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全球 - 蘇納克當選,約翰遜出局,英國大戲終落幕?

蘇納克當選,約翰遜出局,英國大戲終落幕?

一個幽靈,一個鮑裡斯·約翰遜的幽靈,在威斯敏斯特遊蕩。為了對這個幽靈進行神聖的圍剿,保守黨內一切依然成建制的勢力,“諾丁山派”的老將和“歐洲研究小組”的旗手,紅墻選區的“藍色街壘”成員和新崛起的右翼文化戰爭小將,約翰遜在《每日電訊報》的前老板和倫敦城的金融家,都聯合起來了。

所幸他們成功了。

周日晚上九點,約翰遜發表聲明,堅稱自己依然是最適合帶領保守黨出戰下次大選的人,並且已經獲得了102名議員支持,如果願意再進一步,很有可能在星期五重新回到唐寧街,然後筆鋒一轉,他又解釋道,為了黨派的團結著想,他決定繼續等待時機。

接下來的事情沒有出乎任何人的意外,隨著倫敦時間10月24日下午2:00提名時間關閉,蘇納克將成為新的首相人選。

圍剿約翰遜

不論是否喜歡約翰遜,你都得承認,這個人頗有些本事。約翰遜人還在多米尼加共和國的棕櫚樹下躺著的時候,倫敦的市場就已經感受到一陣恐慌。約翰遜的核心團隊成功地在星期五建立起了先聲奪人的攻勢,周六早上,這種聲勢隨著國防大臣華萊士表達自己“目前比較傾向於”約翰遜到達高潮——這位看起來似乎是真的忠厚長者。所有眼球都在盯著約翰遜的一舉一動。天空電視台在周六上午直播了這位前首相乘坐的航班在蓋特威克機場滑行,宛如追蹤女王的靈柩一般。此時,大概已經有五十多名議員公開表達了支持約翰遜二進宮的立場。

但是在約翰遜回到他忠實的倫敦之後,這一波聲勢就開始顯得像是強弩之末了。周六中午開始,一連串重量級人物相繼公開背書蘇納克。首先是相當老資格的元老、梅政府的脫歐大臣戴維·戴維斯,以及約翰遜政府在脫歐談判方面的台柱子弗羅斯特勛爵(他本人在上議院,但是對於下議院裡的很多議員都有影響力)。下午,在上次黨首角逐中異軍突起拱到第四名的右翼甜心凱米·巴德納赫在《泰晤士報》上發表了一篇非常強有力的挺蘇納克的文章,這可能是這一天裡最重要的背書。此外,約翰遜最後的幕僚長史蒂夫·巴克萊等幾個月前還在他的核心團隊裡的人物也站到了蘇納克一邊。

在這裡有很多人是真心或者至少半心半意地在為約翰遜著想,認為他此時回來時機還不成熟。他們是正確的。約翰遜如果真的在十月底回到唐寧街,隻會面臨比他在九月初搬出去的時候更糟糕的經濟局面、更多的艱難抉擇、更狹窄的決策空間、更少願意跟他合作的議員、更貧瘠的政治資本——當然,還有他夫人買了之後還沒用幾天就轉到了特拉斯手裡的新墻紙。相比而言,約翰遜卷土重來更好的策略或許是等到保守黨重新在野,那時他專長於唇槍舌戰的特點才有用武之地。而且,如果約翰遜想重新成為保守黨領袖進而重返唐寧街,首先保守黨得依然是一個活著的、有希望的政黨。

比爭議性政策決定更加直接和個人化的威脅,是他尚未解決的“派對門”問題。下議院特權委員會針對約翰遜的調查將非常有可能確認約翰遜誤導議會,這將使他被從議會停職,甚至有可能丟掉席位,從而失去擔任首相的資格。下議院當然可以投票停止這項調查,但是相當大量的保守黨議員(尤其是那些跟約翰遜有舊仇的和認為自己連任無望已經開始找下一份工作的,二者數量都相當可觀)絕不會願意犧牲自己的聲譽來拯救這個不論如何都時日無多的首相。

在星期六即將結束的時候,約翰遜和蘇納克兩人進行了一次對話,沒有達成協議。

周日早上,歐洲研究小組的靈魂人物、雖然經常成事不足但是往往敗事有餘的老陰謀家史蒂夫·貝克在天空電視台大力宣揚支持蘇納克。三個月以前,貝克的決裂在推翻約翰遜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對此約翰遜一定耿耿於懷,因此他會支持一個非約翰遜的候選人毫不令人意外。但是作為堅決的經濟上的自由至上主義分子,他決定支持蘇納克,代表著不少保守黨內的自由至上主義者認為寧可推遲他們的經濟議程,也要優先避免黨的毀滅。

