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9月8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蘇格蘭巴爾莫勒爾城堡去世,享年96歲。
按英國君主繼承順序,現年74歲的王儲查爾斯王子將繼任成為英國國王,不過,已經有人開始呼籲,要將王室與女王一同埋葬了。
今年是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白金禧年”。
如今,君主的概念在國際上已經愈發弱化,各國王室都在逐漸調整,以適應現代社會,而英國女王仍擁有極高的人氣和肯定。
6月2日起,英國連續4天舉行了一系列女王登基70周年的慶祝活動,盛況空前。雖因身體不適,女王多次缺席,但最後一天看見她身著綠色套裝出現在白金漢宮的陽台上時,民眾發出了巨大的歡呼。
作為不成文憲法的一部分,在英國,王室的合法性早已不是“君權神授”那一套,而更多的是源於女王個人的模范作用,女王自然也明白這一點。
奢華的服飾,從不重樣的穿搭,這正是她作為國家精神象征的高貴與典雅,裁減王室成員以減少財政支出,每年還主動詳盡地公佈開支賬單,供納稅人監督,甚至開通社交賬戶,會見Lady Gaga,這些舉動也幫助她重新定義了英國王室的形象。
更聰明的是,70年以來,女王見證了15位英國首相的上台,她用“撲克牌”一樣的表情,把握著微妙的平衡,她絕不在公開場合發表自己的觀點,她似乎遊離於政治之外,但也依然隱晦地維持著王室的威嚴與神秘。
前英國首相梅傑曾回憶說:“女王的處事方式拯救了王室,如果沒有她,後果不堪設想。”而現在,女王走後——無論如何,經過一生的準備,查爾斯要登上王位了——接替成為英國精神象征的王儲查爾斯,顯然並不能使英國人滿意。
與深受愛戴的戴安娜王妃離婚的混亂局面對查爾斯的形象已經造成了致命打擊,夢幻的婚禮掩蓋不了他心中有另一位戀人的事實,幾年的折磨後戴安娜香消玉殞,這件事不僅令王室顏面掃地,也給女王提了醒:女王差點被逼下台,直到她在電視中對戴安娜的死表示哀悼。
再加上傳了二十多年的流言蜚語,私人助理亞歷山德拉被性侵甚至墮胎,這也給查爾斯的負面形象添上了一筆。
更重要的是與幾乎不參與政治議題的母親不同,查爾斯十分樂於就氣候變化、綠色能源、替代醫療等他鐘愛的話題參與活動、發表演講、撰寫文章,他支持用毫無科學依據的格爾森療法抗癌,還關註兒童的均衡飲食,甚至問過“你試過禁止麥當勞嗎”?這些旗幟鮮明的觀點都給他帶來了更多的爭議與諷刺。
這一切都導致,查爾斯遠沒有他的母親那麼受歡迎,這次即位後能否受到民眾愛戴,仍未明朗。
另一方面,更緊迫的是,英國反對君主制的年輕人也正在逐漸掌握社會資源。
6日,女王在巴爾莫勒爾城堡接受約翰遜的辭職,並正式任命特拉斯為新任首相。
1994年,倫敦,彼時19歲的伊麗莎白·特拉斯還是牛津大學一名對政治充滿激情的學生,她呼籲舉行全民公投,廢除英國君主制,她對一群支持自由民主黨的聽眾說:
“我們不相信有人生來就是統治者。”
不過特拉斯的人生有著不止一個大轉彎。
1996年大學畢業後不久,特拉斯放棄自由民主黨轉投保守黨。她最近一次轉變立場是在英國脫歐的問題上,2016年公投之前,特拉斯反對脫歐,她說:“我認為英國人是明智的人。他們完全理解,在經濟上,英國留在改革後的歐盟會更好。”
但公投之後,特拉斯又成了最熱切的脫歐倡導者之一,她說:“我錯了,並且我準備承認我錯了。”
與之相同的是,她也丟掉了自己19歲時的豪言壯語,轉向了支持君主制,改認為君主制才有利於英國民主,批評她的人說她是典型的機會主義,意識形態很靈活,很難說,這位“政治變色龍”未來是否還會有新的想法。
對英國來說,是否需要繼續保留君主制的問題一直處於爭議之中。
在反對者心目中,君主是殖民主義的遺物,是一個昂貴且有名無實的領袖,隻是曾經,女王恪盡職守,為她的人民奉獻終身,人們對君主制的支持更多出於對女王的愛戴,而今天即將即位的查爾斯醜聞纏身,即將成為王後的卡米拉更會再次提醒大眾國王當年的情史糾葛,伴隨著女王的逝世,#AbolishTheMonarchy,已經再次成為一個熱門的話題。
一條廣為流傳的推文是這麼寫的:
“…查爾斯王子代表的是富人,而不是我們。他不該成為國王,現在是時候站起來改變未來了…#廢除君主制”
——索尼婭·波爾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