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生活 - 這屆年輕人,為什麼越來越喜歡“吃苦”了?

這屆年輕人,為什麼越來越喜歡“吃苦”了?

無論是“冰中式”的藿香正氣液,還是“冰廣式”的涼茶,抑或是冰美式裡那一小杯濃縮咖啡液,它們共同的靈魂所在,就是出奇的苦。

說起“吃苦”,恐怕沒人覺得自己願意吃,但其實我們早就習慣了為苦味食物買單。

如今年輕人難以割舍的飲品裡,除了咖啡還有酒。

“早C晚A”是去年的一個網絡熱詞,本指護膚秘籍:早上用含維C的產品,晚上用含維A的產品。

後來年輕人將自己的生活代入,這詞就有了新含義:早上需要Coffee(咖啡)提神,來開啟學習或打工生活;晚上需要Alcohol(酒精)助眠,來結束一天疲憊的學習或辛苦的工作。

酒精,是這個“苦味套餐”裡的主角之一。

啤酒有特定的國際苦味單位IBU(International Bitterness Units)表示,數值范圍是1~100。數值越高,說明啤酒的味道越苦。

不少啤酒愛好者,會在挑選啤酒時專門看看它的“苦度”。

苦啤就是當下受歡迎的苦味飲品之一,它的啤酒花添加量較高,所以味道裡的苦味更濃鬱。

無醇啤酒是近兩年新興的啤酒種類。

它雖然酒精度數極低(酒精度小於或等於0.5%vol),卻通過增加脫醇等特殊工藝讓啤酒在降低酒精含量的情況下,保有原本苦澀而香醇的口感。

沒想到,有人喝酒是沖著微醺感去的,還有人喝酒,就是為了“吃苦”去的。

近幾年,新式飲品的糖度越卷越低,如今,幹脆出現了“苦瓜檸檬茶”。

苦瓜,是多少人童年裡的“蔬菜陰影”之一?現在卻被大家捧在手上,稱作“40℃夏天裡的續命神水”。

據廣東某個蔬果茶品牌顯示,他們的招牌苦瓜檸檬茶從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賣出了410多萬杯。

這樣看來,新式茶飲就是繞著苦味兜了一圈:先通過加入奶、糖、水果等佐料來降低茶底本身的苦味,結果又在降低甜度、增加苦味上下功夫。

讓飲品在口味和口感上層次都豐富不少,這倒也不算白做工。/記者攝圖

除了飲品,苦味零食也逐漸被人們接受。

某巧克力品牌主打的可可純度大於98%的黑巧,盡管吃過的人感嘆它又酸又苦“生產隊的驢都不吃”,但這不影響它上線電商平台後,連續三年位列天貓黑巧類目TOP1,月均銷售額超千萬元。

