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前首相約翰遜曾經許諾說,英美自貿協議將在2022年達成。如今,新首相特拉斯又把協議達成的可能性推到了遙遠的未來。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魏城看天下 (ID:gh_172f9518d915),作者:魏城(《財經》雜志專欄作家),編輯:郝洲(《財經》雜志編輯),頭圖來自:視覺中國
在英國長達十天的悼念女王去世的哀悼期內,英國仿佛與世隔絕,也與現實隔絕:各大媒體每天都是關於女王的紀念文章、關於民眾悼念的新聞,幾乎沒有國際新聞和其他的國內新聞。
隨著女王國葬儀式的結束,令人煩惱的現實,便馬上迎面撲來,直接闖入了英國人的視線。
一、“隻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一個極其現實的問題與英國外貿相關。
2022年9月20日,就在女王國葬結束後的第一天,英國新首相特拉斯在抵達美國紐約參加聯合國大會的路途上,不得不試圖打消英國退歐派人士期望盡快達成英美自由貿易協議的幻想,她說:“目前英國和美國沒有舉行任何貿易談判,我對中短期內開始這類談判不抱希望。”
這是英國政府第一次承認,英美兩國數年之內不會達成自貿協議。
曾幾何時,在英國退歐公投的拉票活動期間,迅速達成英美自貿協議是英國退歐派人士鼓動民眾投退歐票的主要理由之一。當時,退歐陣營宣傳說,英國退歐後,英國將不受歐盟的掣肘,自由地與美國簽署對英國來說利益豐厚的自貿協議。退歐派人士還說,英美自貿協議將會讓英國與其他經濟體簽署的自貿協議相形見絀。
但退歐公投已經過去了六年多,英美自貿協議還是“隻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英國前首相約翰遜曾經許諾說,英美自貿協議將在2022年達成。如今,新首相特拉斯又把協議達成的可能性推到了遙遠的未來。
特拉斯在會見美國總統拜登之前說這番話,目的有兩個:一個目的是,給那些認為英美將很快達成自貿協議的人潑潑冷水;另一個目的則是,以“釜底抽薪”威脅美國。
第二個目的,容我稍後再談,我先談第一個目的。
英國媒體認為,特拉斯發表此番言論,是因為她擔心,如果她過度承諾,但又無法啟動談判,將為新政府帶來損害。
為了不讓英國人過度失望,特拉斯又說,她的優先事項是加入由澳大利亞、加拿大和新加坡等11個國家組成的“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即CPTPP),並且與印度以及由六個國家組成的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達成貿易協議。
但在英國,誰都知道,特拉斯提到的這些協議,其重要性遠遠比不上英美自貿協議。
而特拉斯本人就是打造英美能夠很快達成自貿協議這種幻想的關鍵人物之一。
雖然特拉斯在2016年退歐公投中投了留歐的票,但公投之後,她成了最激進的退歐派人士和與歐盟展開退歐談判過程中的強硬派人士,並多次通過其言行,給人一種英美很快開始自貿協議談判的印象。
2020年3月2日,還是約翰遜政府國際貿易大臣的特拉斯在英國議會中表示,英國政府將馬上發佈一套文件,這套文件“標志著朝著與我們最大的貿易夥伴國美國開始正式談判自由貿易協議的方向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
當時,特拉斯用充滿激情的語言,描述了這一前景:“英國正站在一個歷史性的關鍵時刻:近半個世紀以來,英國將首次制定獨立的貿易政策。本屆英國政府將抓住這個歷史性的機會,成為一個獨立的自由貿易國家,並傳達一個簡單的信息——自由貿易對所有國家都有好處,並將為英國各地的企業、家庭和消費者帶來好處。”
兩年半過去了,特拉斯卻表示,英美兩國在“中期”時間之內開始這類談判的可能性都不存在。
難道,“歷史性的關鍵時刻”和“歷史性的機會”,都被上一屆約翰遜政府和這一屆特拉斯政府錯過去了?
