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健康 - 為什麼我們承受不了那麼多的污言穢語?

為什麼我們承受不了那麼多的污言穢語?

試想一下:當你打開手機和電腦的時候,如果充斥著滿屏的咒罵,你是否會在不斷地謾罵中一瞬間破防?當你不停地被人施加以各種惡毒的詛咒,你是否也會在某一刻想放棄自己的生命?為什麼大范圍的語言和精神攻擊會使人進入到一種混亂、瘋狂的狀態?

1950年,心理學家威廉·麥奎爾(William McGuire)提出了“接種理論”——在疫苗接種的過程中就發現:當我們接種較弱版本的危險病原體之後,在遇到相同病原體的更強版本的時候就會產生更強的免疫反應,這在心理學中也同樣適用,即我們接觸到一種弱化形式的有說服力的觀點時,就會對同一版本更激烈的論點產生更強的抵制。麥奎爾經過一系列的心理實驗證實了這一理論,這也成為論證大腦具有精神免疫的首個確鑿的證據。

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人們開始留意到精神世界也是具有免疫力的,這種力量我們稱之為“心理免疫力”。心理免疫力假設大腦具有過濾信息的基礎設置,就像自然免疫系統一樣,當它正常工作的時候,可以過濾掉諸如錯誤的、具有誤導性和功能失調的壞的信息,並讓準確的、有用的信息進入到我們的思想中。

一、心理免疫力有什麼用?

在進化的過程中,不論是對於人類還是其他動物來說,接收到一個錯誤的信息,產生錯誤的判斷帶來的後果可能是致命的——試想一下,在茂密的原始森林中,一個原始人正在小心翼翼地前行,這時候他看到前面有個果林,頓時放下心來,因為有個同伴告訴他果林很安全,但是很不幸的是,這次果林裡面棲息著一條大蛇,這個可憐的原始人很可能就此殞命。

因此,我們的大腦必須學會避免被錯誤的信息誤導,因此在進化的歷史中,大腦也留下了很多成熟的機制來對抗錯誤的信息。

二、思想如何幫助我們生存?

在接受了錯誤的信息就可能死亡的進化過程中,大腦的免疫力開始不斷去除錯誤的信息並保留下有用的信息,而這些有用的信息會不斷塑造我們的行為模式,在古典行為學中,包括固定動作模式(FAP)、模態動作模式(MAP)、印記、行為和感覺多態性、早熟和嗜睡等機制都是大腦在進化過程中用以對抗錯誤信息的機制。

▷圖片來源:storyset Brain chemistry concept illustration

固定動作模式(FAP)/模態動作模式(MAP)

1973年摘得諾貝爾獎的康拉德·勞倫茲(Konrad Lorenz)和尼古拉斯·廷貝亨(Niko Tinbergen)提出了固定動作模式的猜想。固定動作模式是一種先天的、高度不變的基於遺傳的一種模式,可以幫助不同的生物體在環境中進行導航、並檢測必要的資源以及感知危險和同他人進行互動等。在不同的物種中,各種警告性的聲音、顏色被認為可以引發特定的行為,從而指導生物進行不同的動作,比如乞食、躲避等,這些行為由大腦中的先天釋放機制(IRM)控制。

在隨後的研究中,行為學家喬治·巴洛(George Barlow)引入了“模態行動模式”的概念,即固定動作模式並不是完全不變的,在一些引導下也會做出改變,比如在人類的引導下狗和其他動物進行玩耍——這種玩耍的目的是出於娛樂,而不是要求它們打架或者吃掉另一條狗。這就表明,固定行為模式也具有可變性。

印記

印記由勞倫茲提出,簡單來說就是新生的、幼小的動物會迅速學習並通過多種感覺來記住自己遇到的第一個動物或個人。關於印記廣為人知的是小鴨子——在《貓和老鼠》中就出現剛出生的小鴨子認貓為父母的場景。實際上,在自然界中,新生兒或者幼兒面對的第一個生物往往是自己的母親或者其他的家庭人員,因此印記可以幫助新生兒進行物種識別並幫助其生存。

▷圖片來源:freepik Flat mother duck and ducklings with yellow background

早熟和遲鈍

當然除了上面的例子之外,還有兩個典型的就是早熟和遲鈍。早熟指的是動物在出生的時候就已經是一個相對成熟的狀態,比如一些鳥類在出生時候眼睛就可以睜開,並可以走路或者跑步;再比如羊羔落地之後一段時間就可以走路等,這些動物就屬於早熟動物范疇。

與之相對應的則是遲鈍,比如人類的嬰兒在出生的時候往往需要父母或者其他的家庭成員照顧,直到這些嬰兒逐漸發育成長並可以自己照顧自己。而除了生理成長之外,人類從幼年到成年其心理免疫力也在不斷成長,在這個過程中會逐漸完善並建立起強大的心理免疫力,從而免疫錯誤信息。

三、心理免疫力為何“破防”?