巧克力是人們默認的甜蜜食物,完全苦澀的巧克力是反常識甚至反人性的,但這樣的食物配這樣味道,恰恰又是新奇且犀利的。

現在還有很多蛋糕店會用苦杏仁來做甜品點綴,一方面能中和蛋糕的甜味,另一方面還能散發另種香味。

當人們愛上“吃苦”,很多食品自然就會從“變苦”上尋找新的味道突破點。

就像陳奕迅《苦瓜》歌詞說的,“真想不到當初我們也討厭吃苦瓜,今天竟吃得出那睿智愈來愈記掛”。

有沒有從苦瓜中吃出睿智,沒人知曉,但大家越來越愛吃苦味了,倒是真的。

二、厭苦是本能,“吃苦”是選擇

“苦”為中藥五味(酸、甜、苦、辛、咸)之一,其最顯著的特征在於閾值極低。

比如以苦味出名的奎寧,含量在0.005%時,即1升水裡有50微克時,就可以被人品嘗出來。

人天生是不喜“吃苦”的。

同樣是吃藥,對苦味習以為常的大人可能一仰頭就灌下去了,而小朋友但凡嘗過藥的苦味,就再也不肯主動張嘴了。

無論是苦味的存在,還是人類對苦味的排斥,都是進化的結果。

據科學家研究,植物的演化與動物的演化是同時並進的。

世界上大多數苦味物質都來自植物。植物沒有運動能力,為了防止身體的營養部位被動物吃掉,於是演化出有毒性的莖葉作為自保的手段。

人類排斥苦味,也是為了自保。

《好奇心實驗室》發佈的文章稱,覺得味不對想吐,是動物為了防止被毒死而演化出的能力。

腐敗的東西讓人想吐,因為滋生了大量細菌;酸味的東西難以下咽,因為果子沒熟;苦澀的東西進不了口,因為植物有毒……

長期以往,人們就都不喜歡苦味、酸味和澀味了。

這算是人類基本生存技能的一部分。/《孤獨的美食家》

如果人人排斥,苦味早該消失於我們的生活,但是人類並沒有輕易丟棄這種味道。

在與苦味的接觸中,人們發現苦並不完全是壞的,它可能對身體大有裨益,也可能對人的思想產生更深的影響。

中國傳統醫學中的中草藥,很少有哪個方子煎出來是不苦的,可是良藥雖苦口利於身。所以苦味所帶來的利處,使苦味有了意義。

就像現在人們會吃苦瓜來下火、吃苦菊來降糖、吃苦菜來明目……由於潛意識裡已經認定苦味具有某種功效,所以盡管其味道苦,但樂於接受,長期以後就形成了習慣。

從許多文學著作中可以發現,我國古人對苦味情有獨鐘。

讀《詩經》會發現,裡面談及野生草木有百餘種,大都和吃食有關,很多詩篇即以采摘野菜作為詩意的起興和過渡,如苦菜,又稱“苦”或“荼”。

《詩經 · 唐風 · 采苓》:“采苦采苦,首陽之下。”

《詩經 · 豳風 · 七月》:“采荼薪樗,食我農夫。”

愛吃甜口的蘇軾,發明東坡肉一絕,但他也喜歡苦筍,還寫詩稱贊:“待得餘甘回齒頰,已輸巖蜜十發甜。”

同樣喜愛苦筍的黃庭堅,在巴蜀的戎州吃到了綠荔枝外的苦筍燒肉後,高興地寫下了書法名篇《苦筍賦》大呼:苦筍太好吃了,管它是不是發物!

諸多文人墨客喜愛苦味食物的原因,被清代詩人屈大均總結了出來。他在《廣東新語》中點評苦瓜:其味甚苦,然雜他物煮之,他物弗苦,自苦而不以苦人,有君子之德焉。

意思是,苦瓜自甘清苦,和其他食材同烹調時卻不會將苦味附著其上,容易讓人聯想到傲然獨立、孤苦清高的脾性。

當苦有了意義,它就不隻是種味道了。

三、嗜苦,更高級?

近年來。“苦”已經成為一種小眾而高級的口味。

不論是鑒賞茶還是咖啡,或者啤酒,你或許都有“越苦越高級”“越苦越有品位”的感受。

咖啡界並沒有明確的“鄙視鏈”,但在人們點咖啡或是給咖啡加奶加糖時,收到過一些“你是不是不懂咖啡”“你這還不如喝速溶”之類的話語時,咖啡愛好者們的“隱形鄙視鏈”也就形成了。

知乎上,人們曾探討過這一“鄙視鏈”,從點贊數量上來看,大多數人認可的排序為:單品手沖>意式濃縮>美式>其它花式咖啡。

拋開制作方式和咖啡豆品種等諸多元素,“其它花式咖啡”就是輸在了不夠苦。

在飲茶沒有成為習俗之前,人們本是不喜茶的。如邊疆少數民族飲茶,會加奶、加糖烹煮,如西亞、北非飲茶會加薄荷、香料、糖等調飲,本質上是不能接受其苦。

但如今,茶界也出了段子:

喝巖茶的看不上所有茶類,喝普洱茶的看不上喝烏龍茶的,喝烏龍茶的看不上喝綠茶的,喝綠茶的看不上喝茉莉花茶的,喝茉莉花茶的看不上喝花草茶的……

最後,他們統統看不上喝奶茶的。

同理,也有很多人認為喜歡吃白巧克力、奶油巧克力的比較low,真正有品位的隻吃黑巧克力;喜歡喝甜味葡萄酒的是不懂酒的小白,能夠欣賞紅酒的苦澀與酸感,才算是入了品酒的門……

當苦味決定了食物的級別,那它自然就與高品位畫上了等號。

人們追求“吃苦”,並非是單純追求苦味,而是想讓食物的原本味道不被調味品破壞。比如,喝咖啡不加奶才能品出後口的濃香;喝茶不放糖,才會感受到草木香氣的悠長。

新周刊雜志《窮人才追求甜,中產都愛吃苦》一文中提到:

