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不少經濟體都在面臨經濟增長下調的風險,但也有一些國家與眾不同,比如越南。
東盟+3宏觀經濟研究辦公室10月報告中,將越南的經濟增長預測上調至7%,高於政府早期預計的6%~6.5%。這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之前的預測一致,而渣打銀行則預期越南2022年的GDP將迎來7.5%的增長。
越南的實際數據似乎也在回應外部機構的青睞,稍早公佈的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長了13.67%,成績堪稱優秀。
最新公佈的前10個月工業生產指數也十分積極。初步估計10月工業生產環比增長了3%,同比增長了6.3%。前十個月的工業生產同比增長了9%,大幅領先去年同期的3.8%。
數據似乎描繪出一個欣欣向榮的越南,與全球的焦頭爛額形成鮮明對比。
但是,越南的經濟真的有那麼好嗎?
一、數據下的真實
越南的經濟很大程度上依托於再加工,從其他國家進口原材料或初級制造品,通過本地粗加工再出口到歐美,賺一筆辛苦費。
這個模式在疫情期間被打擊得七零八落,也讓越南過去兩年的經濟數據不太亮眼,尤其是去年第三季GDP更是同比下降超6%。今年三季度GDP實現13.67%的高增速是建立在去年同期負增長的基礎上,換句話說,這份繁榮數據其實是摻水了。
而從工業生產來看,越南今年前10個月的部分重點工業產品產量雖然有所反彈,如手機組件增加了16.5%,但再深入一看,其手機產量反而下跌了5.1%。越南近幾年一直是手機制造商佈局的重點國家,這個數據的反差彌漫著不祥的氣息。
整個工業數據來看,近期越南增長動力也開始減弱。除2022年1月外,越南今年的工業生產增幅一直保持在9%以上,但10月的增速卻跌破9%,而且直接降到6.3%。
二、出口疲軟
近期越南制造業的放緩與出口息息相關。10月,越南出口額為302.7億美元,較上月有所回升,但比8月下降了13.3%。
單位:十億美元
箱包制造商Virtue King Vietnam的董事長Nguyen Thanh Can對媒體表示,盡管聖誕節快到了,但海外訂單同比下降了20%~30%,歐美的降幅最大,而加拿大、日本、韓國等地區也減少了采購。
胡志明市的鞋類制造商則表示,公司的訂單比去年下降了近30%。
越南總理范明政則表示,越南需要通過多樣化市場和產品來增加出口,政府和國內公司需要與外國投資公司合作來促進出口。
但國外現在何嘗不是一片寒冬。
三、強勢美元
強勢美元,是越南制造業的隱痛之一。
胡志明市商業協會聯盟副主席Tran Viet Anh稱,隨著歐洲國家經歷能源供應下降的寒冬,客戶在新鞋和衣服上的支出變少,降低了越南的出口。
有分析師進一步解釋稱,歐元對美元下跌也影響到了歐洲買家的情緒,從而減少了海外貿易,打擊了越南的制造業。
而對於依賴進口的越南企業來說,強勢美元也在增添企業的負擔。
珍珠奶茶業者表示,其90%的原料從韓國和中國台灣進口,幾乎每個月都需要補充貨物,而交易貨幣一般是美元。他抱怨道,美元升值讓他的成本上升了約10%,而他還不能提高價格,因為提價會導致客戶的流失。
四、能源危機
另一個伴生的問題是燃料價格的高漲。盡管越南政府多次強調能源充足,但10月頻繁的燃料耗盡新聞正在打擊這個論點的可信度。
上周五,湄公河三角洲的幾個加油站都報告汽油已經耗盡,該地區的人需要繞行10公裡才能找到一個有汽油的加油站。且加油站業主還補充稱,並不確定什麼時候可以恢復供應。
首都胡志明市也在汽油黑洞中掙紮。全市550個加油站中,許多加油站已經因為缺汽油和柴油而停業。據稱該市約10%的加油站雖然保持開放,但並不能提供燃料。
能源危機也威脅了企業的生產,而其供電的主要燃料——煤炭也因為當地零星的疫情爆發而無法得到穩定供應。停電這個問題甚至也不是今年的特殊事項,近幾年來,越南一直因為制造業的突飛猛進和能源結構的落後處於供電不足的狀態,這甚至也會是未來幾年限制越南制造業的重要因素。
盛名之下,越南的經濟卻是警報聲頻發。
數據顯示,越南大量的企業正在離場。前九個月經濟快速增長的背後,當地卻有13820家企業宣佈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