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全球 - 為何電熱毯突然在歐洲火爆異常?
文章分類

與好友分享

你可能喜歡

為何電熱毯突然在歐洲火爆異常?

就要到來的這個冬天,整個歐洲恐怕都要面臨嚴重的能源危機。

為了抵禦寒冬,搶購被中國人逐漸遺忘的電熱毯,成為歐洲人最後的倔強。

一、為何電熱毯突然在歐洲火爆異常

電熱毯曾是中國老一輩人冬季驅寒的“大寶貝”,溫暖了無數國人的冰冷床鋪。

隨著中國電力供應充足,空調、電暖氣等取暖用品普及,電熱毯已逐漸“失寵”多年。

眾多生產電熱毯的國內企業,因其規模有限,市場需求又不高,逐漸成為“夕陽產業”。

誰也沒想到,前段時間,主營業務為電熱毯的彩虹集團股價蹭蹭蹭地往上漲。

9月28日的彩虹集團股價 圖片來自同花順

不僅彩虹集團,從7月以來,國內電熱毯等取暖設備生產商接連爆單,工廠24小時加班加點,滿負荷生產。

這些訂單幾乎都來自歐洲市場,而且訂單已經排到了年底。

歐洲各國進口中國電熱毯的數據 圖片來自金十數據

根據海關數據,今年1月,歐盟27國進口中國電熱毯月度數量為18.9萬條,6月增長至52.1萬條,7月快速攀升至129萬條,環比增長近150%。

生產電熱毯的商家也笑得合不攏嘴,實在是“贏麻了”。

一條普通雙人電熱毯國內售價大約在200元人民幣,而在亞馬遜平台,最低可賣到40歐元(約合人民幣279元)左右;貴點的也有100歐元(約合人民幣699元)以上。

國內某電商平台裡電熱毯的售價

批發肯定比零售要便宜許多,但考慮到批量生產,廠家的成本也相應會降低不少,自然盈利空間也會增多。

亞馬遜平台上的中國產電熱毯價格

雖說歐洲人買到的電熱毯普遍比中國電商平台上的價格高,但還是比用天然氣劃算。

沒辦法,俄烏沖突以來,西歐國家為了制裁俄羅斯,開始切斷從俄羅斯進口能源。

但誰能想到,這完全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西歐的天然氣不僅供應不足,而且價格狂飆。

連續上漲的歐洲天然氣價格

按用途來看,取暖在歐盟家庭能源消費中的占比最大,高達62.8%;其次為生活用水,占15.1%;照明和電器僅占14.5%。

早前歐洲家庭每月天然氣開支基本在100歐元(約合人民幣699元)以下,但近一年來,受到俄烏沖突影響,天然氣價格瘋漲,普通家庭的開支已經增加到300歐元(約合人民幣2097元)。

2020年歐洲家庭能源消耗的組成

要知道,這還是在冬季尚未完全到來的背景下。

即便這樣,歐盟態度依然強硬,表示即便沒有俄羅斯天然氣,歐洲也能順利過冬。

但歐洲的現狀是,政客們的嘴很硬,可老百姓苦不堪言。

白天還好說,可漫長冬夜最艱難的就是躺進冰冷刺骨的床鋪……

那滋味,誰躺誰知道!

面對無能為力的政府,飽受嚴寒之苦的歐洲人隻能想辦法“自救”,從中國買來電熱毯、取暖器,以求熬過寒冬。

遺憾的是,能源有傳導作用,歐洲天然氣短缺也直接讓電價不斷上漲。

二、歐洲民眾被迫“穿越”回燒柴取暖的時代

目前,歐洲居民的平均電費開支每月超過400歐元(約合人民幣2796元)每兆瓦時,幾乎是去年的兩倍。

歐洲各國日前電力市場價格分佈圖 圖片來自歐洲電力交易所(epex spot)

電價雖然也在漲,可相比寒冷刺骨的感覺,在錢包和溫暖之間,歐洲人隻能選擇後者。

歐洲人搶購中國的取暖用品不僅有電熱毯,還有電暖器和電磁爐。

根據歐洲市場研究公司捷孚凱(GFK)的統計數據,今年1月至6月,德國共售出60萬台電暖器,較去年同期增長了近35%;今年7月,德國零售商的電暖器銷量增長了500%。

誰都知道,電暖氣可比電熱毯耗電量大多了。

因此,歐洲一些餐館,也學著中餐館紛紛從中國采購電磁爐燒菜、煲湯,這樣可以節約點天然氣費用。

無論是燒天然氣還是用電,依然要花錢,許多“肉疼”的歐洲家庭隻能將目光投向了另一種取暖物資——木材。

某些歐洲家庭早在夏季就開始清理家裡的壁爐和煙囪,為今年冬季燒柴取暖做好準備

由於市場上的木材價格翻了一番,很多歐洲人放棄周末休息,選擇去森林裡伐木劈柴回家。

可這些森林資源都有立法保護,隨便撿點木柴沒啥,想砍樹就不那麼容易。

受天然氣影響最嚴重的德國,在柏林、斯圖加特等城市,各類木材盜伐行為成為警局內上升數最多的違法案件,而且屢禁不止。

歐洲能源危機下,英國也深受其苦。

英國“天空電視台”稱,英國三分之一的家庭正為支付能源賬單而苦苦掙紮。

因此,英國人紛紛希望政府能拿出應對策略。

別說,還真有。

9月5日,英國前保守黨議員埃德溫娜·柯裡在一檔視頻節目裡分享了自己用鋁箔紙對抗能源危機的“小妙招”,稱隻要把鋁箔紙放在家中的電暖器後面,就會讓整個屋子變得“溫暖宜人”。