一些對味道頗有研究的上流人士能品嘗出羽衣甘藍的“又硬又苦”和芝麻菜的“苦中帶甘”的區別;苦味的精品咖啡從選購小產區莊園級當季咖啡生豆,到新鮮烘焙和現磨,一切為的都是新鮮的地域之味……

與苦味一同出現的還有諸多復雜的味道,為了品嘗出這些味道,就要去調味品。

2022年中國健康管理白皮書提到,健康飲食意味著極簡的生活態度,選擇優質營養、搭配均衡的餐食,減少油、鹽、糖等調味品的過量攝入。

不僅影響健康,過量食用調味品還會增加肥胖的幾率。

在反對濫用調味品、主張恢復食品的真實口味的趨勢下,“吃苦”就逐漸成為人們自詡自律的代名詞。

與苦相對的是甜。人們對待甜的態度與苦剛好相反:明明天生嗜甜,卻在後天進行控糖甚至斷糖。

這種逆本能的行為,是人類作為最高級的靈長類動物的一種榮耀:小孩子才嗜甜,而我已經是成熟的大人了。

前幾條,新來的同事說自己喝不慣咖啡,我回復的第一句話就是“因為你還不是資深社畜”。

這句話背後的含義就是,初入職場的你還不夠成熟,多受點工作的累就能吃下咖啡的苦了。

不少人把“吃苦”作為品味生活的象征、中產精神的衍生。

的確,自律、健康、成熟、有品位是新貴們的關鍵詞,但也別神化了“吃苦”的意義。

說到底,苦隻是種味道。你能喜歡,也能大方討厭。

參考資料:

[1]小滿苦菜秀,中國人為何對苦味情有獨鐘 | 中華書局

[2]為什麼人類天生討厭苦味?| 好奇心實驗室

[3]假期最後一天,來“吃點苦”吧!| 國家人文歷史

[4]窮人才追求甜,中產都愛吃苦 | 新周刊

[5]為什麼總有些人不願意“吃苦”?

推薦閱讀

前瞻:KD歐文對話波神庫茲馬 籃網欲擒奇才沖4連勝

體育12月12日報道:佈魯克林籃網隊(16勝12負)已拿到3連勝,他們13日將做客對陣華盛頓奇才隊(11勝16負)。杜蘭

健康

這類人,飯後確實不能馬上洗澡

吃完晚飯,接著洗個熱水澡,就可以安心拿著手機鉆進被子了。可是,很多人說吃完飯不能馬上洗澡,這是不是真的?答案是,有幾類人

健康

大藥廠“買買買”,一年“敗掉”62億美金

對於大藥廠來說,“買買買”是常規操作。有太多成功的例子告訴大藥廠們,沒有什麼增長煩惱,是收購一家Biotech解決不了的

全球

坦桑尼亞,中國老板的快樂福地?

很多人印象中的非洲大陸充滿貧窮與戰亂,現實中的非洲大陸還充滿財富與機遇。在非洲中南部的坦桑尼亞,就有數以萬計的中國人在這

健康

我們離治愈孤獨癥有多遠?

一直以來,人們希望建立神經或精神疾病的實驗模型,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大腦或研發藥物。最近,神經科學家塞爾吉·帕斯卡(Serg

健康

怎樣才能健康地老去?

日本是全球范圍內老齡化問題最為嚴重的國家。“怎樣才能健康的活到100歲”,已經成為了1.2億日本國民的共同話題。通過這篇

全球

全球樓市泡沫一個一個爆了

在全球央行的加息潮下,全球樓市擊鼓傳花的遊戲進入尾聲,令人聞風喪膽的大崩盤或將重現。歐洲方面,英國房價出現了15個月來的

全球

去以色列做電商,前景如何?

一、國家概況以色列是一個相對年輕的國家,成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以色列也是一個發達國家,是中東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同時也

全球

天然氣倒貼錢白給,歐洲人還裹著電熱毯過冬?

歐洲能源危機已經有一陣子了,咱們大A的彩虹集團享受著歐洲人用不起暖氣,狂買中國電熱毯的紅利,13個交易日股價翻倍。在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