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娛樂 - 這些玩家的最後一片樂園,也被谷歌“強拆”了

這些玩家的最後一片樂園,也被谷歌“強拆”了

Stadia 死了。

這個由谷歌開發的雲遊戲服務,享年三歲。

說句實在話,谷歌關閉產品這樣的事情已經相當不意外了。但這次谷歌的操作方式,不得不說,還是刷新了我對這家公司底線的認知……

9月29日當天早上七點,Stadia 業務高管 Phil Harrison 給全體同事發了一封郵件,告知當天早上8點半將有一項重要會議,希望大家調開其他事情,盡量參加。

在這場會議上,管理層突然通告了 Stadia 業務立即開始全面收縮、明年1月正式完全關閉。在會議之後,Harrison 立即在谷歌官方博客上發表文章,對外官宣了這一糟糕的消息

圖片來源:谷歌

一、對所有相關方,毫無任何溝通

就這樣,谷歌 Stadia 員工驚訝地發現,自己居然被公司領導殺了一個措手不及。

他們辛辛苦苦做了四五年的業務,就這樣突然被關掉了——如此令人崩潰的決定,在此之前沒有人收到過任何預告提醒。

據矽星人了解,在消息公佈的兩天前,也就是9月27日, Stadia 團隊剛剛為 Stadia 合作的遊戲開發者提供了最新版 SDK;9月28日,Stadia 團隊也才推送了最新版用戶界面的更新。

消息爆出的前一天,網友還在 Reddit 社區討論新版 UI。當時社區主管(谷歌員工)還跑出來感謝用戶,希望大家繼續使用並提供反饋:

圖片來源:Reddit

在 Stadia 關閉的消息公開之後,這位 Stadia 社區主管的留言收到了大量回復。一位網友發出詰問:為什麼明知道今天就要關閉服務了,你們還在昨天推送了這個更新呢?

另一位網友回復:“歡迎來到谷歌,在這裡左手都不知道右手在幹啥。”

至於那位社區主管,也沒再出現過了。

圖片來源:Reddit

對員工,谷歌管理層好歹之前給了他們提前一小時反應時間。

而對於遊戲開發者,谷歌不僅沒有提前打招呼,事後也沒有第一時間做任何溝通和安撫,幹脆直接把他們晾在了門外。

大多數開發者都表示,自己是通過媒體才得知 Stadia 即將關閉的消息。

獨立遊戲工作室 Pixel Games 表示,旗下有三款遊戲即將上線 Stadia,“萬事俱備隻欠東風”,卻卻收到了從未預料到的消息。

圖片來源:@pixelgames

《博德之門3》的原開發者 Rebecca Heineman 表示,自己的新遊戲登陸 Stadia Pro 的事情基本已經準備妥當,定好了在11月1日正式上線。

她本來和 Stadia 的聯系人約好了周五開會,商議遊戲發佈的安排……結果在周四的早上,有員工給她發來媒體報道的鏈接,問她“Stadia是不是真的要關閉?”,她這才知道了有這麼一回事……

圖片來源:@burgerbecky

通過公開渠道表達了憤怒和失望的開發者有很多。但所有的帖文,都沒有開發者 Nikodem Swinder 的這篇更加“聲淚俱下”:

圖片來源:@SourceBytePublisher

為了能夠將自家的遊戲 Jump Challenge! 移植到Stadia 平台上,Swinder 的團隊已經花費了長達五個月的開發時間,投入了大量的心血。

“我們原本可以用5個月的時間去做些其他事情,開發另一個遊戲。但我們決定做 Stadia 適配,修復所有的bug、學習背後的技術。甚至在昨天我還在辦公室裡熬夜,開發最後的 build……”

“我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此刻我完全不知所措,也不知道應該怪罪誰……非常遺憾我們的遊戲沒能發佈。我們這幾個月真的沒怎麼睡覺。我現在強忍住淚水……”

Nikodem Swinder 發佈視頻講述 Stadia 關閉背後自己的苦衷。 截圖來源:Source Byte / YouTube

Swinder 所描述的,正是很多 Stadia 平台的小型開發者所面臨的問題。

像R星、育碧這樣的大廠有成千上萬的工程師,做 Stadia 適配並不是難事;谷歌為了“買通”這些頂級發行商,為《荒野大鏢客2》《刺客信條:奧德賽》等3A級別的遊戲,每款都會支付“數千萬美元”不等的費用。

而對於小型開發者,特別是獨立遊戲開發者而言,跨平台適配工作本身就已經很艱巨。這些開發者做出登陸某個平台的決定,信守承諾的成本很高,背後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心血。

