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全球 - 日本還能養活自己嗎?

日本還能養活自己嗎?

“日本還能養活自己嗎?”

最近,英國《金融時報》這樣發問。

該報刊發文章分析,高度依賴進口的日本糧食供應系統正遭遇空前的危機。

日本的糧食供給,到底有沒有問題?

一、超低自給率

今年8月5日,日本農林水產省公佈的數據顯示,2021年度日本糧食自給率為38%。

日本糧食自給率變化曲線

需要說明的是,日本的糧食自給率,采取的是“卡路裡基準”。

這是將不同農產品所含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按統一標準折算,從而得出熱量自給率。

計算方式是:國民一人一天需要的國產熱量÷國民一人一天的供給熱量×100。

按這個標準,日本的糧食自給率依然不高,遠低於中國大陸的70%,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處於墊底水平。

中國大陸、日本、韓國和中國台灣地區的熱量自給率對比

更不要說與法國、阿根廷、澳大利亞、美國等糧食自給率超100%的國家對比了。

具體到某些食品,我們的感受能夠更直觀。

比如,日本的大豆、小麥自給率隻有7%、14%,食用油的97%都依賴進口。

糧食自給率如此之低,近半個世紀來,日本的糧食供應為什麼沒有太大的問題?

一是保障最基本的口糧。

大米是日本人的主食,是每日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物。

可以說,保障了大米供應,就穩住了糧食基本盤。

因此,日本一直重視大米供應,實現了100%的大米自給自足。

二是有錢從國外買糧。

1950年代中期,日本經濟開始起飛,在全球貿易體系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

在全球一體化的格局下,日本有錢有話語權,不愁買不到糧食。

數據顯示,2021年,日本總計進口了約1.3930億噸的糧食,僅次於中國。

2021年世界各國糧食進口量前10強

日本主要從五個國家進口糧食,分別是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巴西和泰國。

前三個國家與日本處於同一陣營,後兩個國家和日本關系不錯。

這就保障了日本的海外糧食來源,一直比較可靠。

二、新的挑戰

實際上,從1960年代開始,日本糧食自給率整體上呈下降趨勢。

近20年來,更是一直降至40%以下,徘徊在38%左右。

為什麼這個時候,《金融時報》發出了警告?

其一,外部環境發生了變化。

新冠疫情、極端天氣、俄烏沖突等等,都在威脅全球的糧食生產與供應。

在《俄羅斯的化肥,美國的“後悔藥”》一文中,我分析了俄羅斯化肥對全球糧食生產的重要意義。

其實,日本也因俄羅斯被制裁而出現了化肥危機,一度從摩洛哥、加拿大等地獲取替代品。

今年5月19日,世界糧食計劃署發出警告,人類或將面臨“二戰後最大的糧食危機”,全球將有多達17億人受到能源和糧食危機的嚴重影響,而全球嚴重饑餓人口數量將從8000萬增至3.23億。

