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娛樂 - 特拉斯計劃取消電視牌照費,BBC如何應對“斷糧”危機?

特拉斯計劃取消電視牌照費,BBC如何應對“斷糧”危機?

英國執政黨保守黨新黨魁特拉斯(Liz Truss)於9月6日正式就任英國首相。就職前的今年7月,她曾表示,將不支付電視牌照費(TV License Fee)的行為合法化,並計劃推動英國廣播電視公司第四頻道(Channel 4)私有化。

近年來,幾乎每屆英國政府都就電視牌照費的保留與否進行過爭論,有關BBC資助的問題並不新鮮,但正變得越來越緊迫。BBC的基本規定和宗旨來自《皇家憲章》(Royal Charter),《皇家憲章》每10年審查一次,現行的BBC電視牌照費資助協議將於2027年到期。

今年7月,英國上議院通信和數字委員會發佈了《牌照費變更:BBC未來資金模式展望》(Licence to change: BBC future funding)報告。該報告發現,媒體變革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和速度發生,線性電視消費面臨挑戰,數字電視消費正在激增,用戶的消費習慣正在迅速演變。在以政策調整、技術革命和不斷擴大的媒體選擇為特征的當下,BBC必須做出改變。

取消電視牌照費,BBC有哪些替代方案?

《牌照費變更:BBC未來資金模式展望》報告於2022年2月開始調查,並匯集了來自Netflix、英國資深播音員Andrew Neil、GB新聞(英國免費電視新聞頻道)節目主持人Mercy Muroki 和Marks and Spencer(馬莎百貨,英國最具代表性的連鎖商店之一)董事長等來源的書面和口頭資料。

據報告,BBC的主要資金來源是許可費,為其2021年50億英鎊的總收入中提供了大約37億英鎊,占比74%。另外13億英鎊的收入,主要來自非公共性質的商業活動和其他活動,比如撥款、版稅和租金等。

早在1986年,孔雀委員會(Peacock Committe)就對BBC進行了一次重大審查,將保留許可費定義為“最不差”的選項。隨後的各種審查也得出了類似的結論。在2021年,英國議會下議院數字、通信、媒體和體育委員會再次呼籲英國政府“拿出一個取消許可費的強有力的替代方案”。

該報告指出,BBC未來的資助方式可能會對它應對挑戰的能力以及它能夠提供什麼樣的服務產生重大影響。為此,為BBC提供某種形式的公共資助仍然是必要的。許可費是一種選擇,但不是唯一的選擇。

當前系統的替代方案包括:采取與議會稅單掛鉤的普遍家庭稅是一種選擇,可以更多地考慮人們的支付能力。征收ring-fenced(限制資金的用途)所得稅是第二種選擇。第三種方案是改良現有的牌照費制度,為低收入家庭提供折扣。這些方案都值得認真關註。同時,BBC還需要擴大其商業運營網絡,並對探索更加雄心勃勃的商業選擇持開放的態度,例如英國國內或國際的混合訂閱服務。

但是,完全由廣告替代許可費所提供的收入不足以支撐BBC的發展,同時將削減其他公共服務廣播公司的收入。完全基於訂閱的模式帶來的收入同樣不足,並面臨較高的技術門檻以及用戶可訪問性的缺失。而通過政府撥款資助BBC的發展可能會損害其編輯的獨立性。

過去的十年間,德國、芬蘭、瑞士、挪威、瑞典、丹麥等歐洲諸國紛紛取消了電視牌照費制度。如取消牌照費,BBC有哪些新選擇呢?為此,該報告羅列了9個替代性的資金方案並逐一做了利弊分析。

但是,歐洲公共媒體公司的經驗表明,向新的資金構成模式過渡可能需要十年或更長的時間。挪威NRK公共廣播公司法律和公共事務總監Olav Nyhus表示,從牌照費向征稅變更的準備工作開始於十餘年前。歐洲廣播聯盟的Florence Hartmann博士強調,獲得公眾支持也需要漫長的時間,瑞士花了五年時間才確定了前進的道路。而兩個關鍵因素可能影響到BBC未來資金構成方案的可行性:一是技術和商業環境,二是政策時機。