中午,剛剛從特拉斯內閣辭職的前內政大臣佈拉弗曼在《每日電訊報》上刊文宣佈支持蘇納克,這就有點出人意料了。

直到這時,約翰遜都還沒有宣佈參選。蘇納克在周日早上發了簡短的推文宣佈參選。他此時已經聚攏了超過130名議員,盤算的是通過舉起大旗的戰術動作盡快沖到180名也就是黨團的一半,從而在確定是否需要在基層黨員投票前獲得議會制度下的某種道德權威。

隻有邊緣人莫當特早早在周五就正式宣佈參選,也隻有她一個人忙著在BBC上跟勞拉·庫恩斯伯格長篇大論。在約翰遜動身回來之前,她曾是一個夾在蘇納克和黨內右翼之間的頗有吸引力的折衷人物。但正是約翰遜的動作迫使所有恐懼於他二進宮的可能性的勢力加速向蘇納克靠攏,支持莫當特的議員在沖到十幾人之後開始龜速往上拱,到二十出頭就停下來了。

顯然,三路候選人的陣營之間始終保持著密切但是缺乏成果的溝通,彼此試圖說服對方歸順。據說,莫當特在周五拒絕了蘇納克開出的某個職位,然後開始後悔。周六早上上電視的時候,她隻排除了跟約翰遜妥協的可能。不能排除這裡有交易,比如莫當特在明面上繼續競選,但是把重點轉換為跟約翰遜搶同一批人,通過挫敗約翰遜爭取100個議員的企圖來保蘇納克成為唯一候選人。

約翰遜的陣營從周六晚上開始放風宣佈已經拿到了一百名議員的支持,但是過了一天,公開宣佈支持的人數依然在五六十附近,與此同時蘇納克已經鎖定了超過一百五十名議員的公開支持。蘇納克陣營的人開始發起挑戰,“你說你們湊夠了,那就公佈名單呀!”結果是約翰遜放棄了,到頭來也沒能公佈都有哪些人支持他。事實證明,群體的力量依然是不可抗拒的,沒有哪一個個體不能被放棄。

在上一次黨首競選時,讓基層黨員最終投票這一規定就已經飽受詬病,而這次議員們直接快刀斬亂麻剝奪了基層黨員參與的機會。當然草根會對於他們被排除在外頗有抱怨,但是對整個國家的所有其他人來說,真是謝天謝地,他們終於被排除在外了。如果蘇納克足夠強勢,或許能在未來改掉這個不合時宜的規則。保守黨在上世紀巔峰期有三百萬黨員,是工黨當時水平的三倍;在八十年代,雖然各政黨黨員都減少了,但是保守黨依然是工黨的三倍。在黨員們選出卡梅倫的時候(可能是黨員唯一一次值得稱道的選擇),還有四五十萬黨員。而目前,隻有十六萬人。相比而言,三百多席議員好歹代表了2019年的一千四百萬票。

喝幾杯茶、打幾個電話,在從皮卡迪利到米爾班克的酒廊、咖啡廳和劇院坐坐,就可以“吾輩數人,定則定矣”,這反倒回歸了議會政治的經典形態。某些意義上,這可以說是日本的“料亭政治”祖師爺,隻不過由於成熟的兩黨輪替機制、強勢的黨機器和英國選民的高度成熟,保守黨的派系對於個體議員的掌控力遠遠沒有辦法跟自民黨的派閥相比。

保守黨的背水一戰

蘇納克這一年過得真是跌宕起伏。今年開始的時候,他還是保守黨裡的金童,約翰遜同志的親密戰友和接班人,春天就變成了腐敗逃稅而極端富有的贅婿,夏天的形象是一個不食人間煙火、滿口道德說教、到處掃人興致的財政保守派,又在秋天的幾天之內被硬點成了團結和穩定的象征。這個上任的方式也意味著他的政策隻能取全黨的最大公約數。所以雖然新首相還沒有上任、新內閣要再過幾個小時才能出爐,但是在一系列最重要的問題上的立場已經基本可以預判。

財稅方面,不論是否留亨特繼續當財相,結果都不會偏差太大,因為亨特目前執行的本就是蘇納克的路線。可能首先需要的是決定要不要省錢推翻政府養老金“三重鎖”、以及會不會削減社會保障,這個答案多半是否定的。能源企業和銀行的暴利稅則大概率將會就位。蘇納克對於增加本土油氣開采和投資興建核電站方面的立場跟約翰遜和特拉斯一致,唯一有可能松動的點是在水力壓裂法方面,但應該也不會有太大的轉折。認為蘇納克比約翰遜“左”的看法是偏頗的,蘇納克是更正統的財政保守主義者,他跟特拉斯一樣堅持經濟自由化,反倒是約翰遜喜歡到處撒錢許願還說過著名的“F**k Business”。

