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夥,這麼實誠地公開自曝巨額收入,一些打假人的興致一下就上來了,反手就給舉報到了工商局。
果不其然,她沒有偷稅漏稅,而是“虛假宣傳”。
結果同樣被捅到廈門招商局,被工作人員實錘,壓根兒沒這回事:“存在誇大或虛假宣傳。”
吹牛成本這麼高,為什麼還有不少網紅鋌而走險、大話連篇?她們又是“炫富”給誰看?
其實正是那些急需用錢、不懂商業的網友,比如寶媽群體。
就像羅敏和賈乃亮直播時,後面的大熒幕實時滾動著數據,以說明自己的貨賣得有多好。
張庭也一度聲稱自己“房子太多,多到回家會迷路,14萬一平的房子上面種的地” “家裡有5個保姆分管各種家務,浴缸的洗澡水都要2個小時才能放滿”。
同時標榜自己有錢了,但也是草根中的一員,因為自己小時候家庭並不富裕,小學就去面包店打工賺錢,也是白手起家。
在一次直播中,她還大哭自己一年直播了87場,每天6點起床,3更才睡,“就是為了給大家一份好的收入”。
普通人雖然不一定會去復刻她的成功路徑,但會覺得她實誠、不忘本。
用數字營造可信度、證明“鈔能力”,從而刺激更多人買單,是過去電視銷售常見的手段,也是微商時代,常被搬到朋友圈的曬單截圖。隻是現如今,又被搬到了直播帶貨平台之上。
無論是曬收入、曬單,它們都是一些網紅的工作、賺錢的手段。
如果不是鬧出圈,那些數字在粉絲眼裡,也不過是網紅們成功樣本裡的又一註腳。
難討好的大眾,越來越不好混的輿論場
事實上,這不是彩虹夫婦第一次出圈。
我上一次關註到這個名字,還是董宇輝剛火的時候——彩虹夫婦被拉出來當反面案例。
當時,輿論一片熱捧董宇輝,反撲彩虹夫婦式大喊大叫、浮誇浮躁的帶貨風格,力證直播也可以踏實、安靜、有文化。
所以對彩虹夫婦是否“名副其實”的質疑,其實早有苗頭,隻是當時並沒掀起這麼大的波瀾。
直到她這次,在直播中高調自曝一天帶貨2.3億,凈賺400萬。
好巧不巧,又剛好撞上同期俞敏洪也曝出,東方甄選的主播年薪二三十萬。
網友的逆反心理一下就上來了,有反應快的迅速盤算:這得狂幹二十年,拍馬才能趕上彩虹夫婦的一天。
於是“彩虹夫婦”瞬間引發了廣泛關註:這誰?什麼來頭?她配嗎?
不同於在小圈子裡“報戰績”,還能收獲粉絲掌聲一片。對其一無所知的網友,隻關心兩個問題:
她這帶貨銷售數字是真的嗎?依法納稅了嗎?
這次彩虹夫婦被實名舉報,究竟舉報者是網友還是職業打假人,我們不得而知。
如果她所言非虛,該交的稅也都交了,那對她來說也許是好事,會有更多人認識這對網上“最實誠”的草根網紅夫婦。
不過可以想見的是,以後網紅講故事的成本,隻會越來越高。
不僅會招來職業打假人,一鍵錄頻提交稅務局,最後是“講假的成吹牛,講真的要罰錢”,而且給網友講故事的成本也在水漲船高。
彩虹夫婦原本圈地自萌,受眾也很吃她那一套,大家相安無事,但一捅到大眾面前,就迎來了更多維度的審視。
因為對比坐標從“贏在起跑線的富二代”和“靠臉吃飯的爛劇明星”,一下子就變成了董宇輝。
但和東方甄選相比,彩虹夫婦講述的故事裡,無論是曾經受苦的淒慘程度、提供給觀眾的情緒價值、還是自身的不可替代性,都會顯得不足。
彩虹夫婦原來那種傳統樸素的敘事失效,甚至被嫌“像微商”。
流量場越來越不好混,除了基本的遵紀守法,網紅們還得夾起尾巴做人,不然小心吧唧多了歪了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