特拉斯原來希望在拜登參加英國女王葬禮的時候與其舉行雙邊會談,但拜登參加完葬禮就飛回美國了,此舉被視為是對特拉斯的某種怠慢。如今,女王葬禮一結束,特拉斯就直接飛往美國,雖然她就任英國新首相之後的第一次外訪,名義上是參加聯合國大會,但她實際上更希望這次能夠與拜登直接面談。
但不管兩人談什麼,特拉斯已經認定,英美自貿協議肯定不會在會談的議程之中。
二、特拉斯對美“釜底抽薪”?
那麼,英美達成自貿協議的前景,或者哪怕是近期或中期開始相關談判的前景,是怎麼“黃”了的呢?
談到這個問題,也就順便帶出了特拉斯的第二個目的。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曾經大力吹噓,說美國將和英國達成一個關於自由貿易的“大協議”,但一些英國有識之士警告說,作為商人出身的特朗普不會輕易給別的國家好處,哪怕這個國家是美國的前宗主國、同文同種的英國,英國可能要做出許多讓步,才能達成特朗普所說的“大協議”。
盡管如此,特朗普對這個“大協議”,仍然隻是嘴上說說,並沒有什麼實質上的推動。所以,在特朗普執政的四年,美國並沒有與英國達成這個“大協議”。
拜登上台後,英美自貿協議更是不在他執政日程上的前排位置。甚至有人說,拜登並不希望在他總統任期的前兩年與任何國家達成自由貿易協議。
到了2022年,作為約翰遜政府外交大臣的特拉斯,又因威脅撕毀《北愛爾蘭議定書》而與擁有愛爾蘭血統的拜登搞得關系頗為緊張。
作為英國脫歐協議的一部分,約翰遜曾在2020年簽署了《北愛爾蘭議定書》。根據這份協議,英國為了規避在愛爾蘭共和國與作為英國領土一部分的北愛爾蘭之間設置海關和出現“硬邊界”,不得不接受把海關與邊界設在不列顛島(即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所在的島)與北愛爾蘭之間,雖然《北愛爾蘭議定書》的簽署幫助英國順利地脫離了歐盟,但也在事實上把北愛爾蘭“留在”了歐盟之內。
2022年5月7日,北愛爾蘭議會的選舉結果公佈,長期致力於“脫英”的北愛爾蘭新芬黨拿到了議會的多數席位,約翰遜因此擔心英國分裂,便在5月10日對外宣佈,《北愛爾蘭議定書》的內容不具備可持續性,打算單方面撕毀這一議定書。
而作為約翰遜的外交大臣,特拉斯也一直站在英國政府威脅單方面重寫議定書的最前沿。
2022年6月27日,約翰遜和特拉斯推動本黨議員占多數席位的英國議會下院正式通過了單方面修改《北愛爾蘭議定書》部分內容的議案。
不出所料,此舉遭到了歐盟國家的強烈譴責。德國與愛爾蘭兩國外長發表了聯合聲明,稱英國的這一做法是“單方面破壞國際協議”,是“破壞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
也許,對於歐盟的譴責,一直以對歐盟強硬而自豪的約翰遜和特拉斯並不特別在乎,但美國的批評,卻讓退歐後不得不在各方面緊跟美國的約翰遜和特拉斯有所忌憚。
拜登甚至以美英自貿協議作為籌碼,試圖阻止英國單方面撕毀《北愛爾蘭議定書》。拜登明確表示,如果英國此舉破壞了北愛地區的和平,他將不會同意美英簽署自貿協議。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也表示,如果英國政府執意廢除《北愛爾蘭議定書》,美國國會“不能也不會支持”與英國的雙邊自由貿易協議。
據稱,拜登在9月21日會見特拉斯時,將會當面直截了當地告訴特拉斯:不要通過撕毀《北愛爾蘭議定書》而危及北愛和平進程。
