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有劇透)
2018年,亞馬遜Prime會員看到了一部記錄曼城在英超2017-2018賽季100分破紀錄奪冠過程的紀錄片,這部名為《孤註一擲:曼徹斯特城》的紀錄片一炮走紅,下載量超過1000萬次,在著名影評網站IMDb上獲得8.6的評分,要知道《沉默的羔羊》的評分當時也是8.6。
後來亞馬遜把《孤註一擲》(All or Nothing)做成了系列紀錄片,在曼城之後又在英超跟拍了2019-2020賽季的熱刺。而在最新一季裡,鏡頭對準了2021-2022賽季的阿森納。
如果曼城的腳本是瓜迪奧拉帶領曼城在巔峰原地踏步,熱刺的腳本是半路加入的穆裡尼奧試圖在熱刺力挽狂瀾,那麼這部《孤註一擲:阿森納》的主線就是臥薪嘗膽,這也就是為什麼一些人覺得這一部比前兩部的張力更大。畢竟阿森納上次出現在歐冠賽場還是2016-2017賽季,2015-2016賽季後的6個賽季阿森納再未進入過英超前四——很遺憾,在紀錄片拍攝的這個賽季,阿森納最後在爭四戰中還是功虧一簣。
當8月18日放出最後兩集後,這部紀錄片已經完結,但是它包含的信息量,已經超過了一部單純的賽季紀錄片。除了在競技意義上滿足球迷對台前幕後的八卦渴望,它同樣是一部值得參考的商學院管理教材。
阿森納就像一家曾經輝煌的大公司,但近些年業務和團隊都處於下滑態勢甚至有些萎靡不振,用戶正在流失,品牌正在消耗,這時候帶領阿森納翻身的關鍵人物,這名臨危受命的管理者,正是主教練阿爾特塔。今年才40歲的阿爾特塔,專業能力已經得到外界認可,尤其是在同行裡頭,但同時,紀錄片展現出了他的管理能力——在經歷溫格給阿森納帶來了持久的輝煌、溫格後期和退出後的衰退和動蕩之後,“舊將”阿爾特塔如同一個帶領團隊二次創業的CEO。
作為一個少帥,一個菜鳥教練,他是怎麼一路趟過險灘激流,對於年輕的管理者和創業者來說,為什麼更容易有所觸動?紀錄片裡都有答案。
紀錄片海報
一、讓“爛蘋果”離開
紀錄片的主角無疑是主教練米克爾·阿爾特塔。誰是阿爾特塔?被中國球迷昵稱為“塔子哥”的阿爾特塔1982年出生在西班牙,球員時期,他是出了名的“浪子”。和大多數西班牙球員喜歡在國內踢球不同,他的職業生涯大多數時間都是在海外度過的。在1999年從巴塞羅那B隊開始職業生涯後,他效力過巴黎聖日耳曼、格拉斯哥流浪者、皇家社會,後來輾轉英超,成為埃弗頓隊的核心,最後在阿森納功成退役。
2016年阿爾特塔宣佈退役並成為曼城助教,在曼城期間,阿爾特塔和瓜迪奧拉成了鐵瓷,甚至在上賽季成績不佳阿爾特塔被阿森納球迷倒戈的時候,瓜帥還曾經呼籲給阿爾特塔更多的時間,並稱贊他是“一個天才”,而且在曼城的這幾年,阿爾特塔顯然從瓜帥那裡取到了真經,甚至連阿爾特塔的執教風格也有幾分瓜帥的影子。
說起來,阿森納讓阿爾特塔入主酋長球場也是出於無奈,當年阿森納欠了一屁股債,而且陣容“含水量”相當高,沒有幾個大牌教練願意攬下這個爛攤子,隻能選擇阿爾特塔這樣的低年薪菜鳥教練。剛上任的時候,阿爾特塔要錢沒錢要人沒人,球員也並不尊重這個年齡比他們大不了多少的教練,奧巴梅楊甚至還和阿爾特塔稱兄道弟(後來奧巴梅楊也為此付出了代價)。阿爾特塔在阿森納的境遇可以說是真人版的《Ted Lasso》。(延展閱讀:四部體育片陪你過節,其中一部還是領導力教科書)
當然,阿森納在這兩年企穩的功勞不能全算在阿爾特塔頭上,管理層當然也做對了一些事。阿森納既沒有在聯賽有所斬獲,也沒有進入歐冠,但俱樂部仍然保持對阿爾特塔的信任,保持了連貫的戰略,這對阿森納重回正軌幫助很大,管理層確實也在用裁員等辦法幫助阿爾特塔騰出薪資空間,狠起來連吉祥物扮演者都裁了。
但別忘了阿爾特塔在做球員的時候就是個狠角色,這也延續到了他的教練生涯。在阿森納,他做得最硬的一件事就是送走了“爛蘋果”奧巴梅楊。
提問,如果團隊裡有一個成員能力高出其他人一塊,團隊的業績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賴他的發揮,但是他卻是規則的破壞者,你有膽量幹掉他嗎?
