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全球 - 貝佐斯的時間賬本

貝佐斯的時間賬本

一、掌握了駕馭變化的良方?

今天的亞馬遜在美國人眼中是“一家什麼都做的公司”,它不但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商,也是全球最大雲計算服務商AWS,42%的網站由它提供支持;它還推出了Kindle和席卷美國市場的Echo智能音箱,以及人工智能助理Alexa;為了給primer會員提供福利,順便成為了在線影視巨頭。

創業20多年來,亞馬遜一直以驚人的速度在壯大,世人眼中,它的成功當然是每次都站對風口,貝佐斯一定有關於駕馭“變化”的良方。企業界以“擁抱變化”為金科玉律,而思想家斯賓塞·約翰遜的金句“唯一不變的是變化本身”也因英特爾前總裁安迪·格魯夫的借用而成了商業世界的套話。

貝佐斯也避免不了關於變化的問題。

貝佐斯說:“人們經常問我:未來10年什麼會被改變?我覺得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也很普通。從來沒有人問我:‘未來10年,什麼不會變?’我告訴你,第二個問題才是更重要的——因為你的商業策略要建構在一定時期內能穩定的基礎之上……

在零售業,我們知道客戶想要低價,這一點未來10年不會變。他們想要更快捷的配送,他們想要更多的選擇。就算再過10年,也不可能有一個客戶跳出來對我說:貝佐斯,我真的愛亞馬遜,我就是希望你們的價格能再高一點,或者我愛亞馬遜,我隻是希望你們配送能再慢一點。”

流沙上不能建立城市,這是常理。在貝佐斯看來,更低的價格、更快捷的配送、更多的選擇對消費者而言更是天經地義,這便是相對穩定的基礎。消費者用“多、快、好、省”的指標來投票,對於零售業從業者而言盡人皆知,但真正將其變成生存法則的,大概就隻有亞馬遜了。

早在1997年,貝佐斯在給股東的第一封信中,就寫道:“所有的工作將圍繞長期價值展開。”20多年來,他一直為“長期價值”尋找屬於亞馬遜的答案。

二、長期價值的價值

要獲得“長期價值”,必須最大可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並獲得股東的信任,貝佐斯的做法讓人大跌眼鏡。從創業開始到2014年之前的18年裡,亞馬遜幾乎沒有凈利潤,要麼就是負的,而用戶數總在滾雪球般增長,經營性現金流也一直十分健康。

以犧牲利潤換取增長,打破了華爾街的遊戲規則。盡管貝佐斯說,要學會面對受外界對他的長期誤解,在亞馬遜發展的初期,他也承擔了一些投資帶來的壓力,而股東出乎意料地對貝佐斯的做法十分買賬。在2017 年第三季度,阿裡巴巴的利潤是 26 億美元,亞馬遜的利潤卻隻有 2.56 億美元,但二者那時的市值同樣是 5000 億美元。在資本市場,亞馬遜的 PE 值高達 296 倍。

貝佐斯認為,一個公司的核心能力是自由現金流,即有多少錢能夠支付到對未來的投資上去。讓利於客戶和投資未來兩件事,使得亞馬遜的現金流越來越豐沛。

前微軟 CEO 史蒂夫•鮑爾默 (Steve Ballmer)在最近一次電視采訪中不解地說:“在我眼裡,那不算真正的商業。如果一兩年不賺錢我還能理解,但是亞馬遜的話,多久了,21 年了?”

貝佐斯最初創業的公司叫做Cadabra,幾個月後改名為Amazon,因為它是世界第二長河,流域物種最多。有些人認為貝佐斯為公司改名是為了從排名規律中占得醒目的位置,似乎不那麼有說服力。

三、與眾不同的“生物鐘”

人的選擇永遠都與他對時間的態度相關。認為一件事是機會也罷,是風口也罷,都基於人對時間的感受而來。當人們認為機不再來,往往就會降低對風險的判斷。另一個極端的假設,如果一個人能夠永生,那麼所有選擇帶來的痛苦或欣悅都將弱化,反正可以重新再來。而在預期壽命比較短的社會中,人們及時行樂也無可厚非。

同理, 從貝佐斯關於變與不變的言論,以及多年堅持的決策方式上看,貝佐斯的“生物鐘”的確與眾不同。

赫拉克利特曾說:“人不可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古希臘大哲是說,我們普通人看不到萬事萬物都處於變動之中,當我們再踏入那條河流,隨著時間的流逝,此河已非彼河,我們隻是在概念上認為它們是同一條河,而這就構成了我們認為的世間真實。

斯賓塞說“唯一不變的是變化本身”的目的不同於赫拉克利特,與安迪·格魯夫一樣,是要求人們積極擁抱變化。其實,我們每個人也都和安迪·格魯夫一樣,能夠感知到世事變遷。而且人們還會放大今天的變化,卻低估未來幾年後的變化,對“發生在現在的事”比對“將來會發生的事”更敏感。人們選擇投機或拒絕變革都是因為同樣的“近視”。