流媒體強勢沖擊,BBC資金高度承壓

BBC等傳統廣播公司面臨的註意力競爭越發激烈,資金充足的國際性流媒體公司成為一大勁敵。

2020年,英國廣播電視消費仍然占據主導地位,超過1700萬個家庭通過天線接入數字電視,840萬家庭訂閱衛星電視服務,360萬個家庭訂閱有線電視。

然而電視技術和受眾的習慣正在迅速改變,根據Ofcom數據,近四分之三家庭使用訂閱型視頻點播服務(SVOD),2020年SVOD觀看時長幾乎比2019年翻了一倍,達到每人每天平均65分鐘,在不同形態媒體的占比從2019年的12%上升到了2020年的19%,而廣播型視頻點播(BVOD)收看時長僅為每人每天12分鐘。

註:英國成年用戶收看廣電內容的時長在2019年達到每天4小時53分鐘,到2020年增長為每天5小時40分鐘(來源:Ofcom《2021年英國媒體報告》)

公眾對公共廣播服務內容的參與度正在降低。恩德斯分析公司的數據顯示,傳統廣播公司在英國視頻類消費中的份額從2010年的97%下降至2021年的70%,根據預測,到2027年這一數字將下降到41%。

註:4歲以上英國民眾視頻觀看比例(來源:Enders Analysis)

不斷上漲的生產成本是BBC面臨的一大挑戰。新的流媒體平台正在大力投資內容制作,推高了生產成本。據報道,BBC非連續劇類的內容制作成本在五年內增加了近三分之二。記者兼廣播人Andrew Neil表示:“不久前我們很難想象一小時的BBC劇集成本會超過100萬英鎊……然而Netflix制作一小時電視劇內容成本高達1000萬美元。”

2021年BBC的內容支出為25億英鎊,ITV為12億英鎊。同年,Netflix內容支出高達140億美元(104億英鎊),迪士尼為186億美元(138億英鎊)。

在不影響觀眾滿意度的情況下節約生產成本並非不可能,但在未來資金構成面臨動蕩的情境下,挑戰越來越大。英國國家審計署表示,BBC“必須在不影響其在觀眾心目中地位的基礎上平衡節省開支和改革的步伐”。

2年內信任度下滑20%,3個核心問題影響BBC未來資金構成

自BBC成立一百多年以來,它始終是英國大眾生活的中心媒體。《皇家憲章》規定,BBC成立的宗旨是為英國大眾提供高質量的廣播電視服務,信息、教育和娛樂是BBC公共服務的三大使命。

在信息服務方面,BBC正遭受嚴重的信任危機。BBC是英國用戶使用最廣泛的新聞來源,不過根據路透社在今年6月發佈的《2022年數字新聞報告》,和國際市場上其他的公共服務媒體相比,BBC的用戶信任度下降幅度最大,從2018年的75%到2022年的55%下降了20個百分點。英國其他媒體品牌(如《衛報》和《每日郵報》)所遭受的信任危機,雖然遠未達到BBC的嚴重程度,但用戶信任度逐年走低也讓其深受其擾。

註:2018年和2022年用戶對提供公共服務的媒體信任度占比情況(來源:路透社今年6月發佈的《2022年數字新聞報告》)

整體來看,3個核心問題影響BBC未來的資金構成。

核心問題一:BBC如何堅持公共服務的普遍性/廣泛性

普遍性/廣泛性是公共廣播服務的核心要義。當資金構成面臨調整,普遍性面臨三大“拷問”。首先,BBC提供的相同服務能否等價售賣給用戶?第二,如果BBC采取付費訂閱模式,哪些內容應該免費,哪些內容又該付費?第三,假如BBC致力於提供更廣泛、更具有普遍性的內容,這無疑意味著需要更多的資金投入。