別人不知道,但是“塔子哥”敢。早在多特蒙德時,奧巴梅揚就為了占據轉會到阿森納的主動權而罷訓,這種方式顯然很難稱得上職業。來到英超後,奧巴梅楊和俱樂部度過了一段蜜月期,但後來奧巴梅楊又開始了“作精”模式,多次訓練遲到,“塔子哥”顯然不能容忍有球員凌駕於規則之上。
早在2020-2021賽季,阿爾特塔就在重要的北倫敦德比時,把奧巴按在了替補席上,但奧巴梅楊並沒有收斂太多,到了紀錄片拍攝的2021-2022賽季,他和俱樂部之間的關系越發緊張,阿爾特塔的反制手段也不斷升級。而且“塔子哥”的過人之處在於,在球隊處在逆境的時候仍然敢這麼幹。一次奧巴請假回到法國看望母親,俱樂部準許了這次請假,但約定回來訓練的那天,奧巴遲到了,這也成了雙方關系崩盤的標志事件之一。
“塔子哥”從此進入了暴怒模式。訓練當天,阿爾特塔就開始讓奧巴梅楊單獨訓練,第15輪,阿森納輸給埃弗頓的比賽,奧巴梅楊坐在了替補席。但你以為“塔子哥”會因為輸球服軟?輸了比賽後,第16輪對南安普頓,奧巴梅楊甚至沒有進入大名單。隨後,阿爾特塔直接取消了奧巴梅楊的隊長職務,直接缺席第17輪對陣西漢姆的比賽。
最終,在冬窗期,在阿爾特塔的力主下,阿森納送走了奧巴梅揚,後者以自由身加盟了巴薩,這也就是說阿森納從奧巴身上沒有拿回一分錢轉會費。
顯然紀錄片隱去了很多巴薩、阿森納和奧馬三方間的博弈細節,而且俱樂部敢這麼幹,和歐洲競爭激烈的足球生態有關,如果放在NBA這樣巨星主導的北美聯盟,這種情況是很難發生的。但這件事情上有一個細節卻能看出“塔子哥”這個人不簡單——阿爾特塔詳細記錄了奧巴梅楊的犯錯清單,雖然這份證據清單未必能幫俱樂部討得太多的好處,但是也足夠讓奧馬站在道德下風。
有意思的是,六百多年前,朱元璋也幹過記錄大臣錯誤的事情,後來據說朱元璋先是把大臣們召集在一起,把這些罪狀挨個念給當事人,隨後這位皇帝一把火燒掉了紀錄,表示既往不咎,但據說在此之後繼續犯錯的大臣遭到了無情的報復。
紀錄片截圖
說回來,處理奧巴梅楊對創業者的啟示在於,一個反復無常的人,即使能力再強無法成為組織的基石,要勇敢地幹掉這個“爛蘋果”,哪怕他是合夥人。如果不清除這個爛蘋果,其他的蘋果也會跟著腐爛。組織的基石是那些對規則有敬畏之心的人,在能力和規則之間,規則永遠是第一原則,這就是為什麼保羅比哈登更像一個領導者。
如果當時沒有送走奧巴情況會怎麼樣?雖然很難假設,但在《孤註一擲》播放到阿爾特塔修理奧巴梅楊時,出現了很多條“陰陽”曼聯的彈幕。當溫格離開酋長球場的時候,阿森納與後弗格森時代的曼聯可以說是難兄難弟,但從2021年以來,兩隊的處境開始分道揚鑣,這個賽季剛剛開始曼聯就因為0:4輸給佈倫特福特火出了足球圈。從這個角度,曼聯和C羅之間的劇情從某種情況上提供了一個平行宇宙視角。
二、管理講究配伍
坊間有一個傳聞,說某公司有一位副總每次洗澡都要讓妻子拿著電話,因為隻要是領導打來的電話,響三聲沒人接就罰款2萬。如果把管理風格按照自由還是專制來區分,這家公司無疑落在專制這一端,畢竟當時這家公司連梅西都敢報價。但並不是每個公司都是這樣,極端的管理方式也並不適合所有組織,更多時候真實的管理方式落在自由和專制之間。同時,一個組織的管理工具箱應該有多種互相協同的工具,就像一味藥,隻有講究配伍才能讓藥效達到最大。
團隊中有一種管理方式是激勵,尤其對於年輕人居多的團隊。僅在激勵工具箱裡阿爾特塔就有無數種工具。“塔子哥”被很多中國球迷戲稱為“北倫敦第一教士”和“傳銷師”,因為他總能在更衣室演講裡花式整活,這也是這部《孤註一擲》最大的看點之一。
在第一回合北倫敦德比賽前演講,就出現了“塔子哥”關於理智和激情的演講名場面,阿爾特塔表示球員在這場比賽裡既要有大腦(bigbrain)也要有大心臟(bigheart),演講時“塔子哥”的激情手繪也成了他的一個梗,有人甚至把這個手繪印在了T恤上售賣。