更何況還有少數 Stadia 平台獨占的遊戲,從一開始就是專門面向 Stadia 而開發的,移植起來非常麻煩。

比如 Gylt 這款獨立遊戲,從2019年發佈到今天一直是 Stadia 獨占。而谷歌在周四官宣之後也很快關閉了 Stadia 商城,意味著 Gylt 就這樣無緣無故被突然“下架”了。

但凡谷歌提前跟大家通個氣,讓各位開發者及時調整策略,都不至於讓這些資源有限的中小開發者雪上加霜。(關於坑中小開發者,還有一個細節:在 Stadia 關閉消息宣佈的前一周,羅技發佈了一款雲遊戲掌機 G Cloud,支持 Xbox、GeForce、Steam 雲遊戲服務,唯獨沒有 Stadia——不禁令人懷疑羅技是壓根不相信谷歌,還是可能從谷歌那裡提前收到了消息。)

二、玩家失去樂園

至於 Stadia 玩家方面,谷歌表示會對所有玩家在遊戲和硬件上的所有購買進行退款。

一種常見的吐槽是:畢竟 Stadia 上一共也就十幾個玩家,退錢也沒多少錢……

仍有相當一部分玩家表示退錢不要緊:最頭疼的是自己在 Stadia 上的遊戲存檔記錄,以及好友列表,都將隨著平台的關閉而不復存在。

今天的遊戲市場的平台競爭非常激烈,遊戲發型廠商也希望多賣拷貝多賺錢,所以跨平台遷移已購買的遊戲和存檔進度基本是不可能的。Stadia 也不例外,用戶在上面購買的遊戲,就算可能綁定了相同的R星/育碧/EA 等賬號,也沒辦法將購買記錄和遊戲存檔遷移到 PC/主機平台上。

比如下面這位主播 Colour,在 Stadia 上購買了《荒野大鏢客2》《刺客信條》等多款遊戲。特別是在大鏢客2在線版(RDO)上,遊戲時間更是達到了驚人的6000小時。

Colour 展示在 Stadia 上的大鏢客遊戲時間 圖片來源:@ItsColourTV

“目前的情況是,如果R星不讓我們 Stadia 玩家遷移進度的話,我們所有人在 RDO 上的存檔都將徹底消失。包括我們獲得的獨特道具、衣服、花的錢和獲得的遊戲金幣,都將不復存在。”

自從消息爆出以來,Colour 每天都在通過社交網絡以及各種渠道對 R星喊話,希望它能夠接納 Stadia 玩家,將存檔記錄遷移到其他可選的平台,“哪怕你就給我一個幹脆點的答復,到底是能做還是不能做?”

遺憾的是,在所有大廠之中,目前隻有育碧表示願意將玩家的遊戲購買記錄遷移到 PC 平台上。而遊戲存檔記錄能否遷移,目前尚無確切信息。

至於R星,對 Colour 的請求仍未做出任何表態。

有網友諷刺這位玩家,說誰讓他當初傻不拉幾地相信 Stadia 呢,如今遭遇都是報應……對此他的回應是:Stadia 的技術和體驗都很棒,還有谷歌這麼一家大公司背書。他自己也是谷歌全家桶的用戶,當時真的相信 Stadia 會成功。

“更重要的是,Stadia 的目標用戶是那些不能買,或者買不起高端PC和主機的休閑玩家。我在 RDO 裡認識的很多朋友都是這樣的,他們並不富有,一天隻有一點閑暇時間,隻想在網上在遊戲裡放松一下。”

的確,Stadia 是門檻最低的,甚至是唯一可行的方案。使用 Stadia 服務不需要購買任何專門遊戲設備,也不用非得成為高級會員,隻需一台電腦加上還ok的網絡,玩免費的基礎服務(1080p+60fps),在 Stadia 上買了《荒野大鏢客2》就可以開玩。

現在,能夠容留這部分玩家的最後一片樂園,也終於要被谷歌強拆了。

在 Stadia 關閉之後,他們如果還想繼續玩 RDO 的話,需要付出額外的成本。目前最可行的方案是買一台低配 Xbox Series S($249)、重新買一遍遊戲(約$30),然後再加錢購買 Xbox Live Gold 會員(每月$10)。

也就是說,在 Stadia 上玩一年 RDO 的開銷,就是《荒野大鏢客2》的拷貝價格;而在 Xbox 上玩,第一年的成本就是249+30+10*12=399美元。

這個區別對於大部分人可能不算什麼。然而對於那些經濟較差的玩家,完全可能導致他們徹底放棄,那些原本可以在遊戲裡獲得的快樂……

Colour 寫道:“我在 RDO 上認識的大多數朋友都在用 Stadia 玩,因為它本質上是一個免費的平台。失去我的遊戲和進度當然糟糕,但更讓我難受的是不能和這些朋友繼續在一起玩了。”

圖片來源:@ItsColourTV

三、這份信任,谷歌配嗎?

