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健康 - 陷入抑鬱與肥胖的循環怪圈,該如何正視?

陷入抑鬱與肥胖的循環怪圈,該如何正視?

自1975年以來,全球肥胖率幾乎增加了兩倍。與此同時,抑鬱癥的發病率穩步上升。自21世紀初以來,許多研究已經確立了這兩種疾病之間的聯系,表明肥胖人群患抑鬱癥的比例是健康體重人群的兩倍。

澳大利亞南澳大學精準健康中心主任Elina Hyppönen說,這種聯系部分是直觀的。她說:“肥胖的人會受到歧視,這勢必會影響心理健康。”這兩種病癥還受到一些相同的風險因素的影響——包括不健康的飲食習慣、缺乏體育活動、睡眠模式紊亂和藥物濫用。

但事實上,肥胖和抑鬱癥之間的關系要復雜得多。過去十年的研究已經描述了這兩種情況之間相互交織和重疊的生化循環,每一種都會加劇另一種情況。

雙倍炎癥

患有肥胖癥的人經常會有慢性炎癥。脂肪組織中有一系列的免疫細胞,它們產生與炎癥相關的信號蛋白。因此,肥胖患者可能過量產生這些分子。其中一些蛋白質,如細胞因子,與心理健康問題密切相關,以至於它們通常被用作抑鬱癥的生物標志物[1]。

幾項研究發現,細胞因子會下調血清素——情緒調節的一種關鍵激素。這是通過刺激一種酶,這種酶會改變生成血清素所需氨基酸的供應。

細胞因子效應提供了一個生物學解釋——為什麼肥胖人群有更高的抑鬱癥風險,但這是一個雙向過程(見“惡性循環”)。研究還表明,抑鬱的人,無論體格如何,體內的細胞因子濃度都更高。

促炎細胞因子會導致胰島素抵抗,從而引起2型糖尿病。而且,由於這類糖尿病患者增重的風險更高,因此抑鬱癥引起的細胞因子水平升高也同樣有可能導致肥胖。“這是個惡性循環。”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的精神病學家Hubertus Himmerich說。

加拿大卡爾加裡大學的神經學家Stephanie Borgland贊同這一分析。她說:“同時存在肥胖癥和抑鬱癥的患者表現出促炎細胞因子增加,很難說哪個是哪個的原因。”事實上,她補充說,二者都可能都導致另一種情況更糟。

壓力的聯系

皮質醇通常被稱為壓力激素,因為它是在苛刻或可能有害的情況下產生的;皮質醇會提高血糖水平,為大腦提供更多的葡萄糖。這在短期內是種有益的反應。但研究表明,受壓力的生化狀況可能會因抑鬱癥等情緒障礙的發作而延長。

例如,在2016年,科學家們每天觀察41隻獼猴(Macaca mulatta)的行為一小時,為時兩周。研究人員觀察了低頭或蜷縮如胎兒姿勢等行為,這些行為被認為是抑鬱癥的潛在指標。他們還采集了毛發樣本,從中可以測量皮質醇水平。其中18隻猴子沒有表現出抑鬱行為的跡象,因此被作為對照組。最終的結果顯示,抑鬱組的23隻猴子分泌的皮質醇顯著多於對照組[2]。

在人類身上也發現了類似的結果。在2019年的一篇論文中,研究人員評估了89名男性的心理健康,並采集了血液樣本以檢測皮質醇水平。他們發現皮質醇水平和抑鬱之間存在正相關[3]。

這代表了肥胖和抑鬱之間的另一個關鍵聯系,Valerie Taylor說,她是在卡爾加裡大學與Borgland合作的一位精神病學研究者。因為皮質醇除了響應壓力之外還有很多作用——其中之一就是增加食欲。Taylor說:“皮質醇的產生會使你容易增重。它有自我安撫的一面。這就是為什麼當分手時人們會想大啖巧克力冰淇淋而不是胡蘿卜。抑鬱可能意味著這種狀況一直持續。”

因此,如果抑鬱會增加皮質醇,那麼肥胖可能是種連鎖反應。但是,與細胞因子一樣,皮質醇的作用影響另一個方向。與抑鬱無關的肥胖也與高皮質醇濃度相關。一項針對肥胖而非抑鬱的薈萃分析發現,身體質量指數每增加2.5,頭發樣本中的皮質醇水平就會相應增加9.8%[4]。與抑鬱有關的高皮質醇水平會促進肥胖。與肥胖有關的高皮質醇也會加劇抑鬱。每次循環,這一過程的動力都會增加。

英國諾丁漢大學的臨床精神病學家、研究員Richard Morriss說:“肥胖和抑鬱是雙向的、多因素的,所以很難分而論之。對於既肥胖又抑鬱的人來說,真正讓人惱火的是,抑鬱的根本特征是缺乏動力,但要解決肥胖問題,你需要這些動力去吃得更好,鍛煉身體。”

圍繞治療的相關問題

這對治療可能意味著什麼,理解起來同樣具有挑戰性。Morriss說,首先,人們對肥胖和抑鬱癥之間的關聯認識不足。他認為肥胖癥應該像厭食癥一樣受到嚴肅對待。“太瘦被視為一種心理健康問題,”他說,“但如果你超重了,這仍被主要視作一個身體問題。”

Morriss補充說,當患有抑鬱癥的肥胖患者接受治療時,這兩種情況通常是分開處理的。“抑鬱癥的心理治療常常忽略了肥胖因素,”他說。通過幹預來幫助一種情況可能會在不經意間對另一種情況產生負面影響;因此,這兩者應該受到並行的密切關註。