那麼,特拉斯如今在會見拜登之前,先下手為強,淡化英美達成自貿協議的可能性,就是為了釜底抽薪,抽走拜登和佩洛西手中的這個籌碼。
這就是特拉斯作為首相首次外訪時說英美自貿協議遙遙無期的第二個目的。
三、國內各方批評
歐盟是英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但歐盟是一個多國聯盟,作為單一的國家來說,美國目前是英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國,占英國對外貿易總額的六分之一。
英國退歐了,歐盟自然對英國重新豎起了種種貿易壁壘,而英美自貿協議達成的可能性如今也被特拉斯推到了遙遠的未來。
不管出於什麼目的,特拉斯9月20日在赴美的飛機上對隨行記者說的這番話,在英國國內引起了軒然大波。
英國主要反對黨工黨的國際貿易影子大臣尼克·托馬斯-西蒙茲說:“這對英國經濟來說是一個可怕的消息:英國因此損失了價值數十億英鎊的潛在貿易機會,經濟增長也因此受損。毫無疑問,特拉斯應該承擔責任。”
特拉斯所在的保守黨也有人批評特拉斯。特拉斯一直是英美自貿協議的狂熱鼓吹者和積極推動者,如此狂熱和積極,以至於在保守黨政府內也引起了分歧和沖突。如今,對於特拉斯搶在美方之前對協議簽訂的前景大潑冷水,不僅許多主張對歐盟強硬的黨內鷹派人士感到非常失望,一些主張對歐盟講和的黨內鴿派人士也感到非常不滿。
更不必提保守黨外那些“人還在、心不死”的留歐派人士了。他們一直批評特拉斯把太多的希望寄托在英美自貿協議的達成之上。
這些留歐派人士既包括仍然活躍在英國各界的自由派人士,也包括被約翰遜清除出保守黨的親歐盟的保守黨人。他們認為,即使英國最終與美國達成了自貿協議,也無法補償英國退歐造成的經濟損失。
2018年泄露的一份英國政府文件稱,長期而言,如果英國與美國達成自貿協議,英國的GDP可能因此獲益0.2%;如果英國與印度、澳大利亞、海灣六國和東南亞諸國達成了自貿協議,英國GDP可能總體上再獲益0.1%到0.4%。
但同樣是英國政府的官方預測表明,長期而言,退歐將讓英國的GDP損失4%。
這些留歐派人士指出,這份原來隻打算內部傳閱的政府文件,顯然與退歐陣營的宣傳大相徑庭,這說明,如果是實事求是的分析,而非出於政治目的的宣傳,即使是保守黨政府內的專家,也認為英國退歐至少在經濟上弊大於利。
昔日的日本精英們曾經幻想“脫亞入歐”,今天的英國退歐派人士則幻想“脫歐入美”,但“脫歐”易,“入美”難,如今英美“速成”自貿協議夢碎,仍然在英國有著很大影響力的英國留歐派人士,自然加大了抨擊的力度,他們指責說,特拉斯做過保守黨政府的國際貿易大臣、外交大臣,如今又成為保守黨的新首相,她多年以來的所作所為,對英國今天陷入如此困境難辭其咎。
特拉斯是在英國女王去世前兩天正式就任首相一職的。有人說,女王的去世救了特拉斯,讓媒體和各界人士對她的質疑、批評推遲了十天。
但哀悼期一過,令人煩惱的現實卻積聚了更大的能量,向這位英國歷史上的第三位女首相迎面撲來。
特拉斯可能發現,盡管新官上任,但她和冷酷的經濟現實之間並沒有一段“蜜月期”。
中東市場社交直播發展旺盛,而直播電商的閉環路徑仍在探索。如何細顆粒度地洞察當地用戶特點和需求?社交的巨大流量如何有效轉化?怎麼打造契合本地用戶心智的品牌,並長期經營?
「502線上同行」出海潛望鏡第三期,關註中東市場機會,立即報名,與300+出海同行人一起,先人一步摸清方法,“掘金”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