需要明確的是,Stadia 是個好產品。

矽星人的老讀者可能記得,我在2018年就深度體驗過 Stadia 的測試版本,並且寫過一份比較詳細的評測報告,特別對於接入門檻、多設備支持等方面進行了體驗(詳見:《玩了兩周頁遊〈刺客信條〉,我竟然沒感覺不對勁》)。當時我對 Project Stream(Stadia 的前身)給出了相當高的評價。

並且,這個評價也一直保持到了後來 Stadia 正式版推出。直到前不久我都認為, Stadia 是技術和體驗上最優秀的雲遊戲服務平台,沒有之一。

然而谷歌就這樣掐死了 Stadia,並且對於在玩家和開發者身上造成的傷害,毫無介意和擔當。

Stadia 本可以更有意義地活著,奈何它的主人是谷歌。

2018年我在網絡擁擠的圖書館測試 Project Stream 圖片來源:杜晨/矽星人

對於谷歌愛好養蠱自噬這件事,相信在科技圈混跡過的朋友們應該都不陌生。

谷歌搞內部競爭在科技圈是出了名的,經常讓兩個甚至多個團隊同時去搞同一個業務產品,然後隻保留一個,其他的直接殺掉,完全不管被殺掉的產品已經有了百萬甚至千萬級別的用戶。

我認識的一位谷歌員工有次跟我開玩笑地說:要是在內部沒(因為業務被關)轉過幾次崗,都不好意思叫自己老員工。(這位朋友加入谷歌僅3年,已經轉過2次崗了)

自從創立以來,谷歌累計已經殺死了274個內外部產品和服務了,多到一般人根本數不過來。以至於有人專門做了 Killedbygoogle 這個網站,給所有死掉的產品寫了一段墓志銘。你可以去網站上看看,一定會驚訝:“谷歌居然還做過這玩意?”

這次 Stadia 關閉的事情爆出後,全網對於谷歌的諷刺和批評不絕於耳。

有人回憶起了2019年的 GDC 大會,當時谷歌佈置了一個展台為 Stadia 造勢。問題是在這個展台上,谷歌居然把 Stadia 和雅達利《ET》、紅白機“威力手套”、世嘉 DreamCast——遊戲史上三款最出名的失敗作品,放在了一起。

接著有人挖出了當年網友的吐槽:“一台將世嘉硬件團隊帶進溝裡的主機、一款作為笑話比作為產品知名度更高的無用外設,以及一部評價太糟糕導致庫存全被埋進沙漠的遊戲……我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但我非常感興趣。”

下面有網友回復:老哥,你當年的預言應驗了。

圖片來源:@Nibellion

另一位網友 Kelsey Lewin 透露,當年這個展台是自己供職的遊戲歷史基金會作為乙方,和谷歌共同合作設計的。一開始給的提案都很正常,卻被甲方爸爸給否了,再後來又出現了兩個不同的方案,不知為何被擰在了一起,最後成了這麼一個奇怪的組合……

“當然這次合作還是賺了錢,支持我們做了很多有意義的事情。所以如果其它巨頭公司想要聘我們當顧問,並且轉頭就完全忽視我們提供的任何建議,但是仍然會付錢的話,歡迎隨時聯系我喲。”

圖片來源:@kelslewin

資深遊戲開發者 Aadit Doshi 給出了一段相當中肯的評價:

“Google Stadia 過去三年面臨了巨大的困難,包括:全球疾病大流行,迫使人們轉向在線娛樂;顯卡和主機短缺,為替代方案創造巨大需求。

要是他們進入市場的時間再好一點,也許就不會如此了。”

圖片來源:@AaditDoshi

有人提出了很關鍵的一點:Stadia 業務現任負責人 Phil Harrison,這個人的過往經歷也非常可疑,簡直可以稱得上是 failing upwards 的典范……(failing upwards 指的是業績糟糕的高管,在行業裡來回跳槽升職加薪的現象)

我們不妨來看一下 Harrison 這個人過去都做過什麼:

他早年在索尼歐洲部門任職,負責了 PS3 和 PSP 主機產品的發佈,結果銷量相當糟糕,後“辭職”(他的負責業務被平井一夫接任,隨後索尼主機銷量有明顯回升);

從索尼離職後加入 Infogrames/雅達利,發表了“單機遊戲即將退出歷史舞台”這一引領市場至少10年的驚世駭俗言論,掌管公司近一年虧損翻了四倍,再次“辭職”;

加入雲遊戲技術公司 Gaikai(外海),幹了不到兩年就不知道為什麼離職了(後來 Gaikai 被索尼收購,成為了後來的 PlayStation 雲遊戲服務 PS Now);

又加入微軟,據傳背了 Xbox One 發售銷量不及 PS4 一半的鍋,幹了三年就“離職”了;