在比賽賽前10分鐘,阿爾特塔又放大招。通常在最後動員階段主教練的講話都以激發鬥志為目的,阿爾特塔這次請來了為球隊工作了三十年的攝影師。從效果看這位攝影師可以稱為演講鬼才,幾句話讓奧巴梅楊都燃了起來。類似這樣的賽前整活在紀錄片中數不勝數,比如打萊斯特城前讓球員圍成一圈閉眼搓手想象,互相傳遞原力積聚能量;二打佈倫特福德前,讓球員看第一回合輸給對手後,對方球員Ivan Toney對阿森納的羞辱推特;二打佈萊頓前,“塔子哥”甚至準備了一個電燈泡當道具,來說明隻有燈泡沒法自己亮起來,各部分合作才能有光的道理。
當然雞湯歸雞湯,塔子哥明白,對阿森納這種年輕的團隊,激勵和彩虹屁效果並不夠,恐懼也是一種管理工具,“塔子哥”玩硬的確實也很有一手,比如在球隊表現讓他不滿的時候,阿爾特塔也不害怕發泄情緒,他會破口大罵,甚至踢東西。但高手和普通人的區別是能夠駕馭情緒,高手從來不是為了生氣而生氣,而是要在生氣的過程中完成和對象的溝通,情緒發泄隻是一種手段。
落實到創業團隊,雞湯、金錢、懲罰都不應該作為唯一的管理工具,管理更多是用這些要素混合炮制出一種藥水,但有多少種原料,原料的比例多少都需要用管理者的修為來駕馭,這也就是為什麼管理不僅是科學,也是藝術。
紀錄片截圖
三、企業家精神
最後是說爛了的企業家精神。
創業真的適合所有人嗎?未必,成為創業者尤其是創業爬坡階段的管理者往往意味著失去和犧牲。
你失去的也許是時間和自我。阿爾特塔是出了名的工作狂,在紀錄片中的一集裡,攝制組走進了他的家,他的妻子直言不諱地表示阿爾特塔經常把工作帶回家,所以對創業者來說,生活和工作分開隻是一個美好的傳說罷了。
紀錄片截圖
創業也意味著不被理解的孤獨,當你成為一個管理者,你就不要指望人們會喜歡你,被人害怕甚至討厭是管理者必須要背負的十字架。但被人喜歡不是一個管理者的績效指標,管理結果才是。
有時你還要成為輿論的靶子扛下所有,承受巨大的壓力。有一集球隊輸了重要的比賽,阿爾特塔在對球隊發泄了失望之後,在最後留下一句“不用擔心,我會對付外面的人。”然後轉身離開更衣室,他知道媒體和球迷已經把弓拉滿,而承受這一切的隻能是他。甚至在阿爾特塔被阿森納球迷倒戈的時候,連他的兒子都知道“爸爸如果再輸一場就要被解雇。”從這個角度看,空無一人的球場,和早上七點沒有人的辦公室並沒有區別。
紀錄片截圖
所以創業者或者管理者這個職位並不比其他角色更高貴,並不適合所有人,如果你沒有晚上睡在公司行軍床上的決心,忍受不了變成“非人”,和開人時內心的煎熬,就不必難為自己。
四、讓團隊文化成為活的東西
每個團隊無疑都有文化和價值觀,而隻有具有鐵一樣意志的人,在能夠讓組織價值觀成為活的東西。很多球迷之所以喜歡“塔子哥”在於他在某種程度上重建了阿森納的氛圍和文化。
有一集裡,阿爾特塔指著一張又像兔子又像鴨子的圖片說,他的唯一目標是讓每個人看到的都是兔子或者鴨子。從某種程度上,你可以把這種黨鞭行為看作一種洗腦,但無疑,隻有具有強大精神原力的人才能做到這點。雖然說起來很玄,但這種“浩然之氣”真的存在。
紀錄片截圖
用懶熊體育一位資深槍迷同事的話說,在溫格離開之後,阿森納感覺長成了另一支球隊。但阿爾特塔就像一個熱血少年,他有阿森納那種二的勁頭,雖然成績可能不行,但有迷人之處,阿森納球迷很認這個。
《疾速爭勝》等紀錄片的成功,讓體育紀錄片在近些年成為了一個風口,《孤註一擲》對阿森納的好處不言而喻,不但賺到了錢(國外媒體報道亞馬遜為此向阿森納支付了1800萬英鎊),擴大了球隊影響力,你甚至可以把它當作一種高級的俱樂部公關手段。
但作為個體來說,受益最大的可能就是阿爾特塔。在此之前,很多人並不知道阿爾特塔的人格魅力如此之大。英超新賽季已經開始,塔子哥還在創業,他的管理方法論也還在實踐中,今年阿森納能否成功沖擊歐冠,將決定他能否成為下一個溫格那樣的傳奇。有些東西隻能被觀看而不能被講述,“塔子哥”到底有什麼魅力,還是需要在紀錄片裡找到答案。
最後,希望每場都把嗓子喊到嘶啞的“塔子哥”,能夠給年輕的管理者和創業者們一些啟示。或許不至於孤註一擲,但一定要全心投入——如果你恰好還是一個槍迷,那就再好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