戈登·彭尼庫克(Gordon Pennycook)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當人們擁有“元信念”,即對於某些理論或者事物有著堅定信念時,就不容易被極端主義意識形態、陰謀論等思想印象——也就是說一個人的信念越強大,往往就越不容易“破防”。

除了和信念有關,心理免疫力的構建也有跡可循。根據“接種理論”,如果我們可以在壞消息來臨前接受到更多的好消息,可以使大腦抵抗後來的壞消息;如果我們已經建立了足夠的信息壁壘,那麼一些反智的、不科學的知識就無法入侵我們的大腦。

▷圖片來源:dima_sidelnikov

然而隨著多媒體和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我們可以獲取的信息量以及無意識進入到大腦的信息已經遠遠超過了以前的時代。相對於平和的新聞,帶有強烈的比如憤怒、悲傷等情緒的文章和內容更容易獲得傳播,而一些良好的、和善的信息往往被淹沒,這就使得很多人看到的世界本身就充滿了灰色的色彩;而當一些更極端的負面消息集中沖擊到個人的時候,在沒有堅定的信念支持下,個人的心理免疫力往往無法面對如此巨大的壓力,並最終被帶入瘋狂和混亂的深淵,甚至於在這種巨大的壓力下選擇死亡。

實際上,近幾十年來,心理免疫力或者說精神的免疫系統往往被忽視和濫用,使得人類在社交媒體中承擔了非同尋常的壓力,人類過濾錯誤信息的能力在這種爆炸式的信息面前已經受到了損害;另外,也有很多信息通過尋找人類心理免疫力的漏洞進行傳播,這不僅使心理免疫受到損害,同時還可能使大腦的精神免疫去擁抱和接受錯誤的不良信息,並取代積極的好的信息,這無疑會對個人產生相當大的負面影響。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當狄更斯在出版的《雙城記》寫下這句話時,或許並不會想到這句話會擁有著如此巨大的穿透時代的力量。然而不論是在哪個時代,對於我們個人而言,都需要找到自己的信念,這樣才能不被紛亂復雜的信息淹沒,不被污言穢語的浪潮擊穿,才能在最壞的時代裡看到最好的時代,乘自己的精神小船遠航。

參考文獻

[1] Mental Immunity: How and Why Animals Filter Misinformation.

[2] The Surprisingly Deep Roots of Mental Immunity Research.

[3] Bekoff, Marc. Ethology Hasn't Been Blown: Animals Need All Help Possible.

[4] Dogs at Play: Feeling Safe, Having Fun, and Playing Fair.

[5] When Dogs Play, They Follow the Golden Rules of Fairness.

[6] Social Communication in Canids: Evidence for the Evolution of a Stereotyped Mammalian Display. Science, 197, 1097-1099, 1977.

[7] Play Signals as Punctuation: The Structure of Social Play in Canids. Behaviour, 132, 419-429, 1995.

[8] Brown Grier, J. et al. Prenatal Auditory Imprinting in Chickens. Science, 155, 1692-1693, 1967.

[9] Faye, Kathy. Lessons from bird brains.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11.

[10] Hailman, Jack. How an instinct is learned. Scientific American, 221, 98–106, 1969.

[11] Klopfer, Peter and Gilbert Gottlieb. Imprinting and behavioral polymorphism: Auditory and visual imprinting in domestic ducks (Anas platyrhynchos) and the involvement of the critical period. Journal of comparative and Physiological Psychology, 55, 126-130, 1962.

[12] Jacob, Jacquie. PRECOCIAL AND ALTRICIAL BIRDS.

[13] McCable, Brian J. Visual Imprinting in Birds: Behavior, Models, and Neural Mechanisms. Frontiers in Physiology, 2019.

[14] Monteiro, T. Imprinting on time-structured acoustic stimuli in ducklings. Biology Letters, The Royal Society, 2019.

[15] Ronacher, Bernhard. Innate releasing mechanisms and fixed action patterns: basic ethological concepts as drivers for neuroethological studies on acoustic communication in Orthopter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ysiology, 205, 2019.

[16] Gordon Pennycook & James Allan Cheyne & Derek J. Koehler & Jonathan A. Fugelsang, 2020. "On the belief that beliefs should change according to evidence: Implications for conspiratorial, moral, paranormal, political, religious, and science beliefs," 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 Society for 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 vol. 15(4), pages 476-498, July.

推薦閱讀

前瞻:KD歐文對話波神庫茲馬 籃網欲擒奇才沖4連勝

體育12月12日報道:佈魯克林籃網隊(16勝12負)已拿到3連勝,他們13日將做客對陣華盛頓奇才隊(11勝16負)。杜蘭

健康

這類人,飯後確實不能馬上洗澡

吃完晚飯,接著洗個熱水澡,就可以安心拿著手機鉆進被子了。可是,很多人說吃完飯不能馬上洗澡,這是不是真的?答案是,有幾類人

健康

大藥廠“買買買”,一年“敗掉”62億美金

對於大藥廠來說,“買買買”是常規操作。有太多成功的例子告訴大藥廠們,沒有什麼增長煩惱,是收購一家Biotech解決不了的

全球

坦桑尼亞,中國老板的快樂福地?

很多人印象中的非洲大陸充滿貧窮與戰亂,現實中的非洲大陸還充滿財富與機遇。在非洲中南部的坦桑尼亞,就有數以萬計的中國人在這

健康

我們離治愈孤獨癥有多遠?

一直以來,人們希望建立神經或精神疾病的實驗模型,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大腦或研發藥物。最近,神經科學家塞爾吉·帕斯卡(Serg

健康

怎樣才能健康地老去?

日本是全球范圍內老齡化問題最為嚴重的國家。“怎樣才能健康的活到100歲”,已經成為了1.2億日本國民的共同話題。通過這篇

全球

全球樓市泡沫一個一個爆了

在全球央行的加息潮下,全球樓市擊鼓傳花的遊戲進入尾聲,令人聞風喪膽的大崩盤或將重現。歐洲方面,英國房價出現了15個月來的

全球

去以色列做電商,前景如何?

一、國家概況以色列是一個相對年輕的國家,成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以色列也是一個發達國家,是中東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同時也

全球

天然氣倒貼錢白給,歐洲人還裹著電熱毯過冬?

歐洲能源危機已經有一陣子了,咱們大A的彩虹集團享受著歐洲人用不起暖氣,狂買中國電熱毯的紅利,13個交易日股價翻倍。在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