宏觀經濟方面,提高利率遏制通貨膨脹是全世界范圍內的大勢,充其量財政方面穩定一些可以讓英格蘭銀行的工作好做一點,加息幅度或許會小一點,相應的對按揭貸款負擔和房價的影響也能小一點。蘇納克或許會抓一些在稅收杠桿以外的促進經濟發展的點,在這方面,他或許能比特拉斯更準確,畢竟是高盛出身、自己搞過對沖基金的人。由於暫時沒法擴大赤字反而要加稅還債,如何在下次大選前搞出一個讓選民能買賬的經濟局面,總歸不會容易。但是對於市場而言,如果蘇納克真的能帶來兩年的政治穩定,結合英國資產相對廉價,獲得更多的國際投資仍有可能。

外交國防方面,不論誰來當外交大臣、以及國防大臣換不換人,軍隊恐怕都要再忍耐幾年了。北愛爾蘭和歐盟方面,整體來說會尋求穩定和緩和,但是北愛爾蘭脫離歐盟司法管轄應當是已經許諾給貝克這個團體的條件。移民政策方面存在一些分歧,不過開放外來勞動力緩解用工荒依然是很可能的。

之所以說政經的情勢有可能在蘇納克的領導下觸底反彈,主要是因為特拉斯帶來的危機已經讓保守黨從溫水煮青蛙的緩慢死亡模式調整到了背水一戰的模式,而為了把約翰遜擠出去,議員們又迅速形成了新的串聯,這使得有一些在這套體制下執政時間久了會逐漸積重難返的弊病或許可以暫時得到緩解。

威斯敏斯特制整體來講是相當優越的一種機制,但是這種議員決定領袖而領袖隻能選擇議員充任大臣或者影子內閣大臣的機制有一種很大的副作用:每一次發生黨首角逐,所有的議員就要被迫站隊,然後就會有相當多的人暫時或永久出局。在領袖成功捍衛住權力的時候,挑戰者及其黨羽以及自己麾下的背叛者會被清算;在新人成為領袖的時候,前領袖的親信和其他競爭團體就會被清算,而被前領袖重用的人恰恰往往是剛剛積累了經驗的。

這個問題對於執政黨尤其嚴重。首先是因為坐擁穩定多數的首相可以暫時忽視能力和經驗的問題優先考慮忠誠;相比而言,反對黨要優先考慮奪取政權。其次是因為隻要在執政就會不斷有人因為個人醜聞或者政治責任而出局,這些人很難再回到實權崗位;而反對黨至少不需要承擔什麼政治責任。第三,反對黨有充分的時間和精力來下大功夫搞人才梯隊建設,一點點在議會辯論中歷練未來要用的人馬,而政府每天都要處理各種優先級更高的急務。

每當反對黨贏得大選成為執政黨時,第一任首相往往可以比較有作為,周圍可以用的人才比較豐富,政爭比較少,任期也比較長。而人才儲備逐步枯竭、越來越多有能力有經驗的人無法被任用的局面隻會愈演愈烈,因為整體來講,政府越是無能,發生政爭和權力更迭就會越頻繁,並由此陷入惡性循環。人才問題或許是導致政權會每隔十幾年在兩黨間輪替一次的又一種內在機制。

卡梅倫上任時,不論是奧斯本、戈夫這些同期新銳還是像克拉克、福克斯這些蟄伏了一整個時代的老將都可以任用。部分由於卡梅倫選擇了自行辭職,而繼位爭奪戰相對平和,梅執政時尚且可以團結留下的大部分人馬,組織一個兼顧脫歐派和留歐派的內閣。在梅被約翰遜取代後,尤其是在約翰遜跟議會黨團鬥爭取勝後,老將大批量被清洗,留歐派人物也被集體邊緣化。

而在約翰遜為去留鬥爭的過程中,黨團又一次因為他大分裂。緊接著,特拉斯和蘇納克又進行了一場史上最骯臟的競爭。結果就是特拉斯上台時候面臨的局面是隻能用跟自己有私誼的人和約翰遜埋下的一小撮人。這不僅意味著她失去了利用封官許願團結黨派的空間,也註定了她隻能大量用前幾代首相都拒不啟用的“廢物”,這就解釋了特拉斯的首相府、內閣和黨鞭系統為什麼出奇無能。

