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 Big Boys – SNL
有時候,“處境對調”或許也是個不錯的“反向冒犯”思路。“海王”傑森·莫瑪(Jason Momoa)就曾在《周六夜現場》拍攝過一個惡搞廣告,以家庭主夫的形象推銷整套 GE 牌“硬漢專用”家務工具,還故意把那句著名的“A lady never tells”改成了“A guy never tells”;
GE Big Boys – SNL
也是在同一年,美國獨立雜志《Plastik》找來了視覺藝術家兼攝影師 Eli Rezkallah,拍攝了一系列性轉版復古“廣告”,在這組名叫“在平行宇宙”的作品裡,藝術家把那些經典的印刷廣告的男女對調,然後保持畫面原封不動復刻了一遍,意在展示傳統觀念裡性別與家庭職責觀念的荒謬。
不論廣告冒犯或恭維的是什麼人或什麼群體,真正的問題或許隻有一個:它作為一種商業言論,是否同時也可以是社會思潮的反映和延伸?倘若廣告的創作者確實打算用它來反映一定程度上的現實,那麼,ta 們應該如何讓公眾相信自己是真誠的?以及,廣告與真實世界的關聯方式可以有很多種,這其中必然會有模糊地帶和力量拉扯,我們是否真的能尋找到那個讓各方滿意的結果?
Eli Rezkallah/Plastik Studios 2018
一個充滿爭議的冒犯性廣告被下架,對消費者來說通常確實是不壞的結果,但你不能理所當然認為這一定是“正義”的,因為並非所有的冒犯都需要被譴責;也不要覺得商家肯定會引以為戒,畢竟如果始終有消費者買單的話,ta 們也就沒有了正視和承認問題的動力。
說到底,我們應該在意的是合理的糾錯機制是否存在,而不是那些愚蠢的廣告怎麼才能一夜之間徹底消失。你需要知道“它們有問題”,但也別覺得“這隻是它們的問題”;以及,下一次看到它們的時候,不要當作無事發生——消費是一種幻想,而廣告則販賣這幻想。你想看到什麼樣的廣告,就是想要什麼樣的世界。
參考資料:
https://www.asa.org.uk/rulings/astrasoft-projects-ltd-g22-1154700-astrasoft-projects-ltd.html
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129296.html
https://www.thedrum.com/news/2017/10/12/will-dove-s-pepsi-moment-affect-the-brand-the-long-term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041003/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5965045/
http://www.elirezkallah.com/inaparalleluniverse/
http://www.qdaily.com/articles/60320.html
https://www.campaignasia.com/article/unruly-launches-sexism-detection-tool-for-ads/443140
https://awealthofcommonsense.com/2020/02/a-short-history-of-advertising/
http://m.qdaily.com/mobile/articles/45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