影響。研究結果表明,BHB影響基因表達。參與項目的資深科學家說:“我們正在尋找藥物靶點。最終的目標是找到一種方法,讓人類從BHB中獲益,而不必限制飲食。”你如果現在就想獲取這種益處,那麼不妨多多參加體育鍛煉,這是產生酮體的天然方式。事實上,生酮可能正是體育運動之所以能改善大腦功能、延長健康年歲和自然壽命的原因。

科學家們認為,有許多不同的途徑可以影響衰老、健康甚至長壽。以細胞為基礎的策略包括“抗衰老藥”等療法,利用某些與衰老相關的標記物清除衰老細胞。其他正在研究中的減緩或阻止衰老的療法還包括補充抗氧化劑和使用一種叫作西羅莫司的化合物,後者首次發現於復活節島的細菌滲出物中。西羅莫司會對免疫系統產生影響(已被用於器官移植醫學),並且已經顯示可以延長蒼蠅、蠕蟲和嚙齒動物的壽命。最後一種做法是對“體液學說”的一種改造,有幾家初創企業正用青年志願者的血液替代老年人的部分血液,希望能一次性轉移多種相關的化合物。

然而,無論被吹捧得多麼流行,看起來多麼合理,某些療法都遠遠沒有達到可以在人身上做試驗的階段。以幹細胞為例,盡管它們已經被證明可用於細胞再生,但直到2018年都沒有證據顯示它們能使人長壽。

“抗衰老”的語言和論述在不斷進化,但背後的信息始終大同小異。醫生參與抗衰老事業的做法也是萬變不離其宗。縱觀歷史,有些人進入這個領域是為了改善人類生活,而有些人則在利用人們對於自欺欺人和虛假希望的無盡渴求。

受市場驅動的操控者援引醫學上用於癌癥、藥物濫用和艾滋病的軍國主義用語,同時暗示不對衰老進行“抵禦”“反抗”“對抗”是魯莽的做法,“反抗”才是充分利用現代醫學的全副武裝。不要忘了,這些產品和療程中隻有很少一部分可以被視為達到了醫學標準,值得開展調查,進行公正審查,以及我們對真正的醫療產品和設備開展的那種安全性和功效方面的監督。而激素、血液和其他身體物質的使用,在今天就像在19世紀80年代一樣普遍。

在這個領域,真正的科學和偽科學相互交錯,產生混淆。追求長壽還具有性別上的差異;男人追求的是持續的性活力,最富有和最具權勢的人希望有更多時間享受金錢和權勢;而女人則追求美貌以及在社會中伴隨美貌而來的隱形財富,比如知名度、相關性、誘惑力和價值。

在科學界,“抗衰老”通常指延緩或“治愈”衰老,而不是對抗與老年相關的眾多歧視性觀點和政策。在造這個詞時,支持者們希望將它與“抗生素”等詞聯系起來,因為抗生素是人類歷史上最顯著的醫學進步之一。但“抗”這個字的使用與衰老之間的關系,如同“反權威”或“反移民”等詞語中的“反”字,表示反對或反抗自然生命周期的一部分。更糟糕的是,從使用“抗衰老”一詞到負面看待正在衰老的人及其特征,僅有一步之遙。

與大多數醫學組織不同,美國抗衰老醫學科學院的網站域名是.com,而非.org,二者之間的差異在於:一個以利潤為目標,一個以使命為重。2002年,52位老年醫學界最傑出的科學家發表了一份聲明,稱“以抗衰老醫學而為人所知的領域近年來在美國和其他國家已經發展成一個價值數百萬美元的產業。但出售的產品沒有被科學證明有效,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可能是有害的,產品出售方常常歪曲其中的科學依據”。在這些科學家裡,萊納德·海弗利克發現了細胞分裂的有限性,並以他的名字命名了“海弗利克極限”;還有傑伊·奧爾尚斯基,他致力於發現壽命的上限。

至少在過去的一個半世紀裡,人類對於自己影響衰老的能力抱有極大的信心,較前人更甚。1905年,免疫學家阿瑟·麥克法拉尼在《延長生命的黃金時期》(Prolonging the Primeof Life)一文中寫道,科學將為老年人帶來健康。100多年後,科學仍未實現這個預言。

前沿研究人員表示,這些願景大有希望,隻是這樣的說法已經持續了幾個世紀。“革命尚未成功”並不一定意味著這個概念有缺陷,也許失敗的是方法,而不是目標。更不要說各種非疾病問題,包括人口過剩、氣候變化、偽劣食品、社會政策以及對人類健康和壽命造成負面影響的技術使用。對許多人而言,科學技術已經成為唯一的希望,唯一的出路。於是,當下明確的痛苦被忽略,許多可能減少或減輕痛苦但並不成熟的策略也被忽略。