核心問題二:BBC的三大使命如何平衡

人們更願意為娛樂性內容買單。帝國理工商學院的名譽高級研究員Hellen Weeds表示,年輕人習慣在網上尋求個性化服務以及輕松愉快的內容,並為此慷慨解囊。

BBC也曾在2020年12月到2021年1月對3797個支付電視牌照費的英國家庭展開調研,結果顯示,人們傾向於為BBC的“娛樂內容”付費,其次是“信息內容”和“教育內容”。但是Ofcom最近的一項研究表示:“BBC在提供信息和教育內容上表現出色,但在娛樂內容上則相對不足”。

核心問題三:BBC如何維持英國創意產業基礎投資者的角色

倫敦大學創新與公共價值經濟學教授Mariana Mazzucato指出,BBC應該向“塑造和創造新市場的有活力的公共服務機構”靠攏,她認為BBC在引領創新、指定新標準、降低新市場投資風險以及提高消費者體驗上發揮著重要作用。

BBC資金構成的調整可能會影響其對英國創意經濟的帶動作用。據估計,BBC每1英鎊的直接經濟活動會產生2.63英鎊的效益。BBC大約50%的經濟影響力在倫敦之外,而其他媒體公司占比大約為20%。2020年,倫敦之外的獨立內容中41%由BBC委托制作,價值8.85億英鎊。BBC Studios是好萊塢之外最大的國際電視分銷商,2021年到2022年間出口額高達8億英鎊。英國的創意產業的總增加值(GVA)在歐洲名列前茅。

天空廣播公司的政策總監Alistair Law表示,BBC對英國創意市場的塑造作用源自其獨特的資金優勢。COBA的執行董事Adam Minns表示,BBC的創意性內容使整個行業受益,而其資金構成的改變可能會使一部分業務受創。

結語

未來BBC采取何種資金模式,關鍵取決於BBC的媒體定位及發展目標,英國政府希望BBC在這個重要的窗口期發佈一個大膽的新願景,現在是BBC重新定義其角色並利用這個機會作為催化劑來推動變革的時候了。但就如英國經濟學家、政治學家Archie Norman所言,BBC應對生存挑戰而進行的轉型需要“強有力的政策支持,以及BBC領導層敢擔大任的魄力。”

推薦閱讀

前瞻:KD歐文對話波神庫茲馬 籃網欲擒奇才沖4連勝

體育12月12日報道:佈魯克林籃網隊(16勝12負)已拿到3連勝,他們13日將做客對陣華盛頓奇才隊(11勝16負)。杜蘭

健康

這類人,飯後確實不能馬上洗澡

吃完晚飯,接著洗個熱水澡,就可以安心拿著手機鉆進被子了。可是,很多人說吃完飯不能馬上洗澡,這是不是真的?答案是,有幾類人

健康

大藥廠“買買買”,一年“敗掉”62億美金

對於大藥廠來說,“買買買”是常規操作。有太多成功的例子告訴大藥廠們,沒有什麼增長煩惱,是收購一家Biotech解決不了的

全球

坦桑尼亞,中國老板的快樂福地?

很多人印象中的非洲大陸充滿貧窮與戰亂,現實中的非洲大陸還充滿財富與機遇。在非洲中南部的坦桑尼亞,就有數以萬計的中國人在這

健康

我們離治愈孤獨癥有多遠?

一直以來,人們希望建立神經或精神疾病的實驗模型,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大腦或研發藥物。最近,神經科學家塞爾吉·帕斯卡(Serg

健康

怎樣才能健康地老去?

日本是全球范圍內老齡化問題最為嚴重的國家。“怎樣才能健康的活到100歲”,已經成為了1.2億日本國民的共同話題。通過這篇

全球

全球樓市泡沫一個一個爆了

在全球央行的加息潮下,全球樓市擊鼓傳花的遊戲進入尾聲,令人聞風喪膽的大崩盤或將重現。歐洲方面,英國房價出現了15個月來的

全球

去以色列做電商,前景如何?

一、國家概況以色列是一個相對年輕的國家,成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以色列也是一個發達國家,是中東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同時也

全球

天然氣倒貼錢白給,歐洲人還裹著電熱毯過冬?

歐洲能源危機已經有一陣子了,咱們大A的彩虹集團享受著歐洲人用不起暖氣,狂買中國電熱毯的紅利,13個交易日股價翻倍。在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