2018年加入谷歌,後被任命領導整個 Stadia 業務。

遊戲媒體《電子遊戲紀事》寫了這樣一段話評價 Harrison:

“哈裡森是我們遊戲行業的一大謎團,他在過去20年的時間裡不斷失敗,卻又不斷升職。除了那些非要雇傭他的人之外,所有人都對此困惑不解。”

當然,這次他搞砸Stadia,說不好是在給自己辜負的兩個前東家送人頭呢……

盡管對於谷歌的罵聲一片,還是有少數業內人士,給予谷歌和 Stadia 最大限度的積極評價。

知名遊戲開發商Bungie 的高管、《命運2》遊戲主管 Joe Blackburn表示,過去兩年裡疫情對工作環境造成了較大的影響,為了保障員工健康,很多開發者都不得不在家工作。而Stadia的出現,特別是其為遊戲開發者提供的各種工具包,顯著提高了 Bungie 團隊內進行遠程開發和協作的效率:

“我知道今天的消息對於很多朋友來說都十分艱難。我在這裡我想感謝 Stadia 在我們開發過程中提供的幫助。”

背景:《命運2》是 Stadia 支持的為數不多的多人對戰網遊之一。其在 Stadia 上的同時在線人數超過5000人,高於 Bungie 的另一款遊戲《光環:無限》在 Steam 平台上的3000在線人數……

圖片來源:@joegoroth

在所有的批評中,我最喜歡的一條來自 Ars Technica 專門報道谷歌的記者 Ron Amadeo。他說:

“谷歌的自證預言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再一次應驗:沒人用 Stadia,因為大家都認為谷歌會殺掉它;谷歌被迫殺掉 Stadia,因為沒人用它。

今天,這個臭名昭著的傳統又殺死一項自家的服務……我真的不知道谷歌有生之年能否解決這個問題。”

圖片來源:@RonAmadeo

他又補充道:

“我覺得從今往後,谷歌在發佈產品的時候必須要附上一條產品支持期限承諾。”

圖片來源:@RonAmadeo

最後,網友 Consigno 發的這條推文,和我的心態更接近。

他說:我不後悔維護 Stadia,我不後悔公開分享我對 Stadia 的喜愛。我不後悔在 Stadia 上面結識新的朋友,並且成為這個社區的一份子。我後悔的,是把我的信任交給谷歌。僅此而已。

圖片來源:@Consigno10

是啊,在谷歌殺死 Google Reader、殺死 Picasa、殺死 G+、殺死 Inbox 的時候,我早就該收回對谷歌的信任了。

也許今天還不晚吧。

推薦閱讀

前瞻:KD歐文對話波神庫茲馬 籃網欲擒奇才沖4連勝

體育12月12日報道:佈魯克林籃網隊(16勝12負)已拿到3連勝,他們13日將做客對陣華盛頓奇才隊(11勝16負)。杜蘭

健康

這類人,飯後確實不能馬上洗澡

吃完晚飯,接著洗個熱水澡,就可以安心拿著手機鉆進被子了。可是,很多人說吃完飯不能馬上洗澡,這是不是真的?答案是,有幾類人

健康

大藥廠“買買買”,一年“敗掉”62億美金

對於大藥廠來說,“買買買”是常規操作。有太多成功的例子告訴大藥廠們,沒有什麼增長煩惱,是收購一家Biotech解決不了的

全球

坦桑尼亞,中國老板的快樂福地?

很多人印象中的非洲大陸充滿貧窮與戰亂,現實中的非洲大陸還充滿財富與機遇。在非洲中南部的坦桑尼亞,就有數以萬計的中國人在這

健康

我們離治愈孤獨癥有多遠?

一直以來,人們希望建立神經或精神疾病的實驗模型,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大腦或研發藥物。最近,神經科學家塞爾吉·帕斯卡(Serg

健康

怎樣才能健康地老去?

日本是全球范圍內老齡化問題最為嚴重的國家。“怎樣才能健康的活到100歲”,已經成為了1.2億日本國民的共同話題。通過這篇

全球

全球樓市泡沫一個一個爆了

在全球央行的加息潮下,全球樓市擊鼓傳花的遊戲進入尾聲,令人聞風喪膽的大崩盤或將重現。歐洲方面,英國房價出現了15個月來的

全球

去以色列做電商,前景如何?

一、國家概況以色列是一個相對年輕的國家,成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以色列也是一個發達國家,是中東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同時也

全球

天然氣倒貼錢白給,歐洲人還裹著電熱毯過冬?

歐洲能源危機已經有一陣子了,咱們大A的彩虹集團享受著歐洲人用不起暖氣,狂買中國電熱毯的紅利,13個交易日股價翻倍。在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