更復雜的是,幾乎每一種抗抑鬱藥都有體重增加的副作用。Taylor說:“你服用藥物來減輕抑鬱,但它導致你體重增加,加重了你的抑鬱,所以你服用更多的抗抑鬱藥,如此循環。”

對於服用抗抑鬱藥的肥胖患者來說,體重增加並不是他們唯一的憂慮。在2021年一項研究中,Morriss及其同事調查了3.2萬多名同時患有抑鬱癥的肥胖癥成年人的醫療記錄。服用抗抑鬱藥物的人出現並發癥的風險增加,包括糖尿病和心血管問題[5]。目前還不完全清楚是什麼推動了這一趨勢,但Morriss對此感到擔憂。他說:“我們的結論是,人們在服用抗抑鬱藥12個月後應該接受檢查。我們試圖打消他們應永久服用抗抑鬱藥的想法。”其他研究表明,在一般人群中使用抗抑鬱藥時,這些健康問題的相對風險也有類似的上升[6]。

這並不是說不應該仰賴抗抑鬱藥。事實上,Taylor建議優先考慮抑鬱癥甚於肥胖癥。她說:“你必須先治療抑鬱癥,因為你無法明顯去改變生活方式,除非精神狀態良好。當處於抑鬱之中,人幹不了那些減重的事兒。”但是,她補充說,想要采取全面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的醫生需要考慮抗抑鬱藥可能對肥胖癥患者產生的潛在不利影響。

解決肥胖問題也不是那麼簡單。2021年,Himmerich和他的同事對24項關於肥胖和抑鬱的研究進行了系統回顧[7]。這使得研究人員能夠訪問3200多人的數據,目的是研究通過節食減肥是否也有減輕抑鬱的額外好處。

Himmerich說,關於什麼樣的飲食最適合幫助人們擺脫抑鬱,一直有很多爭論。關鍵問題包括是否應該特別關註卡路裡的減少,以及像omega-3脂肪酸和維生素這樣的補充劑是否有幫助。Himmerich承認沒有直接的答案。他說:“這裡的科學不是太明確,因為有許多相互矛盾的研究。但我們的系統研究表明,熱量限制飲食可以降低人們的抑鬱得分。”

然而,對於那些減重過快的人,有一個重要的註意事項。Himmerich說:“人們在嚴格減肥後體重反彈很快,結果可能比開始時更糟。所以需要有一個維持階段,期間人們可以得到引導和指示。”

遺憾的是,對絕大多數肥胖和抑鬱癥患者而言,並不存在這樣的定制療法。Morriss說:“患者隻能找到能帶他們走一部分路的人。”他說,肥胖和抑鬱的綜合問題不太可能得到改善,除非有朝一日治療技術發展到可以同時面對和管理這兩個問題。

參考文獻:

1. Lichtblau, N., Schmidt, F. M., Schumann, R., Kirkby, K. C. & Himmerich, H.Int. Rev. Psychiatry25, 592–603 (2013).

2. Qin, D.-D.et al.Sci. Rep.6, 30187 (2016).

3. Jia, Y.et al.J. Nerv. Ment. Dis.207, 271–276 (2019).

4. van der Valk, E. S., Savas, M. & van Rossum, E. F. C.Curr. Obes. Rep.7, 193–203 (2018).

5. Morriss, R., Tyrer, F., Zaccardi, F. & Khunti. K.PLoS ONE16, e0245722 (2021).

6. Coupland, C.et al.BMC Med.16, 36 (2018).

7. Patsalos, O.et al.J. Pers. Med.11, 176 (2021).

原文以The vicious cycle of depression and obesity為標題發表在2022年8月24日《自然》的OUTLOOK版塊上

推薦閱讀

前瞻:KD歐文對話波神庫茲馬 籃網欲擒奇才沖4連勝

體育12月12日報道:佈魯克林籃網隊(16勝12負)已拿到3連勝,他們13日將做客對陣華盛頓奇才隊(11勝16負)。杜蘭

健康

這類人,飯後確實不能馬上洗澡

吃完晚飯,接著洗個熱水澡,就可以安心拿著手機鉆進被子了。可是,很多人說吃完飯不能馬上洗澡,這是不是真的?答案是,有幾類人

健康

大藥廠“買買買”,一年“敗掉”62億美金

對於大藥廠來說,“買買買”是常規操作。有太多成功的例子告訴大藥廠們,沒有什麼增長煩惱,是收購一家Biotech解決不了的

全球

坦桑尼亞,中國老板的快樂福地?

很多人印象中的非洲大陸充滿貧窮與戰亂,現實中的非洲大陸還充滿財富與機遇。在非洲中南部的坦桑尼亞,就有數以萬計的中國人在這

健康

我們離治愈孤獨癥有多遠?

一直以來,人們希望建立神經或精神疾病的實驗模型,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大腦或研發藥物。最近,神經科學家塞爾吉·帕斯卡(Serg

健康

怎樣才能健康地老去?

日本是全球范圍內老齡化問題最為嚴重的國家。“怎樣才能健康的活到100歲”,已經成為了1.2億日本國民的共同話題。通過這篇

全球

全球樓市泡沫一個一個爆了

在全球央行的加息潮下,全球樓市擊鼓傳花的遊戲進入尾聲,令人聞風喪膽的大崩盤或將重現。歐洲方面,英國房價出現了15個月來的

全球

去以色列做電商,前景如何?

一、國家概況以色列是一個相對年輕的國家,成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以色列也是一個發達國家,是中東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同時也

全球

天然氣倒貼錢白給,歐洲人還裹著電熱毯過冬?

歐洲能源危機已經有一陣子了,咱們大A的彩虹集團享受著歐洲人用不起暖氣,狂買中國電熱毯的紅利,13個交易日股價翻倍。在天然