這番“妙招”不僅讓直播間的兩位主持人徹底無語,也惹怒了英國網民。

有英國網民憤怒地說,“請不要再讓這些脫離現實的人上節目了,她可能拿了很多錢,但我們不想聽到這些。”

還有網民嘲諷道,“一個有充足食物的人遇到饑餓的人,並不會選擇分享三明治,而是會建議他們少吃點。”

三、能源危機背後,情懷終究敵不過現實

歐洲能源危機也並非隻是受到俄烏沖突的影響,歐盟為了環保,一直鼓勵使用再生能源進行發電。

想法是不錯,可惜僅靠“愛”是發不了電的。

拿最具代表性的德國來說,德國為推動歐盟提出的全球“雙碳”倡議,曾計劃到2030年逐步淘汰核電與煤電,80%的電力供應都由新能源發電提供。

德國現階段的發電結構

在這期間,德國決定通過天然氣、對外購買電力配合新能源發電保證過渡時期的能源供應。

可風能、太陽能這些新能源雖然好,但發展起來並非一朝一夕能完成。

截至2020年,德國依靠煤炭的發電量仍占總量的25%,想在短期內徹底放棄煤電並不容易。

默克爾政府更為激進,提出要在2022年完成廢除核電的目標 圖片來源:新華社

德國的底氣來自過渡期內的天然氣和電力都有著充足供應:天然氣來自俄羅斯,電力大部分來自核電大國法國。

可眼下俄羅斯暫停了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令德國很無奈;法國夏天以來遭遇極度幹旱,也很缺電,自然顧不上再賣電給德國。

同時,瑞士今年也缺電,便高價向德國電力企業購買。

於是就出現了德國境內一邊普遍缺電,一邊卻有大量電力被賣到瑞士等國家的荒唐景象。

2020年德國發電量的構成中,傳統煤電供應依然占到一半

德國在廢核、廢煤電運動方面行動太過急促,原來的供應國“爽約”,加上新能源發電的穩定性較差,導致今年能源短缺問題始終無法解決。

眼下,德國既缺電,又缺天然氣。

缺電還好辦,還能通過內部協調實現基本供給,但天然氣是有錢也買不到。

因此,身為歐洲環保政策的“課代表”,德國的處境就很尷尬:美好情懷終不敵寒冬的侵襲。

想把吹出去的牛皮實現,得先保證本國人民的取暖問題。

可惜現在的情況對德國來說,實在不容樂觀。

從9月開始,德國柏林的氣溫就降至9℃。

冬季來臨後,在今年的極端天氣影響下,天氣隻會越來越冷。

德國大部分地區冬季氣溫都在零下

根據歐盟數據顯示,截至9月20日,德國總儲存的天然氣容量為221.1212太瓦時(TWh)。

雖說德國之前曾緊急與阿聯酋商議,通過海運LNG方式購買了大約13.7萬立方米的天然氣,可這遠不及“北溪1號”1天的輸送量,可謂杯水車薪。

但是,每年德國的天然氣消耗量為955.27太瓦時。

這就意味著冬季可能還沒過完,德國的天然氣存儲將耗盡。

2022年8月,央視財經報道,如果俄羅斯停止供氣,德國天然氣最多隻夠用2個半月

面對種種現實挑戰,能源危機會是德國在即將到來的冬季最嚴峻的考驗,也是歐洲各國同樣面臨的問題。

或許放棄全部供暖,集體采購中國產的電熱毯與電暖氣,將成為德國乃至整個歐洲無奈的最後選擇。

推薦閱讀

前瞻:KD歐文對話波神庫茲馬 籃網欲擒奇才沖4連勝

體育12月12日報道:佈魯克林籃網隊(16勝12負)已拿到3連勝,他們13日將做客對陣華盛頓奇才隊(11勝16負)。杜蘭

健康

這類人,飯後確實不能馬上洗澡

吃完晚飯,接著洗個熱水澡,就可以安心拿著手機鉆進被子了。可是,很多人說吃完飯不能馬上洗澡,這是不是真的?答案是,有幾類人

健康

大藥廠“買買買”,一年“敗掉”62億美金

對於大藥廠來說,“買買買”是常規操作。有太多成功的例子告訴大藥廠們,沒有什麼增長煩惱,是收購一家Biotech解決不了的

全球

坦桑尼亞,中國老板的快樂福地?

很多人印象中的非洲大陸充滿貧窮與戰亂,現實中的非洲大陸還充滿財富與機遇。在非洲中南部的坦桑尼亞,就有數以萬計的中國人在這

健康

我們離治愈孤獨癥有多遠?

一直以來,人們希望建立神經或精神疾病的實驗模型,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大腦或研發藥物。最近,神經科學家塞爾吉·帕斯卡(Serg

健康

怎樣才能健康地老去?

日本是全球范圍內老齡化問題最為嚴重的國家。“怎樣才能健康的活到100歲”,已經成為了1.2億日本國民的共同話題。通過這篇

全球

全球樓市泡沫一個一個爆了

在全球央行的加息潮下,全球樓市擊鼓傳花的遊戲進入尾聲,令人聞風喪膽的大崩盤或將重現。歐洲方面,英國房價出現了15個月來的

全球

去以色列做電商,前景如何?

一、國家概況以色列是一個相對年輕的國家,成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以色列也是一個發達國家,是中東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同時也

全球

天然氣倒貼錢白給,歐洲人還裹著電熱毯過冬?

歐洲能源危機已經有一陣子了,咱們大A的彩虹集團享受著歐洲人用不起暖氣,狂買中國電熱毯的紅利,13個交易日股價翻倍。在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