蘇納克這次翻盤則有可能一定程度上打斷這種惡性循環。這樣說是基於兩點:首先,議員中絕大多數有心氣和能力的,都要麼早就在他的陣營中,要麼在這幾天內及時通過公開支持的方式重新獲得了“可用性”;其次,從特拉斯發現自己獨木難支,請亨特出山穩定局面以來,把休息了一段時間的老面孔征召回來,變成了一種新的趨勢,而且還有了“穩定市場信心”的大義名分。盡管梯隊建設依然跟不上,保守黨畢竟是一個有豐富執政經驗的大黨,新舊搭配拼拼湊湊倒是還夠支持一段時間的。

曾經有人總結過,英國歷代首相,基本是在散發魅力的大明星和嚴謹審慎的老管家之間來回換:丘吉爾(第一次)、丘吉爾(第二次)、麥克米倫、威爾遜(第一次)、威爾遜(第二次)、撒切爾、佈萊爾、卡梅倫、約翰遜屬於前者,艾德禮、艾登、道格拉斯-休姆、希思、卡拉漢、梅傑、佈朗、梅屬於後者。拋開48天“閏位”的特拉斯,蘇納克又是一位老管家型的首相。人心在動靜之間來回反復的規律屢試不爽。

最後說回約翰遜。我反復解釋過,約翰遜是一個什麼都不代表的人,如果他看起來代表什麼,那是因為他有時候能借到東風,周圍也有一幫人在給他造勢。脫歐的風口是卡梅倫玩脫了送給他的,而他自己想造的“向上拉平”則已經被拋棄了,沒人再提。他能團結一些人,主要是靠有限的個人魅力、曾經敏銳的政治嗅覺和已經破滅的選舉神話。約翰遜經此一役已經耗盡他的政治資本了,即使保守黨在淪為在野黨之後重新呼喚一名能讓人眼前一亮的戰將,甚至巴德諾赫的機會都比他卷土重來大。

上個月初走出唐寧街十號的時候,這位在牛津接受過古典學訓練的前首相把自己比作古羅馬共和國的辛辛納圖斯。依據傳統說法,辛辛納圖斯在掌握大權解除羅馬的危機後歸隱田園,然後在羅馬又一次陷入危機時再次出山掌權,隨即又歸隱田園。這是一個明白的要卷土重來的表示,但是正如他的決心意志比不上丘吉爾,他的品行放在那位代表淡泊自制之德的古典偉人面前,讓他的引經據典更像一個拙劣的笑話。

如果約翰遜在重新歸隱加勒比海島或者去美國撈錢的飛機上需要讀物,我推薦西塞羅的《論老年》。

推薦閱讀

前瞻:KD歐文對話波神庫茲馬 籃網欲擒奇才沖4連勝

體育12月12日報道:佈魯克林籃網隊(16勝12負)已拿到3連勝,他們13日將做客對陣華盛頓奇才隊(11勝16負)。杜蘭

健康

這類人,飯後確實不能馬上洗澡

吃完晚飯,接著洗個熱水澡,就可以安心拿著手機鉆進被子了。可是,很多人說吃完飯不能馬上洗澡,這是不是真的?答案是,有幾類人

健康

大藥廠“買買買”,一年“敗掉”62億美金

對於大藥廠來說,“買買買”是常規操作。有太多成功的例子告訴大藥廠們,沒有什麼增長煩惱,是收購一家Biotech解決不了的

全球

坦桑尼亞,中國老板的快樂福地?

很多人印象中的非洲大陸充滿貧窮與戰亂,現實中的非洲大陸還充滿財富與機遇。在非洲中南部的坦桑尼亞,就有數以萬計的中國人在這

健康

我們離治愈孤獨癥有多遠?

一直以來,人們希望建立神經或精神疾病的實驗模型,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大腦或研發藥物。最近,神經科學家塞爾吉·帕斯卡(Serg

健康

怎樣才能健康地老去?

日本是全球范圍內老齡化問題最為嚴重的國家。“怎樣才能健康的活到100歲”,已經成為了1.2億日本國民的共同話題。通過這篇

全球

全球樓市泡沫一個一個爆了

在全球央行的加息潮下,全球樓市擊鼓傳花的遊戲進入尾聲,令人聞風喪膽的大崩盤或將重現。歐洲方面,英國房價出現了15個月來的

全球

去以色列做電商,前景如何?

一、國家概況以色列是一個相對年輕的國家,成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以色列也是一個發達國家,是中東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同時也

全球

天然氣倒貼錢白給,歐洲人還裹著電熱毯過冬?

歐洲能源危機已經有一陣子了,咱們大A的彩虹集團享受著歐洲人用不起暖氣,狂買中國電熱毯的紅利,13個交易日股價翻倍。在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