這也可解釋,為什麼絕大多數人會下意識地會認為利潤很重要。而貝佐斯通過有利於客戶和投資未來使得亞馬遜的“水量”奔湧,盡管沒有通過大壩湖泊來蓄水(制造利潤),後者隻是不會斷流的短期保證,而直觀上水量充沛給了人們以永續存在的感覺,正是這一點,制造了亞馬遜的市值奇跡。

吊詭的是,人們認為不變的往往隻是一個共同認可的概念,比如一條叫作亞馬遜的河流,而在生活中,人們的註意力卻被各種變化牽來引去,為了對抗想象中變化帶來的傷害而做出各種短視的決策。對時間的感知決定了對變化的應對方式,因為時間本身就是人們用來記錄變化的概念工具。失敗的選擇往往多是高估近前的變化,徒勞追逐眼前那些稍縱即逝的機會所致。

四、逆向決策擺脫當下視域

如何擺脫當下視域的局限?貝佐斯總結了一種叫作“逆向決策”的方法,這來源於他創業前的“頓悟”。1994年,貝佐斯發現,網站的年增長率高達2300%,他告訴老板想開一家網上書店。老板告訴他,這是一個不錯的主意,但對於那些沒有理想工作的人來說更合適。

貝佐斯花了幾天時間思考,他發現,“思考這個問題最好的方式是把生活的目標對準80歲”,他後來說,“當我80歲的時候,我不會因為今天離開華爾街而後悔;但我一定會因為沒有抓住互聯網這個大好機遇而後悔。”即,從未來回望現在,從一個比較長的時間間距來評估當下任何一個決策對自己的價值。

亞馬遜的“逆向工作法”(Work backwards)發軔於此。它要求員工不是根據現有技術和能力來決定下一步動作,而是根據不變的價值去設想未來的需求,再倒推現在該做什麼。

貝佐斯在2008年致股東的一封信中寫道:“最終,技能都將過時。‘逆向工作法’要求我們必須探索新技能並加以磨練,永遠不會在意邁出第一步時的那種不適與尷尬。”貝佐斯就曾要求 Echo團隊撰寫一份在未來發佈的新聞稿,並允許其中有大量科幻的細節,讓團隊發揮想象,以“脫離現在引力”的束縛。

這樣,也就能夠勉強理解貝佐斯為什麼要在得克薩斯西部的群山之中建造一座高150多米的 “萬年鐘(10000 Year Clock)”了。今年2月20日,貝佐斯在 Twitter 上宣佈,萬年鐘已經正式開工,但他並沒有透露具體建成的時間。從 2011 年開始資助這個項目,為這個“玩具”,他已經投入超過 4200 萬美元。

它有時鐘的基本部件包括齒輪、擺錘和指針。最小的時刻單位是年,這根針每一年跳動一格,代表世紀的指針每一百年前進一次,每個千禧年會有一隻報時鳥跳出來報時一次,貝佐斯相信時鐘的壽命可以長達一萬年。這個時鐘是“倒計時”的,“到了 4000 年,人類看到這個時鐘會很好奇:‘前人到底為什麼要建造這樣一棟建築?’”貝佐斯說。貝佐斯在想象中越過四千年回望當下,興味盎然。

五、“陽以生之,陰以成之”

與馬雲從小迷戀武俠、成年後篤信氣功大師不同,貝佐斯從小就是《星際迷航》原始版的粉絲,一遍遍觀看。而馬雲和貝佐斯的相同之處,在於都希望超越眼下的時空現實。前者多少有成為人上人的傾向,後者則更傾向於擺脫時空的束縛。

與馬斯克多次在好萊塢影視劇中客串自己、推銷自己的公司不同,也與馬雲主演《攻守道》不同,貝佐斯在《星際迷航 3》中扮演了一個外星人,沒有人能看出他是誰,也沒有提到任何亞馬遜相關信息,他隻是在Twitter上表達了一下自己的開心。

八卦媒體Gawker曾違背彼得·蒂爾的意願,公開其同性戀身份,十年後,彼得·蒂爾終於不屈不撓地將Gawker告到倒閉。在被媒體問到怎麼看待這件事時,貝佐斯念了《論語》裡的一句話,“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這基本上也代表了貝佐斯對競爭的態度:“不要管競爭對手在做什麼,他們又不給你錢。”很多時候,一個人或一家公司,也是被競爭對手定義的,對手就像鏡子裡的你一樣。而有人說,如果貝佐斯整天盯著 Ebay,他不可能做出 AWS 雲服務。

其實,競爭不過是在某種時間段內決出輸贏、看到結果而已。對於一個希望能把時間一直拉長的人來說,“結果”可能是他反而需要規避的,因為這意味著,達成結果,失去活力,開始走向寂滅。