另外,極大地被忽視的是治療的副作用。解決一個問題往往會產生新的問題,要想避免或減輕這些新問題,首先我們要重視所有人和所有問題,而且必須願意在可以使用的所有工具和技能上投資。例如,如果患者從癌癥中存活下來,那麼往往需要經過一段時間,副作用才會顯現,有的是發展成其他癌癥,有的是身體任意器官出現問題,諸如此類。在經歷過心臟病或心臟感染又撿回一條命之後,你將有可能直接步入老年。這基本上是一件好事,隻是如果我們讓你活得越久,你就越有可能在步入老年時,發現大多數現代社會和醫學已對你無計可施,甚至連尊嚴和同情都無法給你。

創新要付出代價。我們的聰明才智和技術能力幾乎使人類的壽命延長了一倍。但如今,過去那些在出生不久後即宣告隕滅的生命,或是因遭受毀滅性的戰爭創傷或極其老邁而逝去的人,現在仍然得以存活。這條界限如果劃得太近,生命就被無謂地犧牲掉,如果劃得太遠,則會造成系統性的苦難。而讓事情變得更加復雜的是,面對同樣的情形,人們劃界的地方不同。

一般而言,我們寧可錯誤地選擇存活。這其中,一部分可能是出於本能,但另一部分可能是後天習得,是在現代醫學早期形成的一種社會文化習慣。那時抗生素和外科手術帶來的結果,如果放在更早的時代來看,無異於神跡。我們當前的進步帶來的結果,與早前的世代又迥然相異。數百萬人必須承擔這些結果,但造成這些結果的醫療機構幾乎認識不到,也幾乎未采取對策。特別是當前,改善人類健康和生活的最佳方法並沒那麼需要科技,更需要的是態度、優先級和價值觀的轉變。

總有一天,新一代的一種或多種“抗衰老”方法可能會取得成功,也許不是完全逆轉衰老,而是消除它的一些弊端。與此同時,要想在不久的將來迎來變革,我們隻有兩條路可走:政策公正及態度友善。

《銀發世代》

作者:[美] 路易斯·阿倫森

譯者:蔣一琦、張光磊、周哲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出版時間:2022.7

本文整理自:《銀發世代》 ,作者:[美] 路易斯·阿倫森,譯者:蔣一琦、張光磊、周哲,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推薦閱讀

前瞻:KD歐文對話波神庫茲馬 籃網欲擒奇才沖4連勝

體育12月12日報道:佈魯克林籃網隊(16勝12負)已拿到3連勝,他們13日將做客對陣華盛頓奇才隊(11勝16負)。杜蘭

健康

這類人,飯後確實不能馬上洗澡

吃完晚飯,接著洗個熱水澡,就可以安心拿著手機鉆進被子了。可是,很多人說吃完飯不能馬上洗澡,這是不是真的?答案是,有幾類人

健康

大藥廠“買買買”,一年“敗掉”62億美金

對於大藥廠來說,“買買買”是常規操作。有太多成功的例子告訴大藥廠們,沒有什麼增長煩惱,是收購一家Biotech解決不了的

全球

坦桑尼亞,中國老板的快樂福地?

很多人印象中的非洲大陸充滿貧窮與戰亂,現實中的非洲大陸還充滿財富與機遇。在非洲中南部的坦桑尼亞,就有數以萬計的中國人在這

健康

我們離治愈孤獨癥有多遠?

一直以來,人們希望建立神經或精神疾病的實驗模型,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大腦或研發藥物。最近,神經科學家塞爾吉·帕斯卡(Serg

健康

怎樣才能健康地老去?

日本是全球范圍內老齡化問題最為嚴重的國家。“怎樣才能健康的活到100歲”,已經成為了1.2億日本國民的共同話題。通過這篇

全球

全球樓市泡沫一個一個爆了

在全球央行的加息潮下,全球樓市擊鼓傳花的遊戲進入尾聲,令人聞風喪膽的大崩盤或將重現。歐洲方面,英國房價出現了15個月來的

全球

去以色列做電商,前景如何?

一、國家概況以色列是一個相對年輕的國家,成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以色列也是一個發達國家,是中東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同時也

全球

天然氣倒貼錢白給,歐洲人還裹著電熱毯過冬?

歐洲能源危機已經有一陣子了,咱們大A的彩虹集團享受著歐洲人用不起暖氣,狂買中國電熱毯的紅利,13個交易日股價翻倍。在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