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deavorRx》宣傳片段
不論從外觀和體驗上看,《EndeavorRx》都不是我們傳統思維中的“藥”,在這款電子遊戲中,玩家將通過探索新世界、建造自己的宇宙、捕捉神秘生物、並通過解決更難的挑戰解鎖新角色來體驗遊戲內容,當然,這些遊戲設計都是依據嚴謹的治療理論而制定的,患者遊玩的過程也是被治療的過程,其註意力問題將會在使用這款軟件之後有所改善。
實際上,在獲 FDA 批準前,《EndeavoRx》已進行了近七年的研發,曾對美國 15 個洲,超 600 名 ADHD 兒童患者進行了 5 項臨床試驗,這些研究數據顯示,《EndeavoRx》確實能夠改善 8~12 歲 ADHD 患者的註意力。
官方表示,除了最常見的帶來挫敗感的副作用外,研究並未發現與之相關的嚴重不良影響,但他們也同時強調,盡管《EndeavoRX》應當被使用在治療計劃當中,但它不是獨立的療法也不能替代 ADHD 藥物,治療中仍然需要遵醫囑制定完備的方案。
在《EndeavoRx》的用法方面,官網上也給出了明確的介紹:“建議患者每天可玩 25 分鐘,一周 5 天,持續 4 周或遵醫囑使用。”此外,官方還強調,最近的一項試驗表明,第二個月的治療可以帶來更好的效果。
官網顯示的數據表示,68%的父母稱孩子在兩個月的治療後,ADHD相關障礙有所改善;73%的患兒註意力有所提升;在臨床試驗中,沒有發現嚴重不良影響
毫無疑問的是,《EndeavoRx》的正式推出讓更多的人看到了遊戲與醫療結合的可能性與巨大潛能,在《EndeavoRx》獲 FDA 認證之後,不論是在國外還是國內,相關的話題都被討論得更加熱烈,醫遊結合的前景,也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間。
勢頭迅猛的“遊戲+醫療”
關於醫療與遊戲結合這件事,最近幾年,國內其實也有不少企業和廠商正在搗鼓,而且勢頭迅猛。
遊戲公司波克城市是較為矚目的一家。今年 4 月,波克城市在一場發佈會上公開了《快樂視界星球·視覺訓練系統》(下簡稱《快樂視界星球》),這是國內第一款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簡稱 NMPA )審批的遊戲,因此也常被報道為國內遊戲與醫療結合的一個新裡程碑。
同《EndeavoRx》不太一樣,《快樂視界星球》是一款專為斜弱視兒童開發的遊戲化 AI 醫療軟件,主要目的在於將傳統弱視訓練中的治療方法與遊戲機制結合,用更加趣味的方式鍛煉患者視力。根據官方的說法,這款遊戲目前已經能夠實現單眼視力提升、立體視覺訓練、手眼腦協調能力三個治療作用。
《快樂視界星球》畫面截圖
而同《EndeavoRx》一樣的是,這款獲得 NMPA 審批的軟件也並不例外地需要遵循各種嚴謹的理論及驗證進行研發,每一個落地的想法都需要有明確的治療原理作為支撐。
比如,基於紅光閃爍刺激治療弱視的原理,《快樂視界星球》制作組選擇了通過控制場景元素的色彩和飽和度來發出特定納米波段的紅光,這樣可促使黃斑中心凹處的視錐細胞發育,幫助患者視力恢復。
又比如,孩子在體驗遊戲時需要佩戴紅藍眼鏡來讓不同的影像在大腦中重疊融合和重建,呈現出融合視覺和立體視覺效果,這一方面能夠削弱優勢眼對劣勢眼的抑制,另一方面也有助於恢復患者的立體視覺,這個環節的設計則是運用了濾光原理。
當然,除了波克城市,國內還有許多企業在“醫療+遊戲”這個領域上進行著各種各樣的探索。比如就在前不久的騰訊遊戲發佈會上,光子工作室就宣佈了其與中山眼科中心的合作成果,推出了一款全新的視力篩查軟件:“成長護航隊·幼兒視篩系統”。
通過這款視力篩查軟件,原本耗時 2 小時的眼疾篩查能夠縮減到十分鐘,在大幅提升了篩查效率的同時,也給患者帶來了及時診斷的機會,而這款軟件已經於今年六月開始投入醫學使用。
研發團隊在設計視力篩查軟件,圖源光子工作室群網站
此外,早些時候,聚焦於打造數字治療產品的數藥智能也在其官網上更新了一則帖子,正在為其開發的《註意力強化訓練軟件》招募臨床試驗參與者。這款軟件主要為改善 ADHD 患者註意力而研發,如果進展順利並通過審核,這款軟件將能作為一種數字療法為國內 6~12 歲的 ADHD 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療選擇。
“遊戲+醫療”的未來
“你準備好‘玩’你的藥了嗎?(Are you ready to play your medicine?)”