古人說“陽以生之,陰以成之”。比如宇宙爆炸是陽,物質湧現;當爆炸結束,宇宙開始冷卻的時候,星系就開始形成了。“生”與“成”意思不同的。貝佐斯眼裡,公司分兩種,“Day 1 狀態公司充滿活力,持續關註用戶需求,不斷進化,可以獲得持續的成長;Day 2 狀態公司停滯不前,會逐漸變得無關緊要,經歷著痛苦的衰退,最終迎接死亡”。

為了提醒自己,貝佐斯幹脆把工作的大樓命名為 Day 1,他說:“要想讓公司保持在Day 1 狀態,需要你耐心地試驗,擁抱失敗,播下種子,保護幼苗,當看到消費者提供積極反饋時,需要多加把勁。”

“公司賬面上有太多的資金會讓公司喪失動力”,貝佐斯對待員工的態度,也是不要有太多的收入和福利,一切從儉。這與商鞅在2000多年前的態度不謀而合。商鞅在《商君書》裡說,“有道之國,在於弱民”,讓老百姓不要太有錢和太有閑,否則一不好管理,二不思進取,要想盡辦法讓他們為生存而掙紮。

在外部世界謙和低調的貝佐斯,在員工眼裡則兩極分化。在職員工往往將其奉如神明,恍如教主,離職員工則多將他看作瘋子。在那樣的語境裡,“員工必須把工作放在第一位,為此犧牲家庭利益,理所應該”。

貝佐斯也很霸氣地說過“你的利潤,我的機會”,並批評喬佈斯將iPhone定價過高,所以吸引來了太多競爭對手。吊詭的是,貝佐斯親自主抓的Fire Phone 卻以市場不接受,損失數億美元告終。“基本上我們不是在為顧客設計手機——我們是為貝佐斯設計手機”,該項目一位設計師接受采訪表示,貝佐斯控制著每個關鍵的決策,團隊成員開始懷疑自己的決定,並試圖揣摩貝佐斯會如何反應。

《紐約時報》在一篇調查報道中,披露了亞馬遜管理層敦促員工努力工作的各種手段與策略,展示了其艱難的工作環境和難以描述的企業文化。文中援引一位亞馬遜內部員工的話:“幾乎每一個曾和我一起工作過的人,我都看見他們在自己的桌上哭過。”

BBC也曾爆料亞馬遜的高壓工作環境,並稱在這樣的壓力之下,員工罹患精神疾病的風險將日益增加。

這一切或許都來自貝佐斯內心深處的恐懼,對於時間的恐懼。“神龜雖壽,猶有竟時”,如同東方那些建立過豐功偉績的君王。

推薦閱讀

前瞻:KD歐文對話波神庫茲馬 籃網欲擒奇才沖4連勝

體育12月12日報道:佈魯克林籃網隊(16勝12負)已拿到3連勝,他們13日將做客對陣華盛頓奇才隊(11勝16負)。杜蘭

健康

這類人,飯後確實不能馬上洗澡

吃完晚飯,接著洗個熱水澡,就可以安心拿著手機鉆進被子了。可是,很多人說吃完飯不能馬上洗澡,這是不是真的?答案是,有幾類人

健康

大藥廠“買買買”,一年“敗掉”62億美金

對於大藥廠來說,“買買買”是常規操作。有太多成功的例子告訴大藥廠們,沒有什麼增長煩惱,是收購一家Biotech解決不了的

全球

坦桑尼亞,中國老板的快樂福地?

很多人印象中的非洲大陸充滿貧窮與戰亂,現實中的非洲大陸還充滿財富與機遇。在非洲中南部的坦桑尼亞,就有數以萬計的中國人在這

健康

我們離治愈孤獨癥有多遠?

一直以來,人們希望建立神經或精神疾病的實驗模型,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大腦或研發藥物。最近,神經科學家塞爾吉·帕斯卡(Serg

健康

怎樣才能健康地老去?

日本是全球范圍內老齡化問題最為嚴重的國家。“怎樣才能健康的活到100歲”,已經成為了1.2億日本國民的共同話題。通過這篇

全球

全球樓市泡沫一個一個爆了

在全球央行的加息潮下,全球樓市擊鼓傳花的遊戲進入尾聲,令人聞風喪膽的大崩盤或將重現。歐洲方面,英國房價出現了15個月來的

全球

去以色列做電商,前景如何?

一、國家概況以色列是一個相對年輕的國家,成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以色列也是一個發達國家,是中東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同時也

全球

天然氣倒貼錢白給,歐洲人還裹著電熱毯過冬?

歐洲能源危機已經有一陣子了,咱們大A的彩虹集團享受著歐洲人用不起暖氣,狂買中國電熱毯的紅利,13個交易日股價翻倍。在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