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 giphy
洗熱水澡,皮膚也需要血液散熱
天氣冷的時候,很多人會把洗澡水的溫度調到比體溫高一點。熱水沖到皮膚上,非常解乏,但也讓身體擔心體溫過高,於是舒張皮膚血管,讓更多血液流經皮膚加強散熱。
洗澡水溫度越高,皮膚血流量增加越多。在高溫條件下,皮膚血流量可以從每分鐘250毫升增至6~8升,達到全身血流量的60%。相反,洗冷水澡的時候,皮膚血管收縮,流經皮膚的血流量降低。
當皮膚血流量發生改變的時候,身體也會相應增減其他部位的血流量。
圖 | giphy
吃完飯就洗熱水澡,兩處爭奪血液
飯後消化吸收和洗熱水澡都需要占用大量血流,如果同時進行,從理論上講,有可能造成消化系統得不到足夠血液,減慢或打斷消化吸收過程。但目前還沒有研究證實不利影響廣泛存在,也沒有數據證明沒有影響。
從實際情況來看,對於多數身體狀態很好的年輕人,飯後洗澡不會引起不舒服的感覺。
但消化系統異常的人,可能會因此出現消化不好、腹痛及燒心等。心臟病患者有可能在此時發作胸痛。老年人以及自主神經系統異常的人血壓調節能力不足,吃飯本身就有可能引起血壓明顯降低(餐後15分鐘內或者45分鐘左右),腦供血不足造成頭暈、意識模糊,甚至暈倒,如果在這時洗熱水澡將血液引向皮膚,更容易出現不舒服。
圖 | giphy
飯後到底能不能洗澡?
總之,在不同情況下,飯後洗澡的影響差別很大。健康年輕人吃少量食物後,不需要太過擔心洗澡的危害。
如果有以下情況,可以在飯後等一會兒再去洗澡:
老年:
患心血管疾病或正在服用降壓藥
平時常出現腸胃不舒服
餐後、蹲下站起時頭暈嚴重
非常擔憂洗澡會引起不舒服
至於等多長時間最合適,與身體狀況、食物及水溫等有關,目前還沒有研究得出明確結論,通常認為1個小時之後相對安全。
除了拉長吃飯與洗澡之間的間隔,避免用非常熱的洗澡水,避免吃得太飽,特別是吃太多碳水化合物,也可以降低飯後洗澡引起不舒服的風險。
參考文獻
[1] Trahair LG, Horowitz M, Jones KL. Postprandial hypoten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J Am Med Dir Assoc. 2014;15(6):394-409.
[2] Kvietys PR. The Gastrointestinal Circulation. San Rafael (CA): Morgan & Claypool Life Sciences; 2010.
[3] D Harper, MBChB BMSc FRCA, B Chandler, MBChB FRCA FFICM, Splanchnic circulation, BJA Education, Volume 16, Issue 2, February 2016, Pages 66–71.
[4] Jones PK, Shaw BH, Raj SR. Orthostatic hypotension: managing a difficult problem. Expert Rev Cardiovasc Ther. 2015;13(11):1263-1276.
[5] Grobéty B, Grasser EK, Yepuri G, Dulloo AG, Montani JP. Postprandial hypotension in older adults: Can it be prevented by drinking water before the meal? Clin Nutr. 2015;34(5):885-891.
[6]https://www.mayoclinicproceedings.org/article/S0025-6196(11)61930-7/fulltext
[7]https://www.healthline.com/health/showering-after-eating
[8]https://www.msdmanuals.com/home/heart-and-blood-vessel-disorders/symptoms-of-heart-and-blood-vessel-disorders/postprandial-hypoten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