Akili Interactive 的官網上,你能夠很直觀地看出團隊在介紹《EndeavoRx》這款產品時,試圖以更輕松的語氣對來訪的用戶傳達自己工作的使命和意義,“是時候去改變藥物設計和分發的傳統方式了,我們相信用於治療疾病的那些有效藥物也可以是有趣的。”而帶著這樣的理念,在《EndeavorRx》之後,包括 Akili 在內的更多企業,或許還會在醫遊結合領域研發出更多有趣而且成效不錯的產品。
當然,這些成果的收獲是需要時間的,目前來看,每一步也依然艱難。
這些困難首先在於人們對於“遊戲+醫療”這件事的困惑和信心不足。比如在患者及家長看來,醫療的嚴謹性和遊戲性似乎是相互矛盾的,為什麼以及怎麼把它們聯系在一起?許多人需要一個說法。另外,如何在治療的過程中,對兒童做好防沉迷的工作也成為了擔憂之一。這些問題都需要研發團隊在項目開始的時候就放在考量因素之內並提出解決的方法,同時也需要通過更多的成功案例和時間積累才能讓人信服。
其次,“遊戲 + 醫療”產品的研發團隊組建和管理在實踐中也必然存在困難。它不僅要求團隊中要有擅長遊戲開發的人,還需要引入醫療行業的專家,並與不同的醫學科研院所、醫院、學校等機構達成合作。這意味著,一所企業要想成立這樣一個項目,不但需要有成熟的遊戲研發團隊,還需要有醫學科研經驗團隊資源,而顯然,這個門檻絕對不算低。
《快樂視界星球》
再者,跨領域聯合這件事本身也難免存在阻礙。人在面對未知的時候總是恐懼的,不管是醫療團隊還是遊戲開發團隊,在組建一個聯合項目時,本能的都會對另一方提出的方案“不那麼放心”。遊戲開發團隊在開發中不僅需要穩紮穩打地請教專業教授,還要兼顧醫療的嚴謹性和遊戲的創新性。而醫療團隊則需要理解與配合開發團隊,給出專業的建議對產品進行打磨,在這個過程中,如何分工協調,讓專業的人去做專業的事成為了解決問題的關鍵。
陳航是波克城市斜弱視治療系統數字療法的醫學顧問,他在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也提到遊戲與醫療器械軟件(SaMD)有著本質的區別,“遊戲更多偏重娛樂因素,隻要好玩就可以。但對於 SaMD 而言則需要更加關註核心原理部分的內容。比如過程中到底哪些東西起到了最強的治療作用,哪些是無用的?需要有對應的科學的論據、研究成果和臨床應用。”這意味著,在整個研發過程中,每一個步驟都需要雙方團隊為此保持不斷的溝通和調優。
如果從發展階段來看,“遊戲+醫療”目前顯然仍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不管是其能夠治療的疾病、治療的手段及其取得的成效來看,都還留給我們很多思考的空間。再進一步說,對於每一個研發團隊來說,以上這些都是近些年來在實踐中必然會遇上以及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攻克的難題。
但好在,隨著國內外不同團隊的持續探索,情況近年來有著不同程度的好轉。不管是《EndeavoRx》獲得 FDA 認證,還是《快樂視界星球》成為國內首個醫療遊戲化 AI 軟件獲批上市,它們都成功地證明了這兩個領域的聯合帶給了我們實際的價值,比如提升了醫療服務效率和可及性、改善了患者的治療體驗等等。
“遊戲+醫療”無疑還有很大的想象空間,未來,“遊戲+醫療”的模式或許能夠應用於更多疾病的篩查與治療中,可以肯定的是,這些想象和推論必然要花費比以往任何一款產品都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研發和打磨,它們是有趣的,但也是最需要加以嚴謹的科學論據去驗證和規范的。而在這個過程的每一步實踐中,關於“遊戲+醫療”的輪廓將會更加清晰地呈現在我們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