聯合國糧農組織數據

全球出現糧食危機,糧食依賴進口的日本,必然會受到波及。

其二,日本國民的飲食習慣日益西化。

幾十年來,日本國民的飲食正在西化,大米、魚類減少,面包、肉類在增加。

數據顯示,日本人均年大米消費量隻有50多公斤,比半個多世紀前減少了一半以上。

反之,肉類消費量增加了5倍,牛奶增加了4倍,食用油增加了3倍。

這一變化,弱化了日本大米的供給優勢,強化了日本小麥、肉類的供給劣勢。

為了滿足國民的飲食需求,日本不得不增加對小麥、肉類的進口。

這也是日本糧食自給率持續下降的重要原因。

其三,日本農業不進反退。

要提高糧食自給率,就得提高本國農產品產量。

然而,日本農業不僅沒有進步,反而衰退了。

根據世界銀行統計,日本的農林漁業增加值,從2000年的8萬億日元,猛跌到2019年的4.88萬億日元。

日本農林漁業增加值

20年時間,幾近腰斬。

這樣的農業水平,顯然無法保障糧食安全。

可以說,日本的糧食供應,可謂是內憂外患。

三、關鍵命門

糧食供給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針對這一點,日本自己早已心知肚明。

日本政府認為40%是日本糧食安全的最低限。為此,於1990年底制定了到2015年將糧食自給率提高到45%的政府工作目標。

失敗了。

2010年,日本執政黨又提出,到2020年要將糧食自給率目標提升到50%。在2015年主動將這個目標降低到了45%。

還是失敗了。

目前來看,哪怕是達到40%的最低限,對日本也是一件極難的事情。

實話實說,這確實有點難為日本了。

種田,先得有地。

按照世界銀行的統計,日本人均耕地面積隻有0.45畝(0.03公頃),還不足中國的二分之一。

日本人均耕地面積

人多地少,這是日本的先天劣勢。

地少,不僅影響總產量,也影響單位產量。

谷物是土地集約型的產業,農場越大,土地越大,機械化程度也就越高,生產成本越低。

日本農地平均管理面積為2.99公頃。對比之下,美國為178公頃、法國58.7公頃、澳洲4477公頃。

這決定了日本農業無法像美國、澳大利亞那樣成片大規模機械化生產。

影響日本農業發展的另一個因素是,老齡化。

在日本的經濟體系中,農業的存在感很低。

雖然中文互聯網上有很多文章吹日本農業很高大上,但事實上,日本農民的純收入並不高,很大一部分要靠政府發放的農業補貼。

這導致,農村年輕人大量出走,農業生產後繼無人。

1995年,日本農業人口還有400多萬;到如今,已不足170萬。

更嚴重的是,170萬人中,60歲以上占75%,70歲以上占50%。

日本農業人口年齡

也就是說,現在的日本,基本上是老年人在種田。

據日本政府預計,到2035年,日本農業人口將比2018年再減少一半,85歲左右的老人將成為日本農業人口的主力軍。

靠85歲的老人來種田,農業還有什麼競爭力?

老齡化,才是日本糧食安全的關鍵命門。

國內靠不住,日本要想穩住糧食供應,還得靠進口。

二戰初期,日本糧食產量不夠,美國提供了很大的援助。

1951年-1954年美國對日本援助大米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之際,美國遭遇幹旱,緊急采取了禁止谷物出口的政策來穩定國內物價。

糧食嚴重依賴美國的日本,吃了大虧。

那麼問題來了,全球糧食危機一旦爆發,日本的糧食進口來源還靠得住嗎?

歷史已給出了答案。

中東市場社交直播發展旺盛,而直播電商的閉環路徑仍在探索。如何細顆粒度的洞察當地用戶特點和需求?社交的巨大流量如何有效轉化?怎麼打造契合本地用戶心智的品牌,並長期經營?

「502線上同行」出海潛望鏡第三期,關註中東市場機會,為大家詳解當下的直播熱點和未來的電商與品牌潛力。立即報名,與300+出海同行人一起,先人一步摸清方法,“掘金”中東。

推薦閱讀

前瞻:KD歐文對話波神庫茲馬 籃網欲擒奇才沖4連勝

體育12月12日報道:佈魯克林籃網隊(16勝12負)已拿到3連勝,他們13日將做客對陣華盛頓奇才隊(11勝16負)。杜蘭

健康

這類人,飯後確實不能馬上洗澡

吃完晚飯,接著洗個熱水澡,就可以安心拿著手機鉆進被子了。可是,很多人說吃完飯不能馬上洗澡,這是不是真的?答案是,有幾類人

健康

大藥廠“買買買”,一年“敗掉”62億美金

對於大藥廠來說,“買買買”是常規操作。有太多成功的例子告訴大藥廠們,沒有什麼增長煩惱,是收購一家Biotech解決不了的

全球

坦桑尼亞,中國老板的快樂福地?

很多人印象中的非洲大陸充滿貧窮與戰亂,現實中的非洲大陸還充滿財富與機遇。在非洲中南部的坦桑尼亞,就有數以萬計的中國人在這

健康

我們離治愈孤獨癥有多遠?

一直以來,人們希望建立神經或精神疾病的實驗模型,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大腦或研發藥物。最近,神經科學家塞爾吉·帕斯卡(Serg

健康

怎樣才能健康地老去?

日本是全球范圍內老齡化問題最為嚴重的國家。“怎樣才能健康的活到100歲”,已經成為了1.2億日本國民的共同話題。通過這篇

全球

全球樓市泡沫一個一個爆了

在全球央行的加息潮下,全球樓市擊鼓傳花的遊戲進入尾聲,令人聞風喪膽的大崩盤或將重現。歐洲方面,英國房價出現了15個月來的

全球

去以色列做電商,前景如何?

一、國家概況以色列是一個相對年輕的國家,成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以色列也是一個發達國家,是中東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同時也

全球

天然氣倒貼錢白給,歐洲人還裹著電熱毯過冬?

歐洲能源危機已經有一陣子了,咱們大A的彩虹集團享受著歐洲人用不起暖氣,狂買中國電熱毯的紅利,13個交